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几年涌入中国的热钱大量增加,然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热钱的大量涌入也许是下一轮大规模资本外逃的序幕,而货币错配引起的大量资本突然外逃,是近几年持续发生的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利用1986-2005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货币错配与资本外逃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货币错配与资本外逃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国的货币错配促进了资本外逃,是资本外逃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际投资总头寸及对外净资产增加与我国经济规模、人均收入、贸易开放度、经济冲击以及资本控制程度呈显著相关性,彰显了大国的国际投资地位,但这种国际投资地位的获得与我国经济失衡、宏观经济稳定性受到冲击以及对外资产负债的结构性风险互为因果。为此必须完善国际投资政策,改善国际投资结构,防范货币错配风险与资本流动风险。  相似文献   

3.
垄断资本走向全球化阶段后便逐步孕育了国际货币权力,国际货币权力是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历史产物.进入新世纪以来,欧元崛起和人民币国际化使美元全球性货币权力难以为继,争夺国际货币权力成为近年来地缘政治冲突的主要原因.美元、欧元和人民币这三大货币权力板块之间的两条夹缝成为地缘政治冲突的重灾区,国际货币权力的走向成为未来地缘政治冲突乃至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转型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4.
货币资本存在三种形式,即处于生产过程中的货币资本、借贷货币资本和"虚拟的货币资本",三者在循环与积累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融合。但是,货币资本在后两种形式上的积累具有脱离现实生产过程、不断自我膨胀的潜在特性,20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发展放大了这一特性,使得它们的积累规模远远超出现实资本积累的承受能力,并最终引发经济危机。因此,现代经济危机的实质是货币资本在三种形式上的错配而导致的生产与金融的断裂。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的货币供应量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可控性差 ,这既有目标本身设计的原因 ,又有目标实施外部环境的原因。为此 ,可采取扩大货币供应量目标的浮动范围等六方面措施  相似文献   

