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发展进程,繁荣县域经济。从潼南来看,应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潼南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推进。一、潼南县农村劳务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潼南是一个人口大县,全县有劳动力45.6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57%,可以转移劳动力近30万人。2005年我县劳动力有21.3万人在外打工,收入10多亿元,占农民纯收入的29%左右。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县的城乡人口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张勇 《江西政报》2006,(22):33-34
农民工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做好农民工工作,不仅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据统计,全省农业人口有3178万人,占总人口的73.72%。2005年全省进城务工农民达到550万人;到今年10月底,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568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16万,跨省转移452万。而且每年有近70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如何积极稳妥有效地消化好这70万人,切实保障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将是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正我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2013年农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达到24.04%,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我省又是农业人口大省,农村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64%(约560万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其中农业问题又是解决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与稳定的重要途径和关键。因此,海南热带农业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海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结合海南农业发展实际,笔者重点围绕海南  相似文献   

4.
卢富昌 《政策》2006,(10):30-30
近年来,郧西县按照“大培训、大转移、大发展、大增收”的思路,狠抓职业技能培训和服务体系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打工经济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6万人次,转移20万人。2005年,全县共转移劳动力11.3万人,实现打工收入6.3亿元,人均540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1.6%,打工经济在促进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增效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0%和30%以上,呈现出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带富一方”的可喜局面。我们的主要作法是:——科学谋划打工经济。郧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80%,除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外,还有13万人需要转移…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建筑业得到迅猛发展,为全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全省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795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73万人,出省施工人员近100万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及市场占有率分别占全国建筑行业的12%和13%,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2003年,全省建筑企业职工人均报酬为12826元,从业人员中农村建筑从业人员240万人,即为农民创收308亿元。苏北地区徐、淮、盐、连、宿五市建筑劳务输出人数占全省劳务输出总数的50%以上,建筑业为吸纳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加快农民向城市转移的步伐、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苏…  相似文献   

6.
铜梁县现有户籍人口8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6.7万人,占全县人口82%,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1.8亩,人多地少,劳动资源丰富。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趋势日益明显。根据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对铜梁县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在新形势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增加农村、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农村劳务输出问题的产生 当前,我国作为一个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大国,农村劳 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结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已有2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了非农产业。农业剩余劳动力 小批量外出始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和放松对劳动力流动 计划控制的初期。此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 和劳动力具有的商品属性在理论上的认可,农村劳动力开始借助 市场力量,穿越城乡之间的障碍,形成了势不可挡的转移大军。以 四川省为例,2002年上半年,农村劳动力已有1300多万人实现 转移。其中,跨省输出的劳动力超过600万人,海外劳务输出的人 员约有1.5万人,预计全年实现劳务收入约400亿元,农民人均 劳务收入已占四川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左右。尽管如此,截 止2003年,全国仍有一半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农业部课 题组运用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法来计算种植业所需劳动力数量, 其结论是现阶段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数量约为1.52亿人。如果 再考虑技术进步和信息传递速度加快使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等因 素,农业剩余劳动将有1.8亿人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向农 业以外转移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8.
李欣 《今日浙江》2005,(19):31-32
随着我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方面,城市和企业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与日俱增,一方面,大量失去土地的劳动力需要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因此,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并帮助其实现转移就业成为解决两者矛盾的最佳途径。近年来,我省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促进农民稳定转移。开展素质培训,提升农民转移能力。为了尽快提高农民、转移农民、致富农民,2004年开始,我省在全省范围内大规模地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计划从2004年到2010年,完成1000万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其中包括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400万人,务工农民岗位…  相似文献   

9.
数据浙江     
我省农民数量万781从人口统计的角度来说,“农民”的表述涉及以下几个指标: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资源、农村劳动力、从农产业人口、农业人口。1.农村人口:指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常住人口,相对于城镇人口,也称农村居民,按常住口径统计。2003年末浙江省常住人口为4679.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2199.4万人,占47%。2.农村劳动力资源:指居住在农村地区的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按2003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测算,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为1785.2万人。3.农村劳动力:指居住在农村地区的16周岁及以上的就业人口。按2003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测算,浙江省…  相似文献   

