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背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对结核病潜伏感染者(LTBI)使用异烟肼治疗已经被证明是有效、安全和便宜的,因此对于其他替代治疗方法的研究事实上也就终止了。现在耐多药结核(MDR-TB)广泛传播,但仍然没有数据能够为耐多药病人接触者的管理提供指导。方法:我们选取新病人中耐多药患病率>2%并且制定了耐多药结核病管理规划的国家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这些国家的规划领导人和耐多药结核病项目的项目管理者进行调查,了解这些国家目前对于耐多药病人接触者的处理措施。结果:在符合调查条件的35个国家中,25(71%)个国家参加了此次调查;其中24(96%)个国家已经制定了管理结核病接触者的指南。在25个国家中,有19(76%)个国家经常或总是对结核病接触者进行评估,对结核病潜伏感染(LTBI)进行治疗。与之相反的是,10(40%)个国家报告已经制定了耐多药病人接触者的管理指南;11(44%)个国家经常或总是对耐多药结核接触者进行评价;9(36%)个国家对结核病潜伏感染(LTBI)进行治疗。仅有2个国家采用了治疗耐多药结核病人的方案。对于MDR-TB接触者不提供治疗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证据和指南。结论:由于缺少以证据为基础的指南,现有的...  相似文献   

2.
背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对结核病潜伏感染者(LTBI)使用异烟肼治疗已经被证明是有效、安全和便宜的,因此对于其他替代治疗方法的研究事实上也就终止了。现在耐多药结核(MDR-TB)广泛传播,但仍然没有数据能够为耐多药病人接触者的管理提供指导。方法:我们选取新病人中耐多药患病率>2%并且制定了耐多药结核病管理规划的国家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这些国家的规划领导人和耐多药结核病项目的项目管理者进行调查,了解这些国家目前对于耐多药病人接触者的处理措施。结果:在符合调查条件的35个国家中,25(71%)个国家参加了此次调查;其中24(96%)个国家已经制定了管理结核病接触者的指南。在25个国家中,有19(76%)个国家经常或总是对结核病接触者进行评估,对结核病潜伏感染(LTBI)进行治疗。与之相反的是,10(40%)个国家报告已经制定了耐多药病人接触者的管理指南;11(44%)个国家经常或总是对耐多药结核接触者进行评价;9(36%)个国家对结核病潜伏感染(LTBI)进行治疗。仅有2个国家采用了治疗耐多药结核病人的方案。对于MDR-TB接触者不提供治疗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证据和指南。结论:由于缺少以证据为基础的指南,现有的...  相似文献   

3.
异烟肼预防性治疗(isoniazid preventive therapy,IPT)是结核病防治规划(NTP)和艾滋病防治规划(NAP)联合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是降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结核病负担。然而,真正实施IPT的国家却很少。由于这一措施实施的失败,近期提出了称作“3个I“的口号(即实施感染控制(Infection control),预防结核病在卫生服务机构内传播;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加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IntensifiedTB case finding,和IPT。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回顾IPT的背景,然后讨论在HIV感染者中开展IPT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实施IPT的责任和义务,发现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排除活动性结核病患者,预防异烟肼耐药,以及治疗时间和有效保护期。同时,我们也对几个目前尚未解决的、还在研究中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最后,我们对现场如何推广IPT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包括:将IPT整合在艾滋病的一系列治疗关怀服务包中,遵照哲学上“边做边学“的原理开展实施性研究,制定入选IPT的流程图,制定和实施抗病毒治疗前的关怀服务,以及有关采购、供应、监控与评价等问题。我们支...  相似文献   

4.
异烟肼预防性治疗(isoniazid preventive therapy,IPT)是结核病防治规划(NTP)和艾滋病防治规划(NAP)联合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是降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结核病负担。然而,真正实施IPT的国家却很少。由于这一措施实施的失败,近期提出了称作"3个I"的口号(即实施感染控制(Infection control),预防结核病在卫生服务机构内传播;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加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IntensifiedTB case finding,和IPT。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回顾IPT的背景,然后讨论在HIV感染者中开展IPT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实施IPT的责任和义务,发现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排除活动性结核病患者,预防异烟肼耐药,以及治疗时间和有效保护期。同时,我们也对几个目前尚未解决的、还在研究中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最后,我们对现场如何推广IPT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包括:将IPT整合在艾滋病的一系列治疗关怀服务包中,遵照哲学上"边做边学"的原理开展实施性研究,制定入选IPT的流程图,制定和实施抗病毒治疗前的关怀服务,以及有关采购、供应、监控与评价等问题。我们支...  相似文献   

