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可是碰上个不讲公德的对门邻居,就有点头痛了。杭州市西湖区德加社区的住户A先生就遇到一件尴尬事——对门邻居把两只石狮子摆在门口当起了“看守”。A先生心里想:按照传统说法,门口的石狮子避邪,但这一来,“邪气”不是逼到我家来了吗?通  相似文献   

2.
<正>第一部分:个人篇1、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传统奋斗的五大关键词:背景、学历、资源、人脉、资历;今后奋斗的五大关键词:知识、创新、独立、个性、理想。以前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现在有个好爸爸,不如自己有文化,中国的"新知识分子"将重登历史舞台。2、中国人正在由"外求"变成"内求"。外求即就求关系、求渠道、求机会,内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今天特别需要形成一种创新文化。前不久,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一些重要会议上多次提出互联网创新问题。有关媒体来采访我,希望就互联网创新谈些看法。我发表了一点意见,说:毋庸置疑,互联网和互联网创新非常重要。创新应该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所谓"创新文化",就是要让创新成为我们的一种文化氛围,一种文化习俗,一种评价标准。与此同时,我说到,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要形成这样一种创新文化,就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主义搞了大半个世纪,为什么在经济、文化、人民生活方面还不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究竟表现在哪里?这个问题提得不确切:首先,不能笼统地提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实际上在当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实行的都是资本主义制度,可是它们的90%以上仍然是贫穷落后的,不如社会主义国家。以印度为例,1947年独立,建国比我们早,许多条件比我们好,但是举世公认它的发展水平落后于中  相似文献   

5.
廉政古鉴     
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亲朋和下属,不搞特权,自古以来就是廉政的一个重要特征。春秋时期,墨家的著名学者腹(黄享)之子犯了死罪,秦惠王可怜他年迈体衰,膝下只此一子,决定赦免他儿子。然而腹(黄享)说:“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他终于没有答应秦王的赦  相似文献   

6.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回答“如何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这一问题,形成了科学的传统文化观。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百年演进主要经历了萌发与探索、更新与曲折、反思与发展、升华与完善四个阶段。百年演进史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基本经验:必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坚持党对传统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守正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人要履行好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企业品牌不仅仅是产品的忠实的代号,作为商品投给社会的第一印象,也是产品的一种无形的包装,是企业无形资产的积累,是企业实施形象战略的基本要素。拥有响亮传神,能够展示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的好名字,成为公司形象的重要表现工具和促进商品销售的有效手段。日本学者山上定在《惊人的信息推理术》中说:日本社会已进入命名时代。命名时代,构成畅销商品的条件依次有四个:一命名,二宣传,三经营,四技术。从某种程度上说,人、产品、企业竞争同时表现为名字的竞争。美国学者艾·里斯、杰·特劳特在《品牌定位》一书中指出:定位时代最…  相似文献   

8.
经 群众举报 ,某某干部落入法网 ;据群众揭发 ,某某领导显出“原形” ;……这些案例 ,无不说明一点 :群众的眼睛是亮的 ,能看透任何一个贪官污吏的真面目。但也有好思者不仅纳闷 :群众的眼睛亮 ,那领导的眼睛如何?照理说 ,无论从哪方面看 ,领导的眼睛都应该比群众的眼睛更亮些才对。但事实是 ,有许多腐败分子在东窗事发之前 ,其种种劣迹已经招致民怨 ,但他们就有姜太公钓鱼的本领 ,照样官运亨通青云直上。其上级、平级或下级的各级领导们的眼睛怎就不如群众亮呢?领导的眼睛不如群众亮 ,其原因不外乎这样几种情况 :第一 ,有些人奉行的是好…  相似文献   

9.
善教     
正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释义】仁德的言辞不如仁德的声誉深入人心,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能获得民心。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百姓喜爱。好的政令能聚敛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能赢得民心的拥护。【作者简介】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相似文献   

