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将定量的乳汁加到滤纸上,干燥后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孕酮含量,进行奶牛的早孕诊断,从而简化了已往的采样方法,使这一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成为可能。但这种方法需要微量取液器,仍有不便之处。为了使其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本试验使用一定大小的滤纸片蘸取乳汁,自然干燥后进行P_4的RIA,以研究改进方法的可靠性和对奶牛进行早孕诊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牛白血病是以淋巴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肿瘤性疾病。我国江苏、上海等地区发现此病。作者为了明确牛白血病病毒的病源性,自1980年以来进行该病毒对绵羊感染及传代试验,应用临床诊断、血液学和血清学诊断确定为牛白血病病牛,或经电镜观察在淋巴细胞培养物中见有C型病毒的牛的病料,作为牛白血病病毒材料接种绵羊。经三年来的试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用不加血清的单层细胞培养增殖狂犬病病毒,并浓缩提纯病毒作为中和用抗原。在微量滴定板上建立了狂犬病毒血清中和ELISA法。用该法检测了40份经疫苗免疫绵羊的血清,并与小白鼠中和试验(MNT)进行了比较,结果,ELISA平均滴度为1:26.4,MNT平均滴度为1:25.5,两法滴度相关系数为0.912。该法可代替MNT进行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和狂犬病血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
蓝舌病是危害养羊业最严重的一种世界性传染病。其病原为蓝舌病病毒,属于呼肠弧病毒科环状病毒属。截止目前该病毒发现22个血清型。这种多型性对诊断和防制本病带来一定的困难。经过多年的研究,许多国家在本病的诊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多种血清学诊断方法研制成功,群特异性(group-specificity) 方法(琼脂扩散试验、改良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和型特异性(type—specificity)方法(中和试验、红血球凝集抑制试验等)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但上述方法中有时使用活的病毒,对无蓝舌病的国家是一种潜在性的危险。为此,开展了病毒免疫活性的灭活方法的研究。本文介绍了几种灭活方法对比实验内容,并研制成一种可供诊断用的灭活病毒,为制  相似文献   

5.
血清中和试验试管法是猪伪狂犬病血清学诊断的常规方法,而近几年来国外普遍使用微量血清中和试验的方法诊断本病。为了适应我国口岸大批量进口猪的伪狂犬病血清学检疫的需要,作者结合目前的条件而设计出该病的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方法。 (一)材料与方法 1.细胞培养:IB-RS_2细胞于8.5×4.6厘米瓶内长成单层后,取EDTA液消化细胞。并按1:4稀释细胞,用1毫升吸管以1毫升量将细胞悬液分装于青霉素瓶内,以作血清中和试验试管法时用。取上述消化的细胞按1:5稀释后,用0.2毫升的微量液体取样器将细胞悬  相似文献   

6.
用琼脂扩散试验检测滤纸片血样中小鹅瘟抗体田晋红(四川畜牧兽医学院荣昌632460)近年来,国内外运用滤纸吸取血样进行某些疫病的抗体检查,这种方法不需要分离血清,且采血方便、操作简单、易于运送和保存。本试验利用琼脂扩散试验(AGP)检测滤纸片血样中的小...  相似文献   

7.
诊断传染性牛鼻气管炎(IBR),现已研究出病毒中和试验、免疫扩散试验和酶疫联免吸附试验等方法。目前国内检查IBR以病毒中和试验为推荐方法,但因病毒中和试验本身具有费时、费钱的缺点,所以最近几年国内外为了寻求一种准确、快速、经济的IBR诊断方法,学者们研究探讨了间接血凝试验(IHA)。为了适应我国对该病进行大量普查的需要,我们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研究制造出便于运输,容易保存的IBR间接血凝诊断液。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快速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血清学方法,本研究以原核表达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AH2012株N蛋白为包被抗原,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一种快速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利用该ELISA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血清时为阳性,而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口蹄疫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的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55%;该方法与中和试验检测结果总符合率为88.75%。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诊断、流行病监测以及疫苗研发时抗体水平的检测,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一种有效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9.
马媾疫锥虫病在我国呈地方性流行,对种马危害严重。但不论采用临床诊断、显微镜检查或动物接种试验,都不易确诊。虽然在血清学检查方面补体结合反应具有明显的特异性,但操作复杂,费时费力。近年来应用微量间接血凝试验(MIHA)进行诊断已见有报告。本试验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检测家兔人工感染马媾疫锥虫(Trypanosomaequiperdum)血清抗体,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目前国内尚未见有报道。  相似文献   

