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欧小国瑞士,以旖旎风光著称于世,但吸引人们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阿尔卑斯山、日内瓦湖等自然美景,还包括其特有的银行保密制度。正因为这项金融制度的存在,瑞士成为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即为各国政要、商业名流、黑帮隐匿离岸资金和不义之财的避风港,吸引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巨额财富。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美国、欧盟等合力围剿下,这项让瑞士人引以为傲的金融制度也渐渐松动,美丽的“避税天堂”开始褪色。  相似文献   

2.
离岸金融     
离岸金融与离岸金融中心 离岸金融是指设在某国境内但与该国金融制度没有什么联系,且不受该国金融法规管制的金融机构所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例如,一家信托投资公司将总部设在巴哈马群岛,其业务活动却是从欧洲居民或其他非美国居民那里吸收美元资金,再将这些资金投放于欧洲居民或非美国居民中,该公司便在从事离岸金融活动。从严格意义上讲,离岸金融也就是不受当局国内银行法管制的资金融通,无论这些活动发生在境内还是在境外。  相似文献   

3.
美国不断加快实施《海外账户纳税法案》,主要是为了加强美国公民和居民的纳税意识,避免美国公民、居民通过离岸账户避税,增加美国税收,缓解美国财政赤字压力等。该法案的实施,提升了美国的国际主导能力,转嫁了美国的负担,进一步解决了美国离岸公司避税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离岸公司是近年在国际投资业中颇受青睐的一个重要领域。跨国投资者在离岸地设立离岸公司,凭借当地优惠的税收政策进行国际避税活动,这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极大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离岸公司应该采取利用和限制相结合的态度,达到既利用离岸公司的外资投入来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又规制离岸公司避税行为来防范风险的"双赢"局面。因此,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经验,从整合相关法律制度、完善受控外国企业规则和加强国际合作三方面来规制离岸公司国际避税行为。  相似文献   

5.
毛一萍 《求索》2013,(9):F0003-F0003,49
上世纪60年代以来,离岸金融中心建设作为一国金融全球化和货币国际化的有效手段,在全球经济与金融交往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离岸金融作为20世纪最令人瞩目的金融创新之一,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并形成了一批理论研究成果、而在中国迅速崛起、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国际化在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条件下进行,衍生出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促进资金回流的需求.台湾在经济金融发展遭遇瓶颈的背景下,希望借助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创造利益增长点.本文认为,台湾具有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现实基础,相对其他竞争者,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仍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台湾方面如以清算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为定位,以人民币现汇市场为突破口,以顶层设计和制度协调为手段,以加强联动监管、维护人民币汇率和离岸市场稳定为目标,或有条件成为继香港之后的第二个人民币离岸市场.  相似文献   

