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经在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学习的中国自费留学生陈先生的联系,我们访问了位于耶路撒冷与特拉维夫之间的名叫纳哈雄的“基布兹”。陈先生的夫人和一个6岁的男孩就生活在那里。  相似文献   

2.
耶路撒冷专电 近两个月来,一桩关于任命总检察长问题的政治腐败丑闻冲击着以色列政坛,由于此案牵连到总理和司法部长等高级政府官员,因此有人戏称之为以色列的“水门事件”。现在人们所关注的是,这起丑闻是否会导致政府垮台、从而戏剧性地改变以色列的政治格局、乃至中东和平局势? “巴龙丑闻”指因受贿案而面临审判的沙斯党主席德里为了给自己开脱罪责而与原耶路撒冷的一位名叫罗尼·巴龙的律师达成交易:德里同意利用沙斯党在政府内部的影响帮助巴龙当上总检察长,巴龙答应事成后给德里网开一面以作报答。总检察长是以色列最高司法长官,有权于预任何司法案件并监督政府决策。  相似文献   

3.
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而巴以冲突的焦点则是耶路撒冷问题。耶路撒冷既是影响巴以最终地位谈判的关键,更是影响中东地区和平进程的关键。解决耶路撒冷问题必须尊重历史,充分发挥联合国在解决国际热点问题上的调解作用。  相似文献   

4.
谢海云 《侨园》2007,(2):30-31
因为拥有储量惊人的石油、天然气,丰富的贵重矿石资源,极具经济价值的咖啡豆与棕榈……有人说,非洲是一片“沉睡的金土地”。但由于目前非洲仍然很贫困,较差的医疗条件导致疟疾、阿来巴痢疾等各种疾病横行,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烦恼。一位名叫杨莉的山东女性,从当地人“看病难”的问题中发现商机,她冒着极大风险在苏丹首都开了第一家中国私人医院,不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受到该国总统和卫生部的赞誉,还赢得了1000多万元的惊人财富!  相似文献   

5.
耶路撒冷专电 耶路撒冷问题是阿拉伯一以色列冲突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如果说不是绝对不能解决的话。耶路撒冷问题指的是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也就是主权和归属问题。鉴于耶城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解决这一问题牵涉历史、宗教、政治诸多因素,以色列政府和巴解组织在1993年签署奥斯陆和平协议时,决定将耶城问题连同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最后边界等棘手问题一起,留待双方最后阶段谈判解决,此前双方恪守不单方面改变现状。 但是,由于以色列政府决定在东耶路撒冷的哈尔霍马修建新的犹太人定居点,破坏耶路撒冷现状,使阿以关系陷入新的危机,耶路撒冷问题也再次成为国际上观注的焦点。 耶路撒冷位于约旦河西岸,是一座山城。干旱是这里的一大特点,起伏不平的山丘上不长树木,只有石头,所以,耶路撒冷城没有砖木结构的房子,全是石头盖成,近年植树有些成绩,山上便有了斑斑驳驳的绿色。城市面积176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5万;全城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东耶路撒冷又称老城,历史古迹和宗教胜地  相似文献   

6.
耶路撒冷专电今年8月初,以色列环境部长约西·萨利德同巴解高级官员在开罗秘密会谈的消息走露,当地舆论哗然。时隔不足一月,外长西蒙·佩雷斯又同巴解官员在挪威会晤,并就加沙和杰里科首先实行自治达成妥协。这以后以巴官员继续秘密接触,探讨相互承认的问题。最后,双方于9月13日  相似文献   

7.
凡到过耶路撒冷的游客,都会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神秘和苦难留下难忘的印象。 耶路撒冷位于约旦河西岸犹地亚山巅。根据联合国1947年决议,定耶路撒冷为国际城市,但在1948年和1967年两次阿以战争中,东西两城先后被以色列占领至今。 耶城是世界上集三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圣地于一身的唯一城市。老城位于东城,它是三教圣迹的荟萃地,现在居住者约10万名巴勒斯坦人、犹太人和基督徒。约40米高的城墙把老城团团围住。城墙是400年前土耳其苏丹苏莱曼时代重建的。34座  相似文献   

8.
耶路撒冷专电7月29日凌晨5点30分,约翰·德米扬尤克被监狱看守叫醒,匆匆更衣和用毕早点,被押进一辆高级防弹轿车。在数十名武装警察的护卫下,来到耶路撒冷西区最高法院乳白色的建筑群。……最高法院判决对德米扬尤克来说,这天实在是太重要了。是上绞架,还是重获  相似文献   

9.
王行娟 《各界》2011,(3):19-20
贺子珍的乳名叫“桂圆”,“贺自珍”这个名字是上学以后贺子珍给自己取的学名,取“善自珍重”的意思。她同毛泽东结婚以后,曾经请他为自己另取个名字。毛泽东说:“不必了,  相似文献   

10.
洗手的市场     
姚奕 《瞭望》2004,(34)
日前和朋友一同去北京近郊游玩,路经一个很小的景点,名叫“鱼谷洞”,它是以每年谷雨时分会由洞中的地下暗河流出上千斤鱼而得名的。我们很快就从洞中转了一圈,从原路返回,刚刚要上到地面的时候,几个当地妇女堵在洞口,每个人都端了一盆水,极其热情地用当地方言招呼我们洗手。走在最前面的几个人糊里糊  相似文献   

11.
耶路撒冷专电 经过7个月的间歇,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从2月25日到3月4日连续在耶路撒冷、阿什凯隆和特拉维夫制造自杀爆炸事件,共有57人丧生,约200人受伤。这次恐怖袭击浪潮,在以色列国内造成严重政治危机,并为巴以和平进程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2月25日星期天早晨6时45分,哈马斯武装分子身负10到20公斤炸药,在耶路撒冷市区雅法路18路公共汽车上引爆,25人被炸死,50多人受伤;  相似文献   

