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柏坡时期,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的历史要求,同时也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和实践发展的需要,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和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创新,为革命胜利后的任务作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2.
从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新发展的视角看,中国问题研究小组的成立是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指导方法发生积极变化的直接结果,也是共产国际的活动发生重要变化的具体反映。比较而言,在中国抗战形势研判、如何制止投降危险和加强中国抗战、如何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问题上,任弼时等人与莫尔德维诺夫的意见相同点少、分歧点多。中国问题研究小组的成立及其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自主性成长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同时也暴露出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主要症结。  相似文献   

3.
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即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长期探索、研究,包括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批判,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才真正解决,为夺取战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及共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资产阶级改  相似文献   

4.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成长壮大与当时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离不开世界各国爱好和平和进步力量的支持。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对外交往,争取国际上的进步力量和有识之士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推动建立国内和国际的反帝反封建统一战线,从而实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执政党的对外交往是新中国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  相似文献   

5.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尝试以统一战线思想处理政党关系,以政党合作代替政党竞争.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符合斗争需要和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的开端;"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源头,是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初步形态.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政党关系和探索中国政治文明道路的实践,促成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最终形成.1946年1月的政治协商会议因国民党蒋介石的背信而失败,但它为中国政治建设和政党合作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框架机制.1949年新政协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6.
正红色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中,形成了很多可歌可泣的红色精神。红色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形成于民主革命时期,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反对国民党一党训政制度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并在建国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进程中得到进一...  相似文献   

8.
正"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用史料和文物还原重大历史事件,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四个历史时期为时间线索,展示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建立新中国的革命历程……"近日,丰台区总工会党员干部走进首都博物馆,参观"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从革命先辈的高尚品格中传承红色记忆,提升个人素质,升华工作思维。这只是丰台区总工会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
简讯     
●日前,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弘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反映中国机械行业广大职工的精神风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  相似文献   

10.
儒家倡导的“恤幼”思想对中国古代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产生了深刻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立法大致经历了“文革”前的探索时期、“文革”后到20世纪末的恢复重建时期及进入21世纪后的快速发展时期三个阶段。2012年《刑事诉讼法》增设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专章,这无疑对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经过长期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一套与成年人有别,以“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为指引,以对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和再社会化为目标,侧重对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和程序分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系。  相似文献   

11.
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彼得·诺兰是英国剑桥大学发展学委员会主席,长期研究中国问题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出路。他在英刊《中国经济与商业研究》2005年第1期上发表了题为《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的文章,论述了中国目前面临的种种挑战,评论了几种关于中国发展方向的观点,认为中国只有探索自己的“第三条道路”,才能取得成功。全文主要内容如下。引言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历了其历史上最显著的经济增长时期。然而,中国也面临着深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大面积的贫困和快速增长的不平等;中国企业面临着来自全球商业革命的挑战;极度恶化的自然…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文化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并发展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有关文化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反映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的文化诉求,分别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理论。革命理论作为毛泽东文化的内在逻辑贯穿于其文化理论始终。  相似文献   

13.
法国共产党在法国第五共和国时期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是当代国际共运和国际政治中的重大问题。研究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法国共产党在第五共和国时期(1958—1992)不同阶段理论发展和实践活动的历史考察,全面探讨和总结法共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在科技革命发展形势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中共中央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和依靠人民群众坚持抗战的基本原则,及时制定了沦陷区、国民党统治区和抗日根据地的工人运动方针。1942年5月5日至9日,陕甘宁总工会召开边区公营工厂工会干部会议,以整风精神探讨公营工厂的性质和工人运动的性质。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对中国革命进行了深入的实践和思考,形成了系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其中,工会领域关于人民民主政权下工会工作方针的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人民民主政权下工会性质、地位、任务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具体道德生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不仅在选择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而且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方面具有显著的特征,最终使其在内容和精神实质方面也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这些不同方面的本质特征,使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史和人类伦理思想史的典范,代表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所需要的道德文明的深刻思索与不懈创造。  相似文献   

16.
李北方 《南风窗》2013,(26):27-29
今天的时代背景和革命时期不同了。我们有必要分析毛泽东的视野中群众路线的理论含义和历史实践,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思考群众路线应如何调整和完善,以此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杰出缔造者。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是由一批城市知识分子组成的,与工农的关系算不得紧密。党的气质的真正转变,始于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建立革命根据地并开展武装斗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建党伊始,党就开展了对外工作。90年来,党的对外工作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回顾历史、总结规律,对于不断开创党的对外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爱伦 《法制博览》2011,(18):19-19
这些年来,中国经济飞快发展,甚至超过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今天的辉煌几乎能和唐朝相媲美,唐朝时期,欧洲不过是一个泥泞的小村庄。我非常喜欢中国,自从我在16年前进了这个国门,就住在这里不走了。但让我忧心的是,中国的每个城市都看起来像深圳——中国城市的楷模。深圳大概是想模仿香港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都是伟大的反帝反封运动。辛亥革命成功了,也失败了,中国知识界的不少知识分子陷入烦恼之中。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显示出强大的组织力、战斗力,让苦苦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中国知识界感受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走出烦恼,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实现了人民立场的转向,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五四运动中的人民立场的转向,在那一代共产党人的革命生涯中留下了相当深刻的思想印记,成为人们理解党在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革命多个历史阶段中的方针政策的线索,成为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一把钥匙。中国共产党人是五四精神的最优秀的继承者,五四时期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人民立场的转向,持续影响着中国的政策导向和政治话语。  相似文献   

20.
斯大林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革命"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对"世界革命"理论有所创造和发展:一是认为世界革命包括一国革命,以一国革命为基础可以进一步推动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革命;二是认为十月革命后进入了革命的第三时期,也就是世界革命时期,因此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开端;三是世界革命的中心和策源地已经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欧洲主要发达国家转移到了苏联。其逻辑起点是"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开端和前提","保卫苏联"则成了其世界革命观的逻辑结果。以此为基础的世界革命理论既有扶持东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因将苏联利益与世界革命整体利益等同起来而不可避免地损害了与其他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关系,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