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按照中央要求,全面排查党组织软弱涣散村、贫困村和民族地区的村,确保"第一书记"应派尽派,到人到岗,实现全覆盖。5月9日,贵州省部署安排精准选派村"第一书记",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今年,贵州在组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时,明确要求驻村工作组组长担任所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目前,已有8580名组长担任"第一书记"。建强基层组织是村"第一书记"的重要职责任务。坚持把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作为首要任务,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2.
<正>新时期各地扎实推进"第一书记"工作,重点针对软弱涣散村、贫困山区、偏远乡镇等,选派能力强、素质高的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发挥带动作用,帮助整顿转化、脱贫致富。"第一书记"担负着组织重托、民生使命,关键要当好"三员"。要抓班子、带队伍,当好"领航员"。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软弱涣散村,往往班子不团结,党组织战斗力弱,优秀村干部不足。要采取"望、闻、问、切"  相似文献   

3.
陈松  文叶飞 《当代贵州》2017,(48):52-53
正德江县向深度贫困发起总攻,聚焦"两委一队三个人",即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精准配强驻村工作力量,为脱贫攻坚提供组织保障。今年8月以来,德江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贵州省、铜仁市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推进大会精神,聚焦"两委一队三个人",即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省委组织部、省农委、省扶贫办联合下发《关于做好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对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深入推进同步小康驻村以及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按照中央要求,我省全面排查党组织软弱涣散村、贫困村和民族地区的村,确保"第一书记"应派尽派,到人到岗,实现全覆盖。"第一书记"任期为1至3年,由县(市、区)党委组织部、乡镇党委和派出单位  相似文献   

5.
<正>大方县通过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走出了一条"城市支持农村、机关帮扶基层、强干带领弱村"的特色之路,实现了惠及基层民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强化年轻干部培养锻炼的共赢。雨冲乡金星村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流转土地225亩建成"聚金缘家庭农场"。该农场正式投产后,每亩可产葡萄4500斤以上,届时可带动周围群众人均年增收7500元以上;理化乡长春村在"第一书记"方光显的带领下,村集体经济由原来的"空壳村"变为"丰满村"。这两个贫困村  相似文献   

6.
正向软弱涣散村、贫困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方正县委严格按照上级党委关于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的部署要求,从全县科级后备干部中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既促进了"三农"工作的发展,又为青年干部的成长探索出一条新路径。如何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我认为应该向四个"工作相关方"提出更严格的要求。"第一书记"要珍惜锻炼机会,提  相似文献   

7.
"第一书记"如何把"想法"变成"办法",把"后进村"变成"后劲村",做好扶贫攻坚工作至关重要。"第一书记"要做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绿叶",为农村发展提供不竭能量。以往扶贫工作普遍采取派出单位提供资金、政策支持的模式,村民容易把帮扶干部当  相似文献   

8.
王玉进 《江淮》2012,(2):33
近年来,为顺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各级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这是培养锻炼干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探索。那么,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如何履职尽责呢?笔者认为,应做到"六要"。一要端正态度转角色。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应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明确职责,突出重点,把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强化村级组织等作为第一要务,认真当学生,不当"钦差大臣",当主人,不当客人。  相似文献   

9.
正从2015年8月末开始,大连金州新区选派12名第一书记到村任职。新区党工委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后进村、难点村的转化工作,着力发挥好第一书记的作用,使其成为村级党建创新发展的"领头雁"。夯实"着力点",建立工作运行机制。金州新区统一建立了第一书记工作群,便于沟通联系、指导、汇报和交流工作。统一印制了"民情日记",要求第一书记做好日常记录。统一印发了《第一书记学习工作手册》,收录了上级相关文件、重要会议领导讲话等。实施"周  相似文献   

10.
《江淮》2008,(2)
一位乡党委书记在谈到选派干部工作时说道:"第一书记不是仅仅写在纸上的,要真正成为第一书记确实要付出很多。"他的话耐人寻味,更值得选派干部深思。选派干部挂职到村任第一书记,顾名思义,他就是村"两委"班子的班长,全村的"领头雁",这既有组织上的信任,又有村干部的期盼,更有广大老百姓的期望,各方面对  相似文献   

