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员博览     
《江淮》2005,(5)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聚集开会。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这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自行召开的会议。会议讨论了国际形势和有关亚非国家人民共同利害关系的问题,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在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努力下,会议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  相似文献   

2.
吴志菲 《党史纵横》2010,(12):45-49
1954年12月31日凌晨,周恩来还在办公室批阅文件。秘书轻轻地走进来,低声说:"总理,黄镇大使从雅加达来电。" "哦,茂物会议有结果了?"周恩来接过电报仔细看后高兴地对秘书说:"好。黄镇大使给我们送新年贺礼来了。" 原来,亚非各国人民呼吁联合起来共同反帝反殖、维护世界和平与民族独立的意愿越来越强烈,亚非一些国家领导人也希望坐下来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1955年4日18日至24日, 时任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的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家会议.是由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亚非国家举行的,它反映了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亚非人民的共同愿望.会议期间,周恩采沉着平静地听取了各国代表的发言.有些与会国代表,或因不明新中国真相,或因受帝国主义的挑拨,对共产主义进行攻击.人们期待着中国的发言.4目19日,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采在大会上发言.他温和地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是来求同而不是求异的”.他说:求同的基础,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  相似文献   

4.
1955年4月18日,占当时世界人口近三分之二的29个亚非国家代表,第一次在没有任何西方列强代表参加的情况下聚首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了七天紧张的亚非会议,史称万隆会议。在大会濒临破裂的时候,由周恩来总理带领的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原则,表达了中国人民希望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扭转了会议差点夭折的乾坤。最终,会议拒绝了"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渗透和颠覆性国际学说"等含沙射影的提法,"求同存异"的原则在亚非各国找到了共鸣。4月24日,亚非会议最终达成了"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并且考虑召开下一届亚非会议……  相似文献   

5.
史全伟 《湘潮》2024,(1):31-33
<正>1954年12月,由印度尼西亚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倡议的亚非国家首脑会议,得到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一致同意,五国总理在印度尼西亚茂物举行的会议上正式提出召开亚非国家首脑会议,并一致同意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参加。这对于尚未恢复联合国应有的席位且被许多国家孤立的新中国来说无疑是个喜讯。  相似文献   

6.
1963年12月13日至1964年3月1日,周恩来总理在陈毅副总理陪同下,访问了亚非欧14国,重点是非洲10国。陪同出访的还有中央调查部部长孔原、外交部副部长黄镇、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外交部部长助理乔冠华等。  相似文献   

7.
百科知识     
<正>万隆会议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会议。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  相似文献   

8.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胜利召开的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是一次伟大的创举,是亚非两大洲历史的重要里程碑。它是亚非两大洲国家人民与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斗争的产物,集中反映了亚非国家争取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9.
今年一月八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可是他一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而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一贯勤奋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严于律己、善于团结群众的高贵品德,将永远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和国际友好人士的心中。我是福建人民的儿子,长期在外地工作,这次回到家乡来学习“山海经”,正逢恩来同志逝世十周年,缅怀先贤,思绪万千,不免想起他在领导全国革命和建设的斗争中,同福建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有直接关系的许多事情来。现根据回忆和手头资料作简单回顾,愿同八闽全体人民一起学习周恩来同志  相似文献   

10.
孟红 《党史纵览》2018,(3):4-11
正1963年12月13日至1964年3月1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花两个多月时间出访亚非欧14国。这是新中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对这些国家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在错综复杂、激烈动荡的国际形势下,此次重大外交活动,目的在于支持这些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并就双方共同关心的保卫世界和平、加强亚非国家团结、促进友好合作关系等问题,广泛地交换意见,打破美国、苏联和印度对中国施加压力、企图孤立中国的局面。此次历史性的出访非常成功,周恩来以一个大国总理海纳百川的宽宏大度、睿智不俗的言行风度,受到了被访各国热烈的欢迎和隆重的接待,赢得了各国极大的尊敬与赞赏。其中,有不少鲜为人知的细节耐人寻味,在此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1.
195 5年 4月 ,亚非 2 9个国家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第一次亚非会议 ,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亚非独立主权国家自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为第三世界的崛起竖立了一座历史丰碑 ,极大地鼓舞了亚非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会议最后通过的公报宣布 :“会议建议五个发起国家在同与会国协商下 ,考虑召开亚非会议下届会议的问题。”尽管筹备历时一年半之久 ,中国也努力斡旋 ,但第二次亚非会议却几经曲折 ,迭次突变 ,最终胎死腹中。中国出席筹备会议元帅巧言说服统帅万隆会议成功召开之后 ,亚非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的浪潮风起云涌 ,仅非洲独立的国…  相似文献   