12.
三国魏文帝时,有个名叫田豫的官员,在北方边境地区做官.当时鲜卑族部落首领素利等人经常来田豫处作客,常常以牛马作为礼物赠送予他,每次田豫都将礼物悉数交公.素利以为,先前带的牛马之类礼物太显眼,田豫不便接收,后便改送金子.一次素利秘密带了许多金子,并要求田豫让左右人员回避一下.  相似文献   

13.
国际要闻     
《瞭望》1996,(12)
以色列特拉维夫市发生爆炸事件 在耶路撒冷3月3日发生严重的汽车炸弹爆炸事件后,以色列特拉维夫市中心4日又发生一起炸弹爆炸事件,造成至少12人死亡,60多人受伤。自2月25日至3月4日连续在耶路撒冷、阿什克伦和特拉维夫发生了4起针对以色列人的自杀性爆炸事件和一起汽车撞人事件,造成57人死亡,近200人受伤。巴勒斯坦激进组织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称对爆炸事件负责。哈马斯制造的爆炸事件受到各国政府和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  相似文献   

14.
达洲 《瞭望》1990,(13)
到过以色列的人,都不难发现,无论是在耶路撒冷、特拉维夫这样的大城市,还是在边远的定居点,住宅的房顶上多半都装有太阳能采集器。据以色列友  相似文献   

15.
正耶稣墓,又称"圣墓",坐落于耶路撒冷老城圣墓教堂之内。墓内最重要的遗物是一块耶稣停尸石。最近,耶稣墓已经被考古人员打开,沉睡数百年的停尸石重见天日。该石头系耶稣本人被钉十字架后,遗体从十字架上转移到山洞内这块被用作"殡年,第一个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派遣其母海伦娜为代表前往耶路撒冷,确认了耶稣最后埋葬地的确切位置。君士坦丁皇帝在埋葬耶稣的山洞之上建造  相似文献   

16.
耶路撒冷专电 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与以色列总理佩雷斯最近会谈后在耶路撒冷宣布:以色列和叙利亚定于1995年12月27日,在美国恢复两国间的和平谈判。这使以叙间中断了长达半年之久的和谈得以重新开始,为以叙两国最终达成和平协议,从而结束中东地区旷日持久的阿以冲突,实现公正、持久和全面的和平带来了希望。 克里斯托弗透露;以叙代表12月27日开始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的一个“私人”地点,进行为期3天的谈判,随后,双方代表返回国内,向各自的政府汇报谈判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党周  张进林 《侨园》2002,(3):40-41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孕育了我国最著名的三大江河——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青海高原出现了持续性干旱天气,尤其是在黄河源头地区,连续多年的干旱正在带来一场严重的生态危机:天然草原加速退化、沙化,湖泊河流干枯萎缩,越来越多的牧民群众已无法在当地正常放牧,迫不得已背井离乡过起“乞牧”生活,沦落成为大草原上的“生态难民”。两年前,记者曾到黄河源头地区采访,首次了解并接触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状况和出现“生态难民”的情况。去年秋末,当记者再次来到黄河源头地区时,看到这里的草原生态仍在加剧恶化,“生态难民”的数量正在急剧增加。采访期间,我们走访了黄河源头干流流经的玛多、达日等县,所到之处,当地干部群众无不对草原生态的急速恶化心存恐慌,明显透露出不安和失望的情绪,有的甚至已对今后的生产生活失去了信心。  相似文献   

18.
耶路撒冷专电 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7月1日返回加沙,从而结束27年的流亡生活,并开始踏上建设巴勒斯坦家园和为进一步恢复巴勒斯坦民族权利而奋斗的新的征程。 阿拉法特又名阿布·奥马尔,1929年8月24日出生在耶路撒冷,1948年参加第一次阿以战争,1949年停战协议签订后,举家移居加沙。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加沙等地沦陷。阿拉法特被迫离开家园,在国外从事武装斗争。 阿拉法特是在当天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会晤后并在穆巴拉克的陪同下来到埃及边境的。在开罗,有记者问他重归故里是否有点紧张,阿拉法特激动地回答:“不。我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19.
耶路撒冷专电 10月19日晨,以色列最大的城市特拉维夫上空阳光普照。地处市中心的迪森高夫大街如往常一般车水马龙,迪森高夫商业中心更是门庭若市。 8点45分,一辆满载乘客的公共汽车朝迪森高夫商业中心缓缓驶近。就在这一刹那,只听得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公共汽车被炸成了几段,伴着滚滚黑烟,汽车碎片冲上了几十米的高空,紧接着传来的是惊慌失措的幸存者的哭喊、尖叫。待人们意识到这是又一起汽车爆炸事件时,眼前的情景巳惨不忍睹:身上、脸上淌满鲜血的乘客夺路狂奔,洒满鲜血的街面上到处是断臂、断腿及无头无四肢的尸体,刚才还是繁华喧闹的大街笼罩在一片血腥的恐怖之中。爆炸中,许多路人也被汽车残片击伤。一位名叫阿维·科恩的中年人回忆说,爆炸的那一刻,自己好象被弹向空中,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浙西南J市N地为例 ,采用访谈法 ,以资源为切入点 ,以当地农村青年的外流为依托 ,对当地农村青年的“回流”现象进行了描述、分析。其中针对N地农村青年的“回流”现象 ,笔者提出寻找经济增长点 ,大力开发本地资源是东南沿海过渡地段吸收当地农村青年“回流”的现实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