11.
<正>为着力解决选派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农村工作经验缺乏、做群众工作能力不足等问题,织金县将"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教育培训纳入村干部培训计划,定期对该县选派的413名村"第一书记"和县直及以上驻村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履职尽责能力,引导他们在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和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选派"第一书记"到贫困村抓党建促脱贫,是推动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是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创新实践。2012年以来,山东省从省直单位连续选派三批"第一书记"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创新实践。2012年以来,山东省从省直单位连续选派三批"第一书记"到村任职。4月16日至22日,山东省直第三批"第一书记"培训班在临沂举行,共有587名"第一4名"第一书记"参加了培训,现编发部分"第一书记"的体会文章,以供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以来,贵州省织金县在选派村"第一书记"工作中,注重从"选""育""管""留""用"等方面入手,突出在"精准"两字上做文章,确保"第一书记"真正选得准、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有力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选人精准,让工作更务实了织金县在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上,坚持按需选人和按质选人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虑选派单位特点和工作优势、选派对象能力素质和专业特长与派驻村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正>沂南县编办驻依汶镇王家庄子村"第一书记"工作组到村任职两年,先后修建两座桥、引进两个厂、硬化两段路,该村的集体收入实现了从空白到每年增加20万元纯收入。两年来,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让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圆满完成了驻村任职工作。2012年7月9日凌晨5点,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还在睡梦中的驻依汶镇王家庄子村"第一书记"惊醒。"张书记不好了,我们村的回龙河发洪水,  相似文献   

15.
正草河口镇茳草村地处大山深处,是本溪满族自治县最南端的小山村,曾是省级贫困村。4年前,村集体负债100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6000元;村子成了"烂摊子村",村党组织成了全镇"后进党支部"。2015年年底,我来到茳草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的头两个月,我走遍了所有村屯,走访了贫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全国上下都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第一书记与贫困户上下一心,立志打好脱贫攻坚战,是脱贫攻坚的"领路人",贫困户是脱贫攻坚"受益人"。第一书记来自机关,经济条件更优越,生活水平更优厚,而贫困户却身处边远的农村,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落后,所以第一书记和贫困户站的角度不同,看问题的想法也就完全不同。因此,脱贫攻坚更需要第一书记"换位思考"。第一书记要身临其境,当好"身边人"。为加快贫困村脱贫的步伐,各地都选派了第一书记到村任职,他们就是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同步小康以及基层党组织建设,山西省委组织部于2015年部署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助力扶贫,具体表现为:着力建强基层组织、着力维护和谐稳定、着力推动精准扶贫、着力为民办事服务、着力提升治理水平。如何发挥"第一书记"在乡村治理中作用的最大化,如何协调"第一书记"与村"两委"班子的关系,明确各自责任?如何更加有效的参与基层党建,构建什么样的全新乡村治理格局?是当下新时期"第一书记"进入基层组织后,带给我们的关于乡村治理新模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8月底,我省下派1.5万多名"第一书记"奔赴农村脱贫攻坚一线,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他们以村为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主心骨"。为了给广大"第一书记"一个吐露心声、交流学习的空间,也给群众一个近距离了解"第一书记"的渠道,2016年1月1日—4月30日,四川党建网推出了面向全省的"‘第一书记’的心里话"大型投票评选活动。3月,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全媒体中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3月20日,作为省金融办派驻的第二批"第一书记",我正式入驻聊城市东阿县鱼山镇范坡村,开始了在鲁中南偏僻农村为期一年的"第一书记"生涯。回首过往,总结经验,体会良多。有日驾车时突现灵感,觉得"第一书记"工作与开车好有一比:开车有快有慢,有喜有忧,有坦途亦有波折;"第一书记"就像驾驶了一辆奔跑在小康之路上的大车,其情状大体也是如此。"第一书记"要"懂行"。如开车一般,先要熟悉交通法规、路标路况,再要对车辆性能进行研究,最后还要有驾驶经验,方能出色完成驾驶任务,"第一书记"要做好农村工作,必须对村情村况做到了然于胸,对农  相似文献   

20.
正驻村以来,苏远清积极为伞水村找项目、改村容,为村民谋福利、解难题,一件件实事、好事办在群众心坎上。连日来,绥阳县一位驻村"第一书记"的帮扶事迹先后被中组部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平台、人民网贵州频道、新华网、《经济日报》等争先报道。他就是绥阳县供电局市场营销部职工,现派驻郑场镇伞水村的"第一书记"苏远清。不留遗憾回到最初"出发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