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劳合社委员会批准公布 )“无效果——无报酬”1.救助人名称 :(以下简称“救助人”)2 .救助财产船舶 :及其货物、运费、燃料、物料和任何其他财产 ,但不包括旅客、船长或船员的个人物品或行李 (以下简称“财产”)3.约定的安全地点 4.约定的仲裁报酬和担保的币种 (如果不是美元  相似文献   

2.
山东团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向大会提交议案,呼吁建立政府领导干部个人资产公布制度。他建议,领导干部不仅要公布个人财产,还应公布包括自己的父母、配偶和子女及其他直系亲属的所有有价资产及其海外资产,此外,还要建立与之相应的审查体制,定期向社会公布审查结果,接受群众的监督(3月11日《新京报》)。王代表提出的领导干部个人资产公布制度实际上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口边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立法机关设定公职人员的财产申报登记义务,强制其如实申报个人、家庭及家族的财产总额、来源及各种投资活动;司法机关在明知贪污贿…  相似文献   

3.
法治动态     
《中国审判》2013,(10):6-7
<正>业界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企业破产法相关司法解释2013年9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全文共48条,自2013年9月16日起正式施行。《规定》分别从债务人财产的界定、撤销权、取回权、抵销权、债务人财产的保全解除和执行中止,以及有关债务人衍生诉讼的审理等多个角度,对涉及债务人财产的相关问题作出了规定。《规定》的出台,对于准确把握债务人财产范畴,积极有效追收  相似文献   

4.
《婚姻法》最新司法解释8月13日一公布,立即引发了一轮轮争论。 据悉,婚前财产协议在国外非常普遍,结婚时"把丑话说在前头",万一真的离婚了,分家时照着协议按图索骥。而在离婚财产分割时更是注重保护弱者和儿童的权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收入低的女性不担心"净身出户"。  相似文献   

5.
婚前财产公证的利弊及其所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前财产公证正在以缓慢的速度让世人知道它的存在,但真正可以接受它的人却微乎其微。至今,报纸上依旧报道着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情侣因为婚前财产公证而不欢而散。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婚前财产公证依然不能深入人心呢?婚前财产公证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本文对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茅家梁 《检察风云》2014,(11):29-29
自1987年国内首次提出"官员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至2014年,已经有27年了。这两年,"表哥""房叔"们不断被舆论曝光,而所谓的公布的"条件、时机"却仍旧好像还是树上的青苹果,涩涩的,永远成熟不了。这无疑为某些罪恶的苟延残喘争取了一些难得的氧气。国外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都比较厉害,据报道,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早已经于2007年1月26日公布了自己和夫人的财产状况。  相似文献   

7.
1.2011年5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法〔2011〕195号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认的债权,提高执行效率,强化执行效果,维护司法权威,现就依法制裁规避执行行为提出以下意见:一、强化财产报告和财产调查,多渠道查明被执行人财产1.严格落实财产报告制度。对于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执行法院应当要求被执行人限期如实报告财产,并告知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法律后果。对于被执行人暂时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可以要求被执行人定期  相似文献   

8.
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8]10号《关于债权人对人员下落不明或者财产状况不清的债务人申请破产清算案件如何处理的批复》经2008年8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50次会议通过,已于2008年8月18日公布,自2008年8月18日起施行。现就该批复中所  相似文献   

9.
沈丹 《法制与社会》2014,(9):269+271-269,271
不同的社会关系有不同的部门法调整,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首先,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其次,民法调整两大社会关系:一是财产关系;二是人身关系。民法为什么调整财产关系这并不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但是我们知道,从本质上来说,民法就是把一定社会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直接上升为法律规范。然而,民法为什么调整人身关系是本文所要论述的,通过对民法的概念、性质以及人身关系的概念、特点等的理解来探讨民法调整人身关系的必要性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贿赂犯罪的立法有新的发展和突破,但也还有一些问题规定得不够明确.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一、贿赂范围扩大我国刑法185条对贿赂的范围规定得不够明确,曾在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争论较大,争议的主要焦点在于财产以外的其他利益能否成为贿赂的范畴.有的认为财产以外的其他利益属于贿赂的范畴.有的认为其他利益不属于贿赂的范畴.1988年1月21日公布的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补充规定(下简称补充规定)明确规定贿赂为财产,从而在司法实践中结束长期的争论,统一了对贿赂范围的认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除了财产贿赂外,采取其它不正当手段贿赂的现象日益严重.如辽源市军政招待所女经理徐淑清,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自1989年以来,利用招待所、酒店等场  相似文献   