6.
货币犯罪是一种严重破坏货币管理秩序的行为,同时又是金融犯罪中发案率相当高的一类犯罪。对于妨害货币管理秩序的行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刑事立法均将其规定为犯罪,本文旨在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刑法关于货币犯罪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与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研究了在货币犯罪的罪名设置、立法方式、犯罪对象、主观要件及惩罚体系上所存在的差异,分析原因,从而为我国货币犯罪刑事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与区域资源错配程度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7~2018年的面板数据,引入知识技术溢出效应、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共同集聚水平作为调节变量,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不同集聚模式影响区域资源错配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层级分工专业化集聚水平上升会缓解区域资源错配程度,多样化集聚会加剧城市之间资源错配程度,知识技术溢出效应能显著强化改善效应、削弱负面影响,产业共同集聚水平提升在多样化集聚下会进一步加剧区域资源错配。最后,提出以层级分工专业化集聚为主引导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环境、依据市场化水平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错位集聚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数次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胀的直接诱因是不兑换货币的过量发行,而其背后则是深层的制度性缺陷。金银本位的废止以及缺乏制约的货币发行权的存在,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即便恢复金本位存在困难,面对通胀,制定一部严格的货币宪法,对货币发行行为加以规范仍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近期物价上涨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货膨胀压力在进一步加大。本文选用了2007年-2010年的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供应量M0、M1、M2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研究,验证近期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具体关系。综合运用协整分析、因果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来揭示我国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长期均衡及短期波动关系,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M1、M2变化是通货膨胀率变化的重要原因。通过调整M1、M2,能够有效控制物价水平的上涨。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基于外部性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又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结果。外部性、产业集群从聚集生产要素与产业方面共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利率市场化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经营面临资产重新定价的问题,要加强资金头寸管理和利率缺口管理,进一步规范金融同业竞争秩序。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主要是建立高效的现代利率管理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本外币存贷款定价机制,加大中间业务和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建立完善的利率风险内控机制,积极推行资产证券化业务。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比了虚拟货币与法定数字货币的概念特征和差异,剖析虚拟货币所蕴含的洗钱犯罪风险,结合司法实践的案例,将虚拟货币洗钱类型化为两种模式,并详细剖析"有第三方共同参与进行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责任归属;结合《民法典》对虚拟财产的承认以及《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洗钱犯罪的修改,提出应该辩证看待虚拟货币的利弊长短,在学习借鉴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经验的基础上,呼吁出台"网络虚拟货币监管条例",对虚拟货币的法律属性予以明确,提升对金融科技的监管水平,遏制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假币犯罪,是指以假货币为犯罪对象,严重妨害国家货币管理制度,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近年来,我国假币犯罪呈高发态势,主要有以下特点:涉及的面额、币种多样;犯罪活动日趋专业化、团伙化;流动性增强,犯罪地域不断扩大;仿制水平越来越高,不易识别。侦查应重点围绕其中容易产生的暴露点进行,通过鉴定;查堵贩卖假币各环节,追踪假币源头;深入特种行业寻找线索;加强侦查协作等途径实施。应从加大反假币宣传,广泛发动群众;建立反假币专业警察队伍,加大假币案件的预防查处力度;加强特种行业管理,提高假币的一线堵截能力等方成开展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4.
对于使用假币的行为 ,各国刑法大多规定为犯罪。对于本罪的构成要件 ,中外刑法除对主体要件认识一致外 ,对于该罪其他要件的规定 ,则存在着一定差异。在侵害法益上 ,外国刑法普遍认为是公共信用 ,笔者认为是国家对货币的流通管理制度。在犯罪对象上 ,外国认为是伪造、变造的硬币、纸币或银行券 ,我国认为是伪造的货币 ,不包括变造的货币。在客观要件上 ,中外刑法均认为是将假币冒充真币投入流通领域 ,但我国还有数额较大的程度要求。在主观要件上 ,中外刑法均认为是出于故意 ,笔者认为还须具有“使用”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前通说认为,使用假币是指将假币作为真货币置于流通的行为。但在具体案件中,这类行为往往与盗窃、诈骗行为相似,以致适用罪名发生困难。文章指出:在ATM机上存入假币换取真币的行为,应当构成使用假币罪;采用掉包的手段以假币换取真币的行为,应当构成盗窃罪;以假币购买古董的行为,应当构成使用假币罪。  相似文献   

16.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直接原因是美国住房市场降温、货币政策调整、金融衍生产品过度创新、信用过度膨胀、金融监管放松等因素造成的结果:次贷危机对美国及全球金融和实体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经济出现衰退。分析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对我们了解和认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经济现状、矛盾及发展变化规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外汇储备增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0月,我国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外汇储备增加将引起外汇占款增加,人民币供给量增多,从而引发通货膨胀现象。分析外汇储备激增导致通货膨胀产生的传导机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对解决我国现阶段出现的通货膨胀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审理有关国际贸易的损害赔偿案件中,法院面临选择何种货币形式判予损害赔偿金的现实问题。以不同的货币形式判决对当事人的实际利益将可能产生较大影响。法院不能随意地选择本国货币或外国货币进行判决,而是选择能够完全赔偿受损害方的货币进行判决。不管选择何种货币判决,法院都须确定不同货币间的兑换时间标准:违约之日、裁决之日或支付之日。由于任何单一的兑换日标准不可能在所有案件中得出公正合理的结果,法院应该采用综合性的兑换日标准。在确定兑换时间标准后,如果在同一兑换日存在多种版本的汇率,法院还面临选择何种版本汇率的问题。为了尊重权威和避免争议,法院应尽可能使用本国的官方汇率。  相似文献   

19.
改革汇率制度的可行方案是允许人民币汇率在一定区间内波动,而国家卖出外汇的汇率仍锁定在现有水平.汇率制度改革后,其他相关制度也应进行必要调整.该方案可以化解升值预期引起的风险,避免国际游资对我国经济的重大冲击,增强调控汇率的主动权,实现外汇风险的分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