7.
代表微博     
《上海人大月刊》2015,(4):29-30
全国人大代表许罗德:要通过上海自贸区建设,推动上海金融中心建设。金融的改革创新是上海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两者是联动关系。要突出"四个加快",即加快发展上海离岸金融市场,加强离岸金融和在岸金融的融合发展;加快打造金融市场人民币上海价格;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深度创新;加快完善符合国际惯例的、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监管机制和信息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8.
吴亚明 《台声》2014,(3):47-48
去年2月6日,人民币业务在台湾正式上路,成为两岸金融交流合作的最新成果。一年来,台湾外汇指定银行及国际金融业务分行人民币存款迅速增加,达到了约2000亿元人民币。人民币资金池的汇聚,激发了台湾争做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决心。与此同时,大陆方面也表示支持台湾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但是,业界人士认为,台湾要达成人民币离岸中心的目标,必须抛弃不合时宜的陈规陋习,以开放的姿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9.
王建民 《台声》2013,(2):33-34
中国大陆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使得人民币成为国际上炙手可热的货币之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日益普遍,国际上相关人民币金融产品也不断涌现。继香港之后,伦敦、巴黎、台北等地都在积极争取成为下一个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随着两岸货币清算机制正式启动及两岸相关具体业务的逐步展开,台湾也掀起一股人民币理财热,令人对台湾有望成为下一个人民币财富管理中心的期待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对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国内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具有深刻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监管制度不健全,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内外部环境还有待完善。人民币离岸市场目前面临供需以及体制难题,而内外循环机制也尚未建立。结合国际经验来看,美国、日本的离岸市场发展状况良好,对于人民币离岸市场有相当的借鉴意义。针对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困境,应该完善人民币离岸市场模式和体制建设,创新离岸人民币发展方式,提高人民币存量与转变需求方式,宽松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王普  张健 《探索与争鸣》2002,(12):16-17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与其他国家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经常发生资金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目前,分布在西欧、美国、亚洲、中美洲、中东等地区的离岸金融市场有40多个,在其中交易的有美元、日元、德国马克、瑞士法郎等20多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近年来,金融业务逐渐集中于纽约、伦敦、东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这里指的离岸金融业务,主要是指以银行作为中介,吸收非居民的资金并服务于非居民的金融活动。其基本特征是:(1)离岸性。交易中使用的货币不是市场所在国发行的,或者说是在货币发行国之外进行的该种货币的借贷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际上是我国的一个离岸金融区域,把自贸区视同境外,自贸区与区外境内交易视同跨境交易。当前,在阐释离岸金融涵义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贸区优势,探索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许楠  万坤 《大连干部学刊》2016,(4):55-59,64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人民币在世界贸易及投融资领域的使用水平逐渐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成效初步显现。同时,香港、新加坡和伦敦等人民币离岸市场逐步发展壮大,离岸金融产品不断丰富,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打造离岸市场是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刘春霞 《新东方》2011,(4):68-71
在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困境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对策,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模式和路径。提出现阶段推动离岸金融中心建设是扩大境外人民币的投资渠道,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推动武汉市金融及整个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加快武汉市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化的步伐,我们认为尽早着手在武汉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步骤。一、离岸金融市场的类型及功能离岸金融市场(OffShore Financial Mar-ket)是由银行(包括本国银行和外国银行)经营离岸金融业务而形成的市场。所谓离岸金融业务(又称中转 Entrepot 金融业务)是指为非居民(包括自然人居民和法人居民)所得供的多种中介服务,即接受非居民的外币存款和为非居民提供外币贷款。可见,离岸金融业务有两大特征,一是以非居民为业务对象,二是以外币或境外货币为收授信用的工具。离岸金融市场可以说是设在国内的“境外金融市场”。它是随着生产和资本的国  相似文献   

16.
微言     
《民主与法制》2014,(15):42-43
[瑞士不再为外国账户保密2万亿离岸资产或曝光]英媒报道,瑞士承诺将交出外国人银行账户资料。这象征瑞士告别几百年坚持保护银行客户隐私做法,是全球打击逃税举措的重大突破。据悉,瑞士管理着2.2万亿美元的离岸资产。据了解,一些客户已经将资金转移到少数几个抵制透明举措的离岸中心。  相似文献   

17.
<正>离岸金融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些跨国银行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性地建立和完善的一种新型金融制度,是推动一国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平台,是诸多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经济的出发点、桥头堡。因此,它是现代金融制度的一项重要创新。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是中央政府赋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项特殊政策。在当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金融格局中,重视金融服务业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的突出  相似文献   

18.
离岸金融是指有关货币游离于货币发行国之外或货币发行国金融循环系统之外而形成的、主要在非居民之间进行的  相似文献   

19.
王光荣 《今日浙江》2008,(18):34-3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市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综观国内外城市经济发展,凡是金融中心的城市,往往就是这个地区、国家或世界性的经济中心。如美国纽约既是美国和全球金融中心,也是美国和全球经济中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若干个区域性金融中心。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正在规划建设金融中心的城市有25个,上海、北京等城市提出要建设国际性的金融中心。建设金融中心,成为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0.
正缘于2007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到欧州2009年的主权债务危机,一场席卷全球各国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场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引起各国金融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金融监管制度失灵,欧美国家纷纷推出各自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成立系统性风险管理机构,提出建立新的金融监管框架。"~([1])很多国家在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不灵的基础上提出了逆周期监管的措施。各国金融学者都认为,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