10.
北风 《侨园》2013,(5):9-9
<正>最近有网友"揭发",湖北某单位起了一个"超长"的名字,堪称中国之最:"湖北省推进武及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呜呼,看到这么长、如此拗口的名称,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难道就是我们肩负改革开放前沿任务的人们的文化水平吗?如此蹩脚的名称真亏那些人想得出来,也不怕全世界人们笑掉大牙。如此名字,如同鲁迅先生批评一些文章所形容的: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我真为始作俑者汗颜。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5)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主要具有三重意蕴:其一是属人性,就是指它不仅是一种人创造并一直从事的活动,而且在实质上直接就是一种人的活动;其二是文化性,就是指它不仅是对一种特殊文化的传播,而且还以特定的社会文化为载体;其三是化人性,就是指它不仅是一种将社会规范与道德伦理内化至个体心理层面的机制,而且还能够推进人的文化生成。借由对思想政治教育属人性、文化性以及化人性的大力推进,其人文性必将得以极大彰显。  相似文献   

12.
戴先英 《学理论》2012,(27):162-163
艺术职业学院的文化建设是一种特定的文化,蕴涵着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一种个性文化和特质文化.而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作为一所艺术类高职院校,已经具备特色鲜明的专业、造型独特内涵丰富的校园公共艺术、学生演出团体等个性文化.但是我院的文化建设中“重技轻文”,鲜有关于学术文化的内容;关于文化建设的学术研究比较匮乏,只是从管理层面来推动文化建设.只有意识到我院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找出建设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才能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3.
清白传家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家中挂有一副清白传家、财不留子的名联:"子孙若如我,留钱作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作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书诫训子唐朝宰相房玄龄世代居官,其父房彦谦"所得俸禄,皆以周恤亲友,家无余财"。他对房玄龄说:"人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房玄龄继续承其父素  相似文献   

14.
虞讷尺度     
人活于世,多有立下“丹心照汗青”之大志者,但终究而言,默默来去的可能性是更大的。也有这样的情况,名字在“汗青”上留了,名下却只存笑柄,还不如默默而去的好。梁朝虞讷便是一例。史书上说到虞讷,用的是“有虞讷者”,其事迹只有一件,张率作诗,他“见而诋之”,张率将诗托名沈约所作,他便“句句嗟称,无字不善”。(《南史·张裕列传》)  相似文献   

15.
干部三题     
李锐 《瞭望》1986,(22)
要能荐贤 一个好的领导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呢?除开一般的德才标准外,一定要做到把比自己强的人推荐上来,到时候能代替自己。没有这一条,人在事在,人亡事废,就不能说尽到了领导者的责任。体育比赛有个规律,甲级队、乙级队,成员是不固定的,谁好谁上。优秀的教练员就要有本筝把最好的运动员选出来,不但个人技  相似文献   

16.
邓信开(湖南省永兴县委创先争优办公室):湖南省永兴县坚持将“一人学一技”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围绕“一人学一技、一技兴一业、一业富一村”的目标,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干部”。  相似文献   

17.
书之烦恼     
过去管知识分子叫读书人,贴切得很。似我这种人,愧生30余年,身无长技,终日无非是与书籍打交道。 人们常讥笑读书人是“手无缚鸡之力”,又道“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人的鼻祖孔老夫子亦曾蒙羞于此,《论语·微子篇》载述: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艹条)。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  相似文献   

18.
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关键因素在于人的能动性 ,在于人力资源的有效使用。因此 ,一个组织或一个管理者是否会合理有效地甄选和使用人才 ,是其事业成败的关键。1 .坚持任人唯贤 ,避免任人唯亲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无不推崇、重用贤能 ,所谓“治世之本 ,唯在得人”,就是这个道理。比如楚汉之争 ,弱者刘邦战胜强者项羽 ,就是刘邦重用人才的原因。他说 :“夫运筹于惟幄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 ,抚百姓 ,给饷馈 ,不绝粮道 ,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 ,战必胜 ,攻必取 ,吾不如韩信 ;三人者 ,皆人…  相似文献   

19.
幸福有万千姿态.你是否品味过这一种:被人记住。大街上,你突然被久未联系的儿时伙伴在嘈杂的人群中突然大声地叫出名字,惊疑过后,感觉喜从天降;电话里,一个陌生的朋友亲切地要你猜猜他是谁,一经提醒,你知道了,感觉暖流  相似文献   

20.
政工雅号说     
凡搞政工者,人们少不了赐之“雅号”。概而括之,约有“穷秀才”、“秃笔杆”、“吹鼓手”、“抬轿夫”等。这些“雅号”虽多有贬斥、讥讽之意,但思来却也贴切可信。 “穷秀才”一号“赐”得好。凡秀才者必与文章相关联,不会做文章还当什么秀才?搞政工者终日离不了做文章,故当之无愧。然而用一“穷”字来修饰则实在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