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5年9月,第四次六方会谈共同声明发表不久,朝核问题对话即因美国对朝鲜实施金融制裁而陷入僵局.今年7月和10月,朝鲜先后进行导弹试射和核试验,又使有关外交努力遭遇巨大挫折.在通过对话解决朝核问题的进程面临六方会谈开始以来最困难局面之际,全面回顾朝美关系,解读和感悟朝美关系核心与朝核问题实质,或许有助于继续探求朝核问题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2.
朝鲜核问题错综复杂、扑朔迷离,这与朝鲜研发核武器的目的以及美国对朝核问题的立场密切相关。朝鲜在其目的没有全部实现之前,不大可能完全弃核。朝鲜核问题的前景,不外乎有以下几种可能:一是朝鲜完全弃核;二是美国以武力解决朝鲜核问题;三是美国策动朝鲜政变,另建一个亲美政权;四是朝核问题久拖不决;五是美国彻底让步,默认朝鲜拥有核武器。近来,这种可能有加大的迹象。  相似文献   

3.
朝核问题陷入僵局并呈现恶化的势头.先是美朝双方在落实《共同声明》的具体步骤上出现争议和美国对朝鲜实行金融制裁,使得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迟迟未能召开;2006年7月5日,朝鲜导弹试射加大了六方会谈复会的难度;10月9日,朝鲜进行的地下核试验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朝核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凸现.  相似文献   

4.
2005年2月10日,朝鲜突然宣布拥有核武器并无限期中止参加六方会谈。朝鲜此举不仅是因受到布什政府的言论刺激;同时,朝鲜意在得到更多的关注,试图提高谈判地位,促成美朝双边谈判,并试探其他各方的态度。布什政府第二届任期将坚持六方会谈模式解决朝核问题,其原因是:当前形势所迫:确保美国在朝核问题上的主导权;“倒金”企图难以实现;阻止朝鲜越过“核门槛”;中韩俄日四国态度制约。而六方会谈作为解决朝核问题的模式已成为有关各方的共识,通过六方会谈解决朝鲜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外部环境是朝鲜的既定目标,因此,朝鲜不可能脱离六方会谈这一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5.
剖析美朝"黑名单"问题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把朝鲜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是布什政府把朝鲜定为"邪恶轴心"和"暴政前哨"的核心理由之一,是美国严厉打压朝鲜、造成朝美关系长期对立和紧张的一个根源。美国把朝鲜列入"支恐"黑名单问题早于朝核问题的出现,现在布什政府将两者联在一起,即将朝鲜在无核化问题上的进  相似文献   

6.
许浩 《东南亚纵横》2005,(12):60-63
一、朝核问题的由来从1979年起,美国就开始监控朝鲜是否发展核武器。朝鲜1974年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1985年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1992年与IAEA签订《保障监督协定》。此后,IAEA多次检查,并未发现其任何异常。1988年下半年起,美国开始透露通过侦察卫星发现朝鲜正在研制核武器。1991年9月,美正式公开谴责“朝鲜正在研制核武器”,朝方则声明,这纯属无中生有。从此,美朝围绕朝核问题的矛盾与斗争时起时伏,日趋尖锐。1994年5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声明,敦促朝鲜接受核检查。美、韩、日、俄、英、法等国讨论是否对朝进行…  相似文献   

7.
特朗普就任总统后将朝核问题列为非常重要的外交议题,短期内采取了多项单边、双边和多边政策行动.美国对朝核问题的紧迫程度有了新的认识,希望全方位加大对朝施压力度、以压促谈.美国认定中国是解决朝核问题的核心角色,试图诱压并举争取中国支持美国对朝政策.围绕朝核问题的博弈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朝核问题大致有三种发展趋势:一是朝鲜在压力之下回归谈判,朝鲜核导能力发展阶段性停摆;二是朝核僵局延续,朝鲜在重压之下成功拥核;三是朝鲜半岛出现新的危机事态或者军事冲突.  相似文献   

8.
朝核问题实质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朝鲜核能力评估入手,通过对其战略动机的分析,探讨朝核问题的实质和发展前景。笔者认为,朝鲜核计划是一个基于国家安全需要的战略谋划,1994年的《框架协议》是在朝方具有了一定的"存在威慑"效应下实行大战略调整的结果,也是克林顿政府务实政策的产物;而2002年以后朝核问题的升级与恶化则主要是布什政府强硬对朝政策的恶果。朝核问题的未来走向将主要取决于美朝关系的改善,以及东北亚战略格局的重组。  相似文献   