10.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总面积15698.08平方千米,辖3个县、2个县级市、2个市辖区,总人口226.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0.8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3.3%。按照省劳动保障厅的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提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统筹城乡就业进程。现对我市劳务经济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做以下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各州、市、县人民政府 ,各地区行政公署 ,省直各委、办、厅、局 :农村劳务输出就业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是增强我省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农村劳务输出工作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拓宽农民增收领域 ,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根据中发〔2 0 0 4〕1号文件精神 ,结合我省实际 ,提出如下意见。一、当前我省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形势(一 )现状和趋势。目前 ,全省农村劳动力2 0 81万人 ,占总人口的 48% ,占农业人口的6 0 % ,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为 75 0万人 ,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3 6 …  相似文献   

12.
湖北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农业大省,现有农村妇女劳动力860多万,占农业劳动力的60%以上。近年来,我们把做好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工作,努力探索组织化发动、市场化运作、一体化服务的路子,在减少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中发挥了妇联组织的作用。2005年以来,全省各级妇联共举办农村妇女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班1153期,培训农村妇女劳动力24.5万人,转移14.3万人。我们的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社会的好评。一、注重源头参与,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我们积极推动下,“万名巾帼家政服…  相似文献   

13.
洪洞县地处山西南部,临汾盆地北端,是全省人口大县。辖16个乡镇,463个村委会,902个自然村,总面积15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万亩,人口73万,其中农村人口64万。近年来,我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变“就农村抓农村”的旧思路为“跳出农村抓农村”的新理念,变“精耕细作求发展”的传统做法为“劳动力转移求突破”的战略举措,变“人口负担的劣势”为“人力资源的优势”。2004年,全县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7.2万人,其中县外转移2.8万人,县内转移14.4万人,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8%,占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86%。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成为洪洞农民…  相似文献   

14.
《世纪行》2008,(2):26-26
近年来,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突破性发展态势。据统计,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累计达1020万人。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推进了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为农民增收致富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催生了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为全面了解我省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省妇联与省统计局联合对我省万名农村留守妇女的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5.
一、彭水县劳务产业现状(一)劳动力资源状况。2006年,该县农业人口593802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4.3%。农村劳动力326502人,占农业人口的60%,其中男性劳动力171089人,女性劳动力155413人,分别占劳动力总数的52%和48%。而该县现有的可耕地按人均耕种3亩计算,只需劳动力10.6万人,加之,2006年外出务工转移11万人,该县目前还有10.7万人尚需转移,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金坛市按照“繁荣农村必须大力推进城镇化,强化农业必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致富农民必须大量减少农民”的思路,把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劳动力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2002年末,全市转移劳动力达13.8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60.9%,农民人均从二、三产业和外出务工上增收246元,占增收贡献份额的81%。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65元,比上年增加118元,其中106元来自于二、三产业和外出务工,占增收贡献份额的89.8%。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金坛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创新思路,拓宽…  相似文献   

17.
据通州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7个乡镇的统计,截至2002年3月底,农村劳动力总数为11.91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有转移意向)1.36万人,占11.4%。这只是存量,从增量来看,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预计每年还约有1900名(满18周岁)新增劳动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卫星城周围的村庄会逐步纳入城市发展建设范围,大规模的旧村改造还会使一批农民失去土地。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任务会越来越重。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关系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2002年,  相似文献   

18.
杨云 《中国妇运》2008,(3):37-3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为妇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河南是农业大省,近8000万人口生活在农村。建设惠及近一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河南又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大省,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妇女劳动力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0%以上,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9.
衢州是农业大市,全市人口244万,其中农业人口201万,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近40万人。去年初,衢州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在大力推进劳务输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大力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取得了显著效果。去年,全市共组织培训农民11.7万人,劳务输出37.3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1.6%,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980元,比上年增10.7%,其中劳务收入的贡献率达64%。今年上半年全市举办农民素质培训班1077期,培训农民  相似文献   

20.
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人口大省。9400多万人口中有8000多万在农村,国内生产总值中有50%以上靠农业和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省社会大局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当前我省农村的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长期积累的矛盾和发展中的问题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