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批判继承,始终把它作为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一、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继承与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作为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2.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自觉承担复兴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变革社会的同时也促进了传统的转型,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文化的面貌。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文化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会议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它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决议》中,继承发展传统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继承者,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以党不同时代的领导集体为标准,阐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思想主要渊源于马克思主义,同时与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有着渊承关系。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思想发展主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马克思主义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世纪之交能否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江泽民总书记立足于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战略高度,深刻地阐述了建设先进文化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他不但科学地概括了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民族文化精华,而且立足于文化创新俱进,推进了民族优秀道德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完美结合,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1978至1992年,是中国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领域尤其在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也发生了重大转变。"文革"结束后,中共首先加强对典籍文物等传统文化物态载体的保护;继而以"半介入"方式关注学界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问题的讨论;最后在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形势下,突出传统文化的民族属性和意义。这个转变,实质是中共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民族国家关系重新认识和定位的过程。这个认识转变尤其是对文化"民族"属性的发现和强调,为此后中共对待传统文化确立了基本认识路径。而影响这个转变的最重要因素,是该时期面临的反封建与反自由化的双重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7.
王梅琳  张英魁 《探索》2020,(1):166-177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传统文化二者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人还是研究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及其研究也一直在进行,因而也留下了丰富的研究文献。从近百年学术史的考察来看,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文献可以在总体上归纳为三大进路:一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视阈,着重探讨中国共产党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政策与行为;二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视阈,兴起于改革开放之后,注重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作用于中国共产党的理念、制度与行为;三是以二者互动关系为主体视阈,兴起于党的十八大以后,着力研究中国共产党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关系。三种研究进路具有相继承接的历时性,也具有主次分明的共时性,共同表现了追求中华文明复兴的自觉意识。展望未来的研究,建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传统文化百年关系研究的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厘清二者百年关系演变的内在逻辑与历史经验,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可能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曹应旺 《前线》2023,(3):4-8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确立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确立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传承“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对理论、实际和文化三者关系认识的探索,为提出“两个结合”奠定了重要基础。从“一个结合”到明确提出“两个结合”,是对理论、实际和文化三者关系认识的升华,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深化,是对传统与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认识的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相似文献   

9.
研究中国共产党与文化关系的四个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志敏 《新视野》2003,(3):35-36
可以从四个角度研究中国共产党与文化的关系:其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传统文化;其二,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中国文化;其三,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思想理论政策及其实践;其四,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田子渝 《学习月刊》2012,(12):90-91
中南民族大学李资源教授等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由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优秀成果之一,代表了我国民族学、中共党史研究当前的前沿水平,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学的最新学术创造力,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理论价值与建设中国特色民族文化建设的参考价值。第一,该书全方位描述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历史,填补了中共党史研究与我国民族文化学研究领域的空白。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