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同舟共进》2013,(3):83-83
章先生您好:10月份刘老师转来您的询问——关于“重庆舰起义”一文中提及的“刘忠”,是否您的中学同学刘忠诚。后辗转(经作者毛剑杰)联系到邓兆祥舰长最后十年身边的人纪向民。纪老师证实,“刘忠”应为“刘懋忠”,但确有刘忠诚此人。因是电话,我把他的叙述整理成如下文字,章先生可再作分辨。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2)
<正>这是杨克煌生前的一本藏书。《青年团的任务与工作》,"青年学习丛书"第1辑,北平青年社编辑、印行,1949年7月初版、1949年9月再版,新华书店总经售,社址:北平东单二条南官场29号。全书收文7种: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2.《任弼时同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3.《中国新民主  相似文献   

3.
信息短波     
《人民政坛》2011,(9):28-29
《"管好钱袋子"系列报道》获第二十一届中国人大新闻奖二等奖《南安:网吧专项报告"未通过"前后》同时获奖本刊讯(记者刘志锋)记者从刚刚结束的第二十一届中国人大新闻奖评选办公室获悉,本刊推荐的作品《"管好钱袋子"系列报道》(作者:刘志锋、张郁、陈美秋等,编辑:黄洪旺刊于2010年第4期至第7期)、《南安:网吧专项报告"未通过"前后》(作者:陈少波编辑:陈美秋刊于2010年第7期)获二等奖。《"管好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通讯员陈岱)福建省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项——第十九届(2012年度)福建新闻奖日前揭晓,《人民政坛》选送的通讯《春风已绿汀江岸》(作者:刘志锋、林金长,编辑:陈美秋,刊2012年第3期)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因其与孙中山先生结下的深厚缘分,1925年3月21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后的第九天,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将"永丰"舰改名为"中山"舰,作为对孙中山先生的永久纪念."中山"舰历经中国近代史上1913年至1938年间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伴随着孙中山先生走完他人生的最后八年时间,见证了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伟大转变,承载着中华民族那段厚重的历史."中山"舰不仅对中国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今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庄子哲学及其演变》最初作为《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的第一册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于1988年。20多年后,首先想到的是要感谢李泽厚先生。1983年笔者的文章《〈庄子〉内篇早于外杂篇之新证》在《文史》辑刊第十八辑发表,李泽厚看到了,就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编辑黄德志女士说:"有一个年轻人,我认为他是年轻人,写了一篇关于庄子的文章,很好。你们应该找他写一本书,十几万字,我写序,你们出。"当黄德志知道我正在写博士论文后,就建议我将博士论文交给他们出,由此又引出了后来的博士论文文库。这里特别令人感念的是,当时李泽厚先生全然不知道我是谁。  相似文献   

7.
<正>章开沅先生写的《张謇传》,我读过多次。首先是因为张謇这个人物,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他的特殊性,要用一句话去概括的话,他就是一个过渡时代的一个伟大的过渡人物。其次是因为作者章开沅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是我们国内研究张謇的第一人,是张謇学的开创者;这本书带有历史学家的严谨性、厚重感,我们读他的书,读到的都是真材实料,不带任何的偏见,具有全面性。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同舟共进》2008,(4):67-68
解放思想与化解"贫富之争"广东广州董天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本刊特邀审读员):汪洋书记主政广东后,解放思想的潮流在南粤大地涌动。在此背景下,《同舟共进》2008年第2期刊登《关于思想解放的回忆》可谓及时,"跳出‘贫富’看‘贫富’"的  相似文献   

9.
2007年第9期《同舟共进》曾刊登章开沅先生与考生张蓉的通信,引起读者较大反响。此次,八三高龄的章先生再次寄语年轻学子,可见一片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10.
章开沅先生系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知名学者和教育家。章先生与一位普通考生的通信揭示了当今教育的种种问题,内中饱含对现行教育状况的忧思。张蓉同学说"现在中国孩子的处境让人担心",章先生指出"我们的教育已经生病"。这绝非虚妄之辞。感谢章先生信任本刊的"直面现实、坦诚敢言",并同意本刊将两信一并发表。也许这两封信仍然无力改变什么,但若如章先生所愿,"藉此提请全社会关注中国教育发展的前途",则考生幸甚,教育幸甚。  相似文献   

