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浅析商品审美和艺术审美的区别和联系博巍一、美的创造和美的综合商品美和艺术美是人类自己创造的两朵姊妹花,并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化和发展,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竞相开放,这是因为,自觉地追求美,通过“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不断地在物质和精神产品中实现...  相似文献   

2.
李泽厚的实践美学观点主要体现在《美学四讲》中,其中的美学论、美论、美感论、艺术论皆体现了作者对于实践美学的独特理解。李泽厚认为,应该从人类学本体论的角度来对待和研究美与艺术;美来自实践,或曰自然的人化,真与善的统一即是美;美感即是建立新感性的问题,审美过程可分成准备阶段、实现阶段和成果阶段;艺术品是一种符号系统,是对人类心理情感的建构和确认。不过,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同时存在技术崇拜、过于注重理性而轻视感性等缺陷。  相似文献   

3.
文广会 《理论导刊》2003,1(8):48-49
科学美客观地存在于人类创造性的科学发明和发现之中。科学美与工艺美、技术美等范畴虽然具有同样的审美意义,但它是人类的探索、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或形式。所以,科学理论除了具有正确描述自然界客观属性和运动规律的真的本质之外,还遵守一些美学的共同原则。本文拟对科学理论的美学原则作以初步的探讨。第一,和谐性。和谐首先在于科学理论体系内部的自洽性,即内在结构的和谐性。就内在结构方面说,和谐性本质上是逻辑的正确性和结构的严密性。这个原理同建筑美学的原理是一致的。门捷列夫在谈到科学方法的时候十分强调“科学…  相似文献   

4.
浅析黑格尔的美的本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的本质以及美的创造的探讨,是黑格尔美学中重要而合理的美学思考。黑格尔认为美是客观理念的结晶,从而批判了美的主观论;黑格尔提出了美的本质在于自由的思想,强调了人与现实审美关系中主体的能动作用;黑格尔提出美是主客体的统一,是历史的产物,并把美和美的创造的本质归结为人的实践和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本文通过对以上观点的分析,指出了黑格尔美学的科学价值和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5.
张建徽 《学理论》2010,(16):73-74
军事科学美学是军事领域包括军事现象、军事方法和军事理论在内的和谐系统的学说。作为科学美的一种,经验形态美、思辨形态美,需要与外部现实性以及抽象美、理性美体现了军事科学美的本质;新奇性、逻辑性、精确性、模拟性、层次性体现了军事科学美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试析生命美学的人学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学的发展历史呈现出人学的维度,生命美学立足于审美是人的生存方式这一命题,肯定了现实的生命存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点,美在于超越中实现人的精神自由,是在人性的完善与提升中实现向人的生成,只有生活在审美境界里人才真正成为人,即人全面地占有自我的本质。生命美学具有人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崔昕昕 《学理论》2023,(4):37-41
萨特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其存在主义美学思想建立在他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萨特从存在、想象和自由入手研究美学诸问题。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美,美只存在于想象的世界中。因此,离开人的存在,美也就随之消失。在萨特看来,想象将对象设定为虚无的能力,使其成为美存在的基础。人通过想象,创造出完满的美的世界。想象是连接自由和审美的桥梁,美以自由为基础,审美活动是对人的自由的肯定。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是一种介入式美学,其思想不单是一种理论,更旨在为人生提供一种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8.
杨虎 《各界》2008,17(4)
审美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并且随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才从内容和形式上,由低级向高级逐步的发展起来,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为的美,主观的美,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遵循美的规律,对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和社会美进行集中概括,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表现出来,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美,已不是原始自然形态的自然美和社会美,而是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融化进了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情感等因素.并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本文试图通过不同的角度和途径来说明艺术的审美性特征,揭示艺术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行政实践中的美与审美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学术界目前对其尚缺乏系统的研究,而要正确地认识行政实践中的美与审美活动,就必须从学科的角度对行政美学进行整体的思考和审视.本文通过对构建行政美学学科体系诸要素的研究,包括行政美学的概念及学科地位、行政美学研究的内容、行政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行政美学研究的原则、方法及意义等的研究,为行政美学学科体系建设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徐宁 《学理论》2009,(15):59-60
蒋孔阳认为实践对于人类审美意识的形成与美感的诞生,以及美的规律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劳动创造了艺术,文学艺术首先是实践,艺术形象的诞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是作家在实践中融入了个人的思想认识的产物,根源于实践但也超越于实践,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集中性。人类不断地通过实践创造着美的世界,美的历史,美学也向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发展,人类通过艺术实践的发展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谢灵 《学理论》2010,(16):156-157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是美的一种存在形态,具有悲剧因素的客体对象。正如恩格斯概括的:"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悲剧的美学特性主要表现为三点:悲剧主人公:必须是正面人物;悲剧冲突:用美的毁灭来否定丑的存在;悲剧效果:怜悯,恐惧,陶冶,净化,提升。  相似文献   