11.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于2011年8月12日正式公布,该司法解释一出台便引起了民法学界轩然大波,这将对我国婚姻家庭关系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夫妻间的人身关系开始弱化,财产关系逐步加强,对夫妻双方的财产处理,是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和离婚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夫妻的财产制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法律与生活》2013,(16):39-39
据统计,2008~2012年全困法院执行终结的被执行人有财产的案件中.70%以上的被执行人存在逃避、规避甚至暴力抗拒执行的行为。长期以来,债务人欠债不还、不守信用、逃废债务、规避执行成为一种社会顽疾。为压缩恶意逃债者的生存空间,2013年7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该《规定》自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2010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的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解释三意见稿),其中涉及的离婚诉讼中房屋如何分割的问题始终是离婚案件财产分割的焦点问题之一。由于近年来房价上涨,房屋成为很多家庭的主要财产,而法律的滞后性和立法的不统一,使离婚诉讼中房产分割的问题成为一个难题。实践中,离婚诉讼涉及房屋分割争议较大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夫妻一方婚前以个  相似文献   

14.
《商务与法律》2006,(6):30-30
国务院2006年12月31日公布了《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该办法在降低诉讼费用交纳标准方面作了以下六个方面的规定。:(2)将财产案件收费比例的起点由现行的4%下调为2.5%;(1)取消其他诉讼费和执行实际支出费用,实行先执行、后收费;(3)将离婚案件涉及财产分割不另行收费的最高限额由财产总额不超过1万元调整为不超过20万元;(4)行政案件不论是否涉及财产一律按件收取案件受理费;(5)当事人申请撤诉、调解结案或者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6)对财产案件提起上诉的,按照不服一审判决部分的上诉请求数额交纳案件受理费。新办法确立了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违反该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向当事人收取费用、对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和外国人在人民法院进行诉讼适用国民待遇原则和对等原则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林海 《法律与生活》2012,(12):44-45
2012年5月14日,中国网友发微博,质疑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作秀”,并要求骆家辉公布财产。然而,令这位网友感到尴尬的是,其实骆家辉早就根据美国《政府伦理法案》的规定老老实实申报过财产。2008~2010年,他的所有资产明细在网上皆有据可查。  相似文献   

16.
(9) 什么叫不动产诉讼?为什么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要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其位置,或者移动其位置就会引起其性能、形状改变的财产。这种财产与动产是相对而言的。因争执不动产而进行的诉讼,属于不动产诉讼,应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种管辖是法律规定的专属管辖。 为什么因不动产发生争执而提起的诉讼,要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专属管辖呢?这是因为不动产的登记和转移手续,都是在当地的  相似文献   

17.
全国妇联在此间公布的婚姻法修订大型民意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对婚前双方财产是否有必要公证,意见分歧很大,持支持和反对态度的人几乎各占一半.  相似文献   

18.
李冰洁 《检察风云》2014,(23):34-35
近日,财政部公布前三季度税收收入情况分析。其中,个人所得税前三季度实现5697亿元,占全部税收比重为6.3%,同比增长12.4%,相较全部税收7.4%的速度要高。目前,我国个税采用分类征收办法,包括工薪所得、稿酬所得、劳务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种类。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我国累计受理专利申请超过300万件的消息令国人深感欣慰,振奋之余,鲜见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数据统计之遗憾也绕上心头.知识产权是权利也是财产.笔者认为,知识产权作为法律意义上的权利和经济学意义上的财产,对于知识产权权利人来说同样重要,不可也不应偏废.取得知识产权之后,其运用应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财产收入申报法》已列入经中共中央转发的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这说明,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建立财产申报制度已经提上我国法制建设的日程。建立这项重要廉政制度,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建立和怎样建立这项制度。一、建立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意义财产申报是国家公职人员依法对其拥有财产的状况,包括财产的数量、来源、增减等情况,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指定的监督机关递交书面报告,以接受审查和监督的制度。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了这项制度,目的在于将公职人员拥有财产的状况置于“阳光”之下,防止某些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