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少了只能靠千体力活儿,人家有文化的都坐办公室。”在贵阳市区的一家餐厅,来自贵州毕节的服务员赵化美说,“如果有机会很想提高文化水平,学一门技术,就不用一直端盘子了。”  相似文献   

2.
从“游民”到市民: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融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间的特殊产物,农民工向城市大规模移民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必然现象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而占农民工群体主流的,长期滞留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游离于农村和城市两端极易变成"游民",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将产生不良影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经济、社会和文化心理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只有心理文化的适应,才说明农民工完全融入于城市社会。新生代农民城市文化融入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交往的隔离,生活方式的隔离和心理的隔离三个方面,实现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融入必须从自身完善构建、城市接纳包容、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3.
一、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80"、"90"后农村青年。2010年,由全国总工会中国工运研究所等部门组成的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历时3个月,在大连、东莞、深圳、福州、遂宁、广安、青岛、烟台等10多个城市调研所形成了《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报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是:出生于20世纪  相似文献   

4.
肖英杰 《新长征》2012,(9):60-61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52亿,农民工总量约占城镇常住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但是,许多农民工因为户籍等现实问题而无法享受城市的种种公共文化服务,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在文化需要上呈现出新特点、新要求。与父辈相比,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春节期间,贵州省农委组织在全省43个茶叶县(市、区)范围内开展以"贵州茶伴你回家——关注农民工"为主题的"推动返乡农民工宣传推介贵州茶活动",用一杯暖暖的香茶,让爱一起回家。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永远有着特殊意义。为推进落实《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促进农民工创业就业、推动贵州茶宣传推广与市场开拓,贵州省农委于2015年春节期间组织在全省43个茶叶县(市、区)范围内开展以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认同及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催生的特殊群体,在其身上产生的文化冲突引发了对于城市文化的怨恨、乡土文化的拒绝和主流文化的怀疑等文化认同危机。重塑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认同需要通过公民文化自觉教育、大众传播理念革新以及和谐文化体系建设等途径达致。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朱宇和林李月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东南沿海苏州、温州、泉州与东莞四地2250名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流迁决策的多元分化以及多元流迁模式下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差异性特征展开分析。文章有如下发现:其一,与不少学者和社会大众对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城市愿望强烈"的"刻板印象"不同,在流入地城市定居并非是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的共同选择;其二,户籍制度本身并不是造成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在苏州、温州、泉州与东莞四地定居意愿偏低的主要原因;其三,基于流迁模式多元化的事实,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内部已经分化出"定居型"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型"新生代农民工与"循环型"新生代农民工三个亚群体;其四,"短工化"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落户意愿低的重要原因;其五,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特征与其流迁意愿之间存在高度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改变贵州"经济洼地"的面貌,必须首先构筑贵州人民的"精神高地"。根据这一重要论述并结合贵州发展实际,构筑"精神高地"无疑成了未来五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最为急迫的任务。如何构筑文化的"精神高地"?地处黔北腹地的湄潭将做怎样的思考和回应成为全县人民尤其是文化工作者需要破解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用埃米尔·迪尔凯姆的社会学自杀理论结合当今社会实际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自杀是由于社会整合力包括经济整合力、组织整合力、文化整合力、利益整合力、政治整合力不强。2010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从多方面努力预防新生代农民工自杀: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文化整合力,让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有归属感;改善企业管理,提升组织整合力,使新生代农民工能够释放心理压力;提升劳工权益,增强经济整合力,减轻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压力;完善农民工社会保护政策,提升利益整合力,让新生代农民工感受社会的公正;畅通利益表达渠道,提升政治整合力,使新生代农民工能够表达自身的诉求。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于2018年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突破。中国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农民的问题。因此,农民工问题也必然影响到中国经济社会和制度的变革。贵州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省,农民工问题尤为值得关注。贵州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民工回流势必产生很大的影响,其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一、贵州农民工回流与乡村振兴战略的  相似文献   

11.
熊俊  揭萍 《理论导报》2014,(12):39-41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暴力犯罪在行为人和行为方式上呈现较明显的特点。户籍制度是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暴力犯罪的诱发因素之一,劳动力市场、社会服务、人际关系变化等社会因素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犯罪会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渐进式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和分配体系,拓展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渠道,以及加强文化和法律教育,完善立法、提供必要的司法保护,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暴力犯罪。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日益成为产业工人阶层的主体部分。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追求城市生活的动机更为强烈,目前正处于既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又难以回归农村社会的边缘化境地,陷入身份认同困境。为了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相关部门要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教育和培训、实现"回流式"市民化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3.
贵州是农民工流出大省,每年有超过500万的农民工外出打工,按照全国打工人数与留守妇女人数的比例估算,贵州省的留守妇女人数超过150万人。为了解贵州农村留守妇女基本特征、生存状态、留守原因等,推动全社会关心、关注农村留守妇女问题,贵州省妇联于2010年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了“贵州省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并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工资问题一直是群众关心的热点,贵州在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中,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贵州在稳就业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专访了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方胜、徐海涛。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省文史馆馆长顾久认为,多彩贵州的文化有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在时间的更迭和空间的变迁中,贵州文化多彩的基因愈加多彩、深厚。在贵州多彩的文化中,有两个底色,一个是儒家式的"舍我其谁,勇猛精进",走出大山担当天下;另一个是道家式的"无为不争",敬畏自然,崇尚和谐。一儒一道,互补共生,孕育了贵州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葛雅兰 《湘潮》2013,(6):52-54
随着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的急剧增长,80后90后农民工成了进城务工人员的主力。但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以及现阶段我国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有许多障碍,严重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与发展。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是目前学界的一个热点,笔者通过对重庆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提出来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据统计,2017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7亿人,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总量的50.5%,已成长为产业工人的主体。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新生代农民工用工上也发生了实质性转变,由"用工荒"变成了"技工荒",技能就业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实现"体面劳动"的首要选择。一、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就业现状从知识构成上来讲,新生代农民工整体文化教育水平远远高于老  相似文献   

18.
<正>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率先振兴的一场旅游盛典2012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中共铜仁市委、铜仁市人民政府、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贵州省旅游局、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体育局、贵州省民委、贵州省宗教局主办,由江口县委、江口县人民政府、铜仁市旅游局等承办的"铜仁市第一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2012贵州梵净山文化旅游节"在风光迷人的梵净山太平河省级风景名胜区隆重举行。"规划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  相似文献   

19.
<正>新生代农民工已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政府应重视这一群体的利益诉求,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今日之农民工已非昔日之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普遍拥有"市民梦"。他们主要是80后和90后,总人数达1个多亿,占农民工的60%以上。他们大多是在城市社会里接受的"成人礼",是面朝城市的一代,无法像老一辈农民工那样向农村"转身"。他们  相似文献   

20.
正刘锋不是贵州人,但和贵州的渊源却不浅,"我对贵州感情非常深厚,近十年时间,因为旅游产业,我前后80余次到访贵州。"刘锋长期服务贵州旅游产业发展,近十年时间,先后主持编制了《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2)、《贵州省全域山地旅游发展规划》(2017)、《贵州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20)。"与贵州相遇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