12.
1991年10月9日晚,一架从北京飞来的波音737客机徐徐降落在汕头机场,李鹏总理专程来到汕头市考察。 十月的鮀岛,金风送爽,阳光灿烂。10日和11日两天,李鹏总理视察了工厂,访问了市民,充分肯定了汕头特区的成绩,给汕头市人民带来了亲切的关怀和极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13.
1955年4月,亚非29个国家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第一次亚非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亚非独立主权国家自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第三世界的崛起竖立了一座历史丰碑,极大地鼓舞了亚非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会议最后通过的公报宣布:“会议建议五个发起国家在同与会国协商下,考虑召开亚非会议下届会议的问题。”但第二次亚非会议尽管筹备时间达一年半之久,中国也努力斡旋,却几经曲折,迭次突变,最终胎死腹中。第二次亚非会议筹备会议召开,纵横捭阖陈毅巧劝苏加诺万隆会议成功召开之后,亚非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的浪潮风起云涌,仅非洲独立的…  相似文献   

14.
翁树杰 《党史文苑》2005,(12):46-47
周恩来总理逝世后,中国政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一来,周恩来遗留下的总理位子将由谁来替补."四人帮"的狗头军师张春桥对此位虎视眈眈已非一日;二来,周恩来的影响和人格魅力,深受中国人民的爱戴和拥护,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集中体现在邓小平和环绕在邓小平周围的一大批老干部身上,对"四人帮"的篡党夺权是个巨大的障碍.但是"反击右倾翻案风",给邓小平接任总理蒙上了浓重的阴影;三来,"文化大革命"已进行了将近十年,"四人帮"及其一伙的倒行逆施,越来越不得人心,毛泽东对他们一再提出警告,他们已到了狗急跳墙、孤注一掷的时候.因此,总理的位子由谁替补,对中国政局的走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楷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05周年。他离开我们也快30年了,但是在我们这一代人中,他“音容宛在,永世难忘”,有说不尽的故事,道不完的情怀,敬无涯,思无涯。广大群众中深厚的“周总理情结”,源于“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按照时尚的语言来解读,就在于他光辉的一生,是中国共产党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总理逝世后,中国政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一来,周恩来遗留下的总理位子将由谁来替补。“四人帮”的狗头军师张春桥对此位虎视眈眈已非一日;二来,周恩来的影响和人格魅力,深受中国人民的爱戴和拥护,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集中体现在邓小平和环绕在邓小平周围的一大批老干部身上,对“四人帮”的篡党夺权是个巨大的障碍。但是“反击右倾翻案风”,给邓小平接任总理蒙上了浓重的阴影;三来,“文化大革命”已进行了将近十年,“四人帮”及其一伙的倒行逆施,越来越不得人心,毛泽东对他们一再提出警告,他们已到了狗急跳墙、孤注一掷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梦菲 《党史文汇》2014,(2):13-19
正周恩来总理可谓世人公认的严于律己、一心为公的楷模,他"为人民服务"做到了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他把毕生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党和人民,始终同人民保持着血肉联系,深受人民的衷心爱戴。正像那首诗所言:"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总理和人民在一起,人民和总理心连心。"坦荡无私的他总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公正廉明到能够及时主动诚恳地进行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18.
1964年2月,周恩来、陈毅、奈温(左二)和耿飚(左四)在缅甸仰光机场陪同陈毅访问印尼1960年1月初,耿飚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在几名副部长的分工中,他负责主管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外交事务。1961年三四月间,耿飚陪同副总理兼外长陈毅访问了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的千岛之国印尼,作为1955年万隆会议(即第一次亚非会议)的东道国,曾在亚非国家团结合作争取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贡献。当时的印尼总统苏加诺,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多次访问我国,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他亲切会见。中印(尼)两国领导人之间和…  相似文献   

19.
《党员干部之友》2006,(4):10-14
一年一度的“两会”,一年一次的总理记者招待会,总是那样地牵动民众的心。2006年3月14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温家宝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坦陈,“我最觉得痛心的问题是在我这三年的工作中,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各方面问题解决得更好”,显示了一位大国领导人赤诚为民的特质与风范。  相似文献   

20.
图说天下     
<正>习近平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讲话4月22日,亚非领导人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4月9日,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这十大考古新发现为: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河南郑州东赵遗址、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