11.
马斯鸣 《传承》2009,(11):36-37
"重庆"舰是国民党海军中最大的一艘军舰。1949年,就在全国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之际,它在中共地下党的策动下,于2月25日在吴淞口宣布起义,毅然驶向烟台解放区,在中国海军史上写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2012年6月5日下午,"中美公共管理学术期刊峰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这是国内公共管理学界的首次学术期刊峰会。该峰会由美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教授刘国材(K.TomLiou)主持,他向大家介绍了此次峰会的缘起。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社长兼主编鲍静、《第一资源》执行副主编柳学智、《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主编蓝志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指导38军17师起义纪实》读后编辑同志:看了贵刊1994年2期刘金山同志的《毛泽东指导38军17师起义纪实》.因我19424至1944年曾在国民党第四集团军总部无线电一队及所属96军新14师通信连工作。96军和38军都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十...  相似文献   

14.
我于1949年参加宋庆龄领导的中国福利基金会工作,参加了英文双月刊《中国建设》杂志创办全过程,历任《中国建设》办公室主任、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在《中国建设》(现称《今日中国》)杂志即将迎来60周年之际,自己所经历《中国建设》创办始末的点滴往事,——涌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5.
《民主与科学》主编、编辑先生:二○○五年十月出版的《民主与科学》上面刊载了傅国涌先生的文章《公众为什么厚“丘”薄“杨”?》。阅后觉得作者对我的讲话、见解和做人的态度都似乎不太了解。至于中国的大学教育,我在九月下旬的一篇演讲中谈得比较详细。该文已刊于《光明日报》十二月二十一日第五版。兹附上,请载于贵刊。即颂敬意!杨振宁二○○六年一月十八日  相似文献   

16.
图为我国1949年发行的纪1"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邮票(胶版)。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今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并通过四项决议案:中华人  相似文献   

17.
发生在1948年的“长春起义”是解放战争中我军第一次争取国民党整军起义的光辉战例,对瓦解国民党军,夺取辽沈战役的全面胜利,具有重大意义(肖华将军语)。虽然据此编写的两部影视片《兵临城下》、《长夜春晓》也红遍全国,但起义的策反过程鲜为人知。为了把策反起义始末披露给世人,笔者采访了近半个世纪来工作生活在齐鲁大地上的“长春起义”主要策反人物之一李峥先先生。笔者结合李老《长春起义回忆录》整理下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正>1936年6月14日,章太炎因病逝世。太炎先生的生前好友向国民政府提出,应对章太炎举行国葬。1936年7月1日的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作出了"章炳麟应予国葬,并受国民政府褒恤"的决定。7月10日,《中央日报》上正式公布了"国葬令"。  相似文献   

19.
拜谒中山陵     
吴钟祺 《黄埔》2006,(6):16-17
今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父亲吴子培早年跟随孙先生荐身军旅,东征北伐。我于1924年即黄埔军校创建同年出生,和黄埔同庚,命中注定后来投笔从戎,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八期炮兵科,1942年毕业后奔赴抗日战场。1949年4月21日,解放大军渡江时起义。1950年,我于华东  相似文献   

20.
张我军 《台声》2013,(2):95-99
2012年,为纪念台湾文学家张我军先生110周年诞辰,北京台海出版社增订出版《张我军全集》。在增订编辑过程中,张我军先生长子张光正先生(何标)收到台湾文学研究学者秦贤次先生,发来的两篇张我军佚文。一篇是1949年7月刊登在台湾《台旅月刊》的散文《关西镇上看采茶》;另一篇是1928年9月发表在北京《新晨报》文艺副刊的小说《老北京》。遗憾的是,这两篇佚文发来时,新版《张我军全集》己付印,而未能收入。现将这两篇佚文分别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