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可持续的资本主义是否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资本主义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果我们错误地寄希望于资本主义,其结果虽然不会是世界的终结,但肯定会出现大规模的、反复出现的环境危机及巨大的全球性灾难。这就需要对资本主义进行结构性替代,需要实行包括企业民主制、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化、投资的社会管理三种基本制度在内的“经济民主制”。这种民主制经济既是工作领域的民主化,也是金融领域的民主化。它更利于可持续性发展,也会比资本主义更为平等、稳定和民主,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西欧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这一次转型带来了一场激烈的文化冲突。1968年发生了形成当时遍及西方发达国家的青年学生运动。这场文化冲突最大的影响是,起因于反对资本主义当时体制,却把资本主义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时期。经过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和文化的激烈批判,资本主义在自我调节中,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向着一种经济发展同社会公正相平衡和市场机制同个性自由相平衡方向转承。社会和文化变革激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活力,使西方国家进入了“后现代社会”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趋势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资本的全球扩张开启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容纳的范围内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张 ,另一方面它也不断加深和扩展着当代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弊端 ,这种悖论必将导致资本主义趋向灭亡 ,取而代之的将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4.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总是会出现周期性危机震荡,危机爆发导致大幅度经济倒退,克服危机以后经济重新起步前进。这种周期性危机的循坏往复已经成为一种客观规律。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世界至少发生过三次经济全球化,每一次都被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所打断。这与康德拉季耶夫的长周期理论相契合,并预示了资本主义世界新的周期性危机。  相似文献   

5.
当代资本主义是继自由竞争时期、帝国主义时期之后的超级阶段,即资本主义回光返照时期.这一阶段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并呈现与从前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7.
当今世界面临着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为了深入研究这场危机的原因、特点、性质和影响以及我国"化危为机"的对策,我们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张宇教授。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8.
格林菲尔德在<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中认为,现代世界历史中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直接动因或原因(而不仅仅是条件)是民族主义.本文认为,现代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推翻王朝国家而建立民族国家的政治理念,对资本主义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二重性.而现代民族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影响同样具有明显的二重性.因此,人们不仅要支持进步的民族主义,而且要反对反动的民族主义,才能有利于现代世界经济健康、协调、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9.
国外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内容丰富、视角多样,无论是其提出的问题和观点,还是其理论中所蕴含的难题,对我们深思资本主义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金融资本主义、债务资本主义、、技术资本主义、灾难资本主义和文化资本主义等多个视角介绍了国外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同时指出,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也包含着明显的弱点,其对资本主义的理论批判与争取"另一个世界"的现实政治仍然是脱节的。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带来的东西方冷战的结束,并没有导致西方一些人所期望和欢呼的"和平"与"繁荣"。相反,各种矛盾、冲突、危机纷至沓来。后金融危机时代,资本主义仍然危机不断,一些国家的危机甚至还有加深的迹象,危机造成的各种后果和影响也已逐步呈现出来。例如,美国的长期国债已被标准普尔公司下调了评级,欧元区也不断传出各种利空消息。金融危...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运用,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已进入与技术发展高度叠合的技术资本主义阶段。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正经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深刻变化。一方面,信息时代、数字时代和智能时代带来的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的现代性转向、全球流动性与市场竞争性的重塑,为技术资本主义生产出新的"修复—增长"秩序;另一方面,新兴技术的涌现无法真正消解技术资本主义的制度危机和抗争政治所带来的不稳定状态。尽管技术资本主义这个概念本身就值得商榷,它也并未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劳动剥削发生质变,但它对现今技术变革的分析范式甚至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不乏启示。我们需要以审慎的态度批判和借鉴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2.
正艾伯特·奥·赫希曼(Albert Otto Hirschman)是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著有《经济发展战略》(1958)、《呼吁、退出与忠诚》(1970)、《不拘一格:从经济学到政治学及其他》(1981)、《改变内涵:私人利益与社会活动》(1982)等。《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走向胜利前的政治争论》是其经济思想史方面的一部著作,初版于1976年,再版于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相似文献   

13.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可能陷入长期动荡 第一,危机凸显金融体系及其"有毒资产"难以根治."有毒资产"指的是表面上仍有价值而实际上将会变成坏账、亏损的资产.如金融创新制造出的各种次贷相关衍生证券等等,不同于正常经营中出现的不良资产,"有毒资产"往往涉及高杠杆金融投机的欺诈骗局.  相似文献   

14.
美刊《每月评论》2011年4月号发表了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罗伯特·麦克切斯尼、贾米尔·约恩纳题为《21世纪资本主义的垄断和竞争》的文章。该文是福斯特和麦克切斯尼即将在明年由《每月评论》出版社出版的《垄断-金融资本:经济停滞和社会衰落时代的政治学》一书中的一章。文  相似文献   

15.
2011年至2012年,正值国际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占领华尔街"运动不断扩大,针对经济危机下的资本主义现状与未来这一议题,正在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从事访学研究的本刊特约记者黄瑾教授采访了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大卫·施韦  相似文献   

16.
法国《思想》杂志第364期(2010年12月号)发表了哥斯达黎加学者让.迪尔克桑斯题为《危机时期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一文,认为当代资本主义越来越走向非生产性金融投机活动和军事开支,由于新自由主义制度的统治使减少劳动力成本比新技术开发更能让资本获利,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  相似文献   

17.
张莉 《当代世界》2011,(3):42-44
在严峻的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整个欧洲的左右翼力量对比出现失衡,右翼处于执政地位而传统左翼普遍失利。社会党在各级选举中损失严重,沦为在野党,共产党也成为各国边缘化的政治力量。中左翼政党的失利迫使激进左翼力量的勃兴。欧洲反对资本主义党把工人和下层民众组织成激进左翼战斗联盟,反对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和抵抗新自由主义。其中,法国新反资本主义党在反对新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沈耕 《当代世界》2011,(4):47-48
2008年年底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可谓"百年不遇",其对战后资本主义秩序,特别是对20世纪80年代后新自由主义理念催生的金融资本主义形成强烈的冲击。国外舆论普遍认为,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已经破产,  相似文献   

19.
美刊《批判》2010年8月号刊登了英国学者希勒尔·蒂克延题为《今日的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文章,认为今天有大量过剩资本找不到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这导致资产价格膨胀和各种金融泡沫。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制度已经危机重重,因此它需要一种新的策略克服危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特点一是市场经济,二是剩余价值剥削。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劳动的社会化。没有资本主义创造的历史前提条件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无论是从一般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而言,还是针对长期处于封建社会阶段的东方国家来说,资本主义历史阶段都是无法避免、无法跨越的。列宁曾经尖锐批判了俄国民粹派避免资本主义的幻想,在十月革命以后,列宁提出了国家资本主义思想与新经济政策。长期违背列宁的这条发展路线,是导致苏东社会主义崩溃的主要原因。目前学术界有人把马克思恩格斯1881年提出的、具有严格历史条件限定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这个设想很快又被他们放弃)夸大为东方国家普遍适用的发展规律,这是对于马克思经典作家观点的严重歪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