12.
生命美育就是把"生命美学"的理论运用到审美教育中,是生命美学与审美教育的结合.生命美育作为审美教育的基础部分,重在引导个体认识并实现自身生命的审美价值.结合"现代性"给人类社会和人类的生存状态带来的种种问题论述了生命美育产生的哲学、社会基础,并由此提出生命美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还根据美学和美育的基本理论,提出了生命美育应包涵的方面及过程,认为生命美育应包涵生命体难、生命智慧、生命与艺术、自然的关系以及诗化生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美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的形态上主张和谐美.中国古代关于美的看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复合中互相补冲的系统,儒道易佛诸家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和美学思想在互相离异和互相吸收中共生,便体现了中国古代美论的多样性.中国传统美学中有许多富有现代意味的东西,和西方现当代美学中的一些思想有着相通的地方,但又有着自身独特性和不可磨灭的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把中国传统美学的这些思想发掘出来加以重新阐释和传承,就必须在现实的人生中,以天地为心,重塑和谐美的文化态度,重建人的精神家园,将会启示我们在美学理论上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要在现实的生活中收获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着中外关系的发展,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们很有必要认真地研究现代西方美学,来丰富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不断发展的.分析批判现代西方美学,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美学和现代西方美学的对立,具体化在对美的本质、审美经验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上.研究现代西方美学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5.
对商品美和商品美学的若干思考赵伯飞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双重功能,一是实用功能,二是审美功能,商品美是商品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统一,它渗透在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因此,研究商品美的本质以及商品美学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现实意义。一...  相似文献   

16.
康德美学中的纯粹美与伦理美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矛盾主要源自康德为了更加清晰地论证美的概念。真正的美并不应仅仅停留在概念上,而应当是真善美的统一,康德在"美的分析"部分所要肯定的是美应该更多的与理性概念和普遍有效性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审美教育,是指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观点和欣赏能力的教育,也是培养人具有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青年的成长和对青年的思想教育中,审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別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美的追求也越来越强。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要不断地提高思想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因此,审美教育在其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审美教育在青年思想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一,从审美教育的社会功能看(审美与社会)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正因如此,审美教育几乎是和  相似文献   

18.
祁嘉华 《理论导刊》2006,(9):112-114
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陕西古建筑的历史发展,我们不难发现陕西在中华建筑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不管是得山水而美的风水思想,还是以大为美的追求,或是营造意境之美的匠心,这些足以构成中华建筑美学思想核心的内容,都最早在陕西古建筑上萌芽和发展,并得到了长久的保存。我们完全有理由将陕西古建筑视为中华建筑美学思想的源头。  相似文献   

19.
依据体态语言学原理,探析了体态语言美的内涵、价值,体育教师体态语言的美学修养、审美教育,以及对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体育教师体态语言美,给学生以身心影响,从而更加激发学生对美的欣赏和塑造欲望,以期达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一、通过美育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马克思指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劳动创造了美,美以真和善为前提。美育以人类世代积累的审美经验向对象进行教育,其目的是使人们对美好事物已经产生的初步的、低级的知觉、感觉发展为艺术的、审美的形象思维,进而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美感的愉悦激发人们创造美的激情,进而逐步优化育人环境,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