5.
异烟肼预防性治疗(isoniazid preventive therapy,IPT)是结核病防治规划(NTP)和艾滋病防治规划(NAP)联合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是降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结核病负担。然而,真正实施IPT的国家却很少。由于这一措施实施的失败,近期提出了称作“3个I“的口号(即实施感染控制(Infection control),预防结核病在卫生服务机构内传播;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加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IntensifiedTB case finding,和IPT。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回顾IPT的背景,然后讨论在HIV感染者中开展IPT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实施IPT的责任和义务,发现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排除活动性结核病患者,预防异烟肼耐药,以及治疗时间和有效保护期。同时,我们也对几个目前尚未解决的、还在研究中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最后,我们对现场如何推广IPT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包括:将IPT整合在艾滋病的一系列治疗关怀服务包中,遵照哲学上“边做边学“的原理开展实施性研究,制定入选IPT的流程图,制定和实施抗病毒治疗前的关怀服务,以及有关采购、供应、监控与评价等问题。我们支...  相似文献   

6.
使用全球的数据已经对印度结核病(TB)患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进行了间接估算。为了使用当地数据对HIV感染状况进行更加准确的估算,我们将县/区级产前门诊的HIV监测数据与结核病诊断中心的HIV监测数据联系起来,并将这一关联性应用到省级对孕妇人群的HIV感染状况估算中。我们估计,2007年196万新发结核病患者的HIV感染率为4.85%(95%可信区间为4.12~5.73)或HIV感染人数为95 240(95%可信区间为80 730~112 478)例。从使用这些当地数据所进行的估算中,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能够更好的制定TB/HIV双重感染防治联合行动,并监控在这一大规模人群中发现HIV感染者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使用全球的数据已经对印度结核病(TB)患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进行了间接估算。为了使用当地数据对HIV感染状况进行更加准确的估算,我们将县/区级产前门诊的HIV监测数据与结核病诊断中心的HIV监测数据联系起来,并将这一关联性应用到省级对孕妇人群的HIV感染状况估算中。我们估计,2007年196万新发结核病患者的HIV感染率为4.85%(95%可信区间为4.12~5.73)或HIV感染人数为95 240(95%可信区间为80 730~112 478)例。从使用这些当地数据所进行的估算中,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能够更好的制定TB/HIV双重感染防治联合行动,并监控在这一大规模人群中发现HIV感染者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使用全球的数据已经对印度结核病(TB)患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进行了间接估算。为了使用当地数据对HIV感染状况进行更加准确的估算,我们将县/区级产前门诊的HIV监测数据与结核病诊断中心的HIV监测数据联系起来,并将这一关联性应用到省级对孕妇人群的HIV感染状况估算中。我们估计,2007年196万新发结核病患者的HIV感染率为4.85%(95%可信区间为4.12~5.73)或HIV感染人数为95 240(95%可信区间为80 730~112 478)例。从使用这些当地数据所进行的估算中,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能够更好的制定TB/HIV双重感染防治联合行动,并监控在这一大规模人群中发现HIV感染者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于1970年至1983年间在非洲和东亚地区开展的15项结核病治疗的试验研究结果进行了回顾。在574例复发病例中,447例(78%)的复发发生在停止治疗后6个月内,525例(91%)发生在停止治疗后12个月内。我们建议:研究者应考虑,在对纳入的最后1例病人完成6个月的治疗后随访时即停止,而对早期纳入病人的治疗后随访也在那时停止。与对所有病人均随访24个月相比,整个试验研究的时间缩短了18个月,而在非劣效试验研究设计中的病例数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于1970年至1983年间在非洲和东亚地区开展的15项结核病治疗的试验研究结果进行了回顾。在574例复发病例中,447例(78%)的复发发生在停止治疗后6个月内,525例(91%)发生在停止治疗后12个月内。我们建议:研究者应考虑,在对纳入的最后1例病人完成6个月的治疗后随访时即停止,而对早期纳入病人的治疗后随访也在那时停止。与对所有病人均随访24个月相比,整个试验研究的时间缩短了18个月,而在非劣效试验研究设计中的病例数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