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人民调解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新时期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调解协议没有法律效力是制约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的主要问题。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努力解决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素质,规范人民调解工作;整合基层司法行政各项职能,建立大调解格局。  相似文献   

2.
人民调解制度有利于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制度;有利于当事人实现意思自治和程序自治;有利于弥补、消除现代诉讼的缺陷和不足。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纠纷解决的需要,需要大胆对其进行制度完善与创新:实行“审调分离”;加强人民调解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构筑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其在预防、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作用;引入正当程序机制,实现程序自由与公正;完善当事人调解激励机制。实现“诉调对接”。  相似文献   

3.
大调解格局是对我国社会转型、社会矛盾激增、社会纠纷亟须有效解决的积极回应,是社会管理创新之举。而人民调解制度源于传统调解制度,发展于建国后,对于预防纠纷、解决纠纷曾发挥过重大作用。但在新时期,人民调解一度因不适应社会发展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大调解格局的形成,为人民调解的回归与功能的新定位创造条件。人民调解是社区建设、社区自治的必然要求,可以有市场、管理和司法模式的选择。人民调解是个多元的、开放的体系。  相似文献   

4.
人民调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以调解促"和谐",以"和谐"的理念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是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稳定器";建构我国特色的新农村人民调解信息网络能确保在第一时间提供预警信息;社会主义新农村多元化大调解工作机制促进了党的执政基础巩固。  相似文献   

5.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传统调解制度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在国际上享有"东方一枝花"的美誉。但是,随着我国国情的发展变化和新型社会矛盾纠纷的不断出现,目前人民调解制度存在适用范围不够明确、法律效力不强、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和经费严重短缺等问题。在我国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人民调解制度需科学界定其适用范围,进一步增强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多措并举解决人民调解经费和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以此促进人民调解制度价值和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以走"农民主体自主发展"之路;按"自愿、自主、自利"原则,成立"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完善集中居住农民社会保障;开放式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和建立应以吸收本社区失地农民为主物业管理公司等思路,这既是解决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后续管理和建设跟进等问题,更是农民"乐于"集中居住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形势的发展,人民调解工作在调解观念、组织体制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应当从立法及经费投入等各方面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中共中央提出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大调解的工作思路.采用类型学的方法,可以把"三位一体"大调解分为"松散型三位一体"大调解、"实质型三位一体"大调解和"完全型三位一体"大调解."松散型三位一体"大调解最难实行,但由于它即使不成功也不带来额外危害,而且一旦成功就有可能释放出巨大能量,同时可以较好地解决与现有调解模式的衔接问题.所以说,"松散型三位一体"大调解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青海人大》2006,(6):29-30,32
我省于2005年9月出台的《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便》,是国内首部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在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制化建设中迈出了重要步伐,也使我省的人民调解工作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新起色,取得了新进步为。今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罗干同志参加我省代表团审议时,对我省的人民调解工作特别是《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的出台给予了肯定,对我省人民调解工作寄予了殷切希望。今年6月,省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和条便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并于7月份向罗干同志呈报了《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暨〈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实施情况的汇报》。7月28日,罗干同志做了重要批示。批示的全文是:“人民调解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青海省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制定出台了《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使人民调解工作有法律依据和法律效力,促进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希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狠抓人民调解工作在基层的其实”。  相似文献   

10.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其对于促进农村法律服务制度完善,推进农村法制化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人民调解的历史渊源和现状,提出了农村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途径,要求从自身机构建设、效力及与其他制度衔接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法律制度,多年来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调解工作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认识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模式,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提出的发展目标,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它要求我们适应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利益调整的变化,实事求是地分析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有针对性地建立一整套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趋势的机制,人民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但是传统的人民调解工作,无论是在观念、制度、组织机构上,还是在队伍素质、工作方式上都暴露出一些不适应之处。人民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调处机制,本身也需要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创新,才能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发挥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法制观念在加强,思想意识在转变,自我保护意识在增强,各种矛盾纠纷也呈现上升趋势,这为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凸现了人民调解工作在新时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维护改革发展的大局,为长治久安,为经济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民调解工作,确保一方平安。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要坚持紧紧围绕加强各级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转变职工队伍的思想观念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激发基层活力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东欠发达地区的民间纠纷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人民调解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面对新形势,广东欠发达地区人民调解需要积极探索人民调解专业化、社会化建设和大力推进人民调解制度化、系统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完善人民调解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人民调解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传统的人民调解工作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之处.必须采取相应对策,改革和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发挥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行业性调解是人民调解纠纷解决途径上的新发展,既诠释了人民调解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也丰富了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ADR),符合各地"大调解"模式的基本理念。《人民调解法》已经正式实施,地方探索不断丰富行业性人民调解的形式和领域,但在人员配备、资金拨付、程序规范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亟需梳理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民间调解的延续和发展,它曾在化解纠纷、增进团结、预防犯罪、维护稳定、宣传法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人民调解的作用明显下降。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有理论上的误区、社会结构的变迁、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解体、人民调解制度的创新不足、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不协调等。为此,需要科学定位人民调解的性质和功能,完善人民调解的程序,加强人民调解的队伍建设,保障人民调解的活动经费,拓宽人民调解的受案范围,解决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对接与配合。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新形势,舟山市普陀区积极探索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初步形成了网格调解、诉讼调解、专业调解、综合调解、人民调解五种调解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针对大调解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平台建设,完善调解网络;加强机制建设,规范工作程序;加强部门责任,提升调处水平;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20.
人民调解作为一种群众性、自治性的纠纷解决方式,是司法行政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化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如何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发挥司法行政预防性的职能优势,坚持将工作前置,不断提高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认识,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认真思考的问题。一、人民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显现的重要作用。1.强化了人民调解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的功能,筑牢了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