9.
自去年10月以来,朝美核危机日益升级。美要朝放弃核计划,朝要美提供安全保证。2003年8月29日,关于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在北京结束。鉴于朝鲜核问题有着十分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因素,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不可能轻易实现。它的解决将经历重重困难,而且很可能是一个曲折和漫长的过程。本文试对美朝核问题再起的过程进行回顾,对未来美朝谈判中的核心难题进行分析,并对朝核问题对于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安全局势将会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朝核问题是中国外交在东北亚面临的重大挑战,该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中国重大战略利益。关于朝核问题久拖未决的原因,中国学术界看法不一,总结起来分为四种观点:合作失败说、朝鲜自身责任说、美国责任说、中国责任说。围绕中国如何对待朝鲜,学界也分为三种观点:有限度支持、朝鲜优先、与朝鲜切割。中国学者对于朝核问题的争论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去意识形态化的中国国家利益、进一步融入国际体系的中国、日益加剧的中美安全竞争。  相似文献   

11.
20 0 1年 1月 2 0日 ,布什登上美国总统的宝座。布什上台后多次声称重视发展同拉美国家的关系 ,进一步加强对美国“后院”的控制。在美拉关系中 ,委内瑞拉占据重要地位。这不仅因为委内瑞拉是距美国最近的南美国家 ,地理位置重要 ;更重要的是 ,委内瑞拉是美国石油的第 2大供应国 (仅次于沙特阿拉伯 ) ,与美国经济有密切联系。然而 ,在 2 0 0 1年美国发表的人权报告中 ,美国歪曲事实 ,污蔑委内瑞拉不尊重人权 ;在美国发表的《2 0 0 0年国别反毒评估报告》中 ,美国还粗暴干涉委内瑞拉内政。布什政府为什么对委内瑞拉采取敌视态度 ?笔者认为有…  相似文献   

12.
13.
近期来,印美关系大幅提升,其中有着政治、经济、科技上的互相需求和两国战略层面上的部分重合等多种因素。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既有相当大的潜力和空间,同时也将受到各自根本利益、地区安全、国内政治和周边国家关系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和21世纪相当长时期内,中美关系将长期保持既接触合作、又矛盾对立的关系,这是由美国对华战略"接触与防范"的双重性决定的.随着中国经济和军事力量的持续增长,美国主张防范、遏制中国的意识将会增强.而今明两年将是决定新世纪初中美关系性质与走向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5.
At the beginning of June, 2012, I had the honor to join a CAFIU team to visit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was my first visit to this continent across the shining ocean.As an English major, I am not a stranger to the American society, politics and culture. As a girl born in the 1980s, my peers grew up with cartoon  相似文献   

16.
萨本望  喻舒曼 《和平与发展》2012,(1):29-31,76,80,68
2011年美国高调“重返亚太”的实质是从过去集中关注全球反恐战争回归到全面经营亚太。其主要特点有:战略重点向亚太地区倾斜,加大对经济手段的倚重,加大军事上进攻色彩,加强对中国的防范。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具有深刻的背景和出于多重战略考虑,并且迄今已收到一些效果。但也应看到,美国“重返亚太”也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阻力和制约因素,这些因素既有亚太地区内和外部的,也有美国国内经济、政治、社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7.
18.
中美关系虽不时受到干扰,但由于双方共同利益不断增多,合作面拓宽,基础更加牢固坚实.与中美苏大三角关系时代不同,目前撑起中美关系的不再是一根支柱,而是多根支柱,因而更有力量承受各种压力,经受复杂考验.建立更稳定健康的中美合作关系,中国方面不会有困难和问题,关键在美国方面.美国对华战略的正确定位应是:中国是朋友而不是敌人;是全面建设性合作的伙伴而不是战略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19.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involves China’s sovereignty disputes with Vietnam and the Philippines;at the same time,it also includes China’s sea disputes with the U.S..The conflicts are different in nature but China has been trapped into strategic passivity.  相似文献   

20.
The nascent U. S. nervous screams at Chinese activities in Latin America catch the eye with their dubious timing, hysterical content and relevance to China-U. S. relations. Why such a fuss over normal Chinese moves in that region? Can the imports of Chinese goods there possibly imply any imaginary security risk to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re any ground for skepticism about Chinese intentions?How should China interact with the United States in that region?These are all upshots of closer Chinese tie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southern neighbors, fresh issues that claim removal of misunderstandings between Washington and Beij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