10.
猪细小病毒(PPV)是引起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之一。该病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猪群中,主要表现为胚胎和胎儿感染和死亡,而母体通常缺乏临床症状。1988年我们通过血清学试验证实了北京地区猪细小病毒感染的存在,随后分离到2株病毒,对其中1株做了理化特性鉴定,证明为猪细小病毒。为了进一步了解猪细小病毒的危害情况,我们在北京地区进行了血清学及15个阳性猪场繁殖障碍情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把在实验兔弓形体病诊断上取得较好结果的滤纸干血滴供检的间接血凝试验法用于猪弓形体病的诊断。首先对实验感染猪弓形体抗体的出现情况进行了观察,进而对流行地区猪弓形体抗体作了检测,前后采自流行地区的753份样品中,阳性200份,阳性率26.56%。从而肯定了滤纸干血滴供检的间接血凝试验法在猪弓形体病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上的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奶牛白血病是由牛白血病病毒(Bovine Leukemiavirus BLV)引起的以淋巴细胞恶性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疾病。琼脂扩散试验(ID)是其特异性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为当前国内外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纯化的重组赤羽病病毒核衣壳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建立了检测牛血清特异性核衣壳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初步组装成便于现地使用的试剂盒。经对试验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抗原包被量为每孔1μg(100μL),样品稀释度为1∶100,兔抗牛IgG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稀释度为1∶8 000。经特异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证明该方法特异性高、重复性好。应用初步研制的间接ELISA试剂盒和微量中和试验法分别对云南省的89份、内蒙古的100份牛血清样本进行了检测,以中和试验为参照,经统计学处理,得出检测临界值分别为0.411和0.303,2种方法的符合率分别为72.7%(56/77)和91.4%(85/93)。试剂盒在37℃保存3 d,对敏感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猪水泡病病毒与科赛奇B_5病毒在血清学上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依据中和试验和免疫扩散试验能将这两种病毒区分开来。应用上述试验,证明了帕布莱依特动物病毒研究所从事猪水泡病试验的四个人员所患的科赛奇样疾病是由猪水泡病病毒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应用石蜡切片、超薄切片、电镜超微结构观察、血清学等技术,对IBD人工发病鸡的法氏囊病变进行了动态观察,揭示了IBD病毒可使鸡群对各种疫苗接种免疫效果降低,并对其他疫病易感性增高的机理,提示用高免抗体被动免疫治疗本病效果优于疫苗紧急接种。此外明确了琼脂扩散试验(AGP)检测病鸡法氏囊内IBD病毒抗原方法可用于IBD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室曾研究报道了应用HRP-SPA-ELISA检测猪瘟病毒抗体的方法[见曾医大学学报7(4),391~396,1987],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索适于基层兽医单位推广应用的血清学手段,建立了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检测猪瘟病毒抗体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与兔体中和试验及HRP-SPA-EIISA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兔出血症(RHD)病毒 难于适应组织细胞培养,因此 对该病毒需经兔体传代,取死 亡兔的肝脏或脾脏组织保存病毒。近年来发现,兔出血症病毒在低温条件下可存活较长时间。但对于该病毒的确切的保存时间还未见报道。本人对本课题组分离保存的及向有关单位索取保存的不同来源、不同保存时间的毒株,进行血凝抑制价的测定、免疫电镜观察及动物接种试验,掌握兔出血症病毒在保存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为该病毒的保存与传代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将鹅细小病毒EP22株VP3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B中,酶切鉴定及测序筛选出阳性重组转座载体pFastBac-VP3,转化至含有杆状病毒穿梭载体Bacmid的DH10Bac感受态细胞,构建杆状病毒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转座子rBacmid-VP3,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到含鹅细小病毒VP3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rBV-VP3。经SDS-PAGE、Western-blot以及免疫组化试验证实,VP3基因在Sf9细胞中成功表达。利用表达的VP3蛋白建立VP3-ELISA血清学检测方法并对130份鹅血清样品进行检测,以中和试验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VP3-ELISA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6.2%,并且VP3-ELISA与其他鹅病阳性血清间不出现交叉反应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VP3-ELISA是一种特异的、灵敏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采用解剖学、组织学(AE)、组织化学(ANAE,RNA)、免疫组织化学(BAS)、电镜技术和血清学检验方法对28日龄雏鸡人工感染IBDV-J_1-C_7F_5强毒株后不同时期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反应、病毒抗原组织定位和病毒消长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IBDV经口感染后可经血液和粘膜上皮侵入法氏囊,病毒在体内运行有两次病毒血症过程。IBDV主要致法氏囊淋巴组织的坏死和萎缩,受损的法氏囊具有可复性。在IBD的抗损伤反应中,体液免疫和巨噬细胞起主要作用,细胞免疫作用不明显。生物素—亲和素酶标染色法应用于IBDV抗原组织定位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该法可用于早期对IBD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PL )的病原是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LV),系细小病毒成员,又称为猫细小病毒(FPV)。本病在我国,据报道(张振兴等,1984)已成为当前最严重的猫病之一,本病可用血凝(HA)试验检测病猪粪便中的病毒而作出诊断。然而,应用新鲜猪红细胞作HA试验存在着不易长时间保存,不同个体的红细胞间有差异,以及有些个体的红细胞存在自凝现象等缺点。所以,我们进行了醛化猪红细胞的HA试验,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