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韩超 《现代领导》2004,(6):31-31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种涵义: 一是民为邦本。《尚书》中日:“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其意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本体,人民稳定了,国家才能安宁。孟子总结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相似文献   

2.
刘铭恒 《现代领导》2007,(10):44-44
世有名言,“得民心者得天下”。尽管很多统治者也都懂此理,顺乎民心才能得天下,但就是得不到民心,常常倒是众叛亲离失天下。元人欧阳玄曾指出:“得土地易,得人心难。”难得民心的原因固然有许多,但首先有一条,就是不少统治者根本不知民心。他们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叫人望而生威,敬而远之;一些官员又狐假虎威封锁民声,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是从帝王的角度来衡量“交心沟通”的重要性。唐朝名相魏征就曾这样劝告过唐太宗:“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相似文献   

4.
金杯、银杯、万千奖杯,不如老百姓的声声口碑;金奖、银奖、万千奖项,不如老百姓的声声颂扬。得民心者,得天下,将会一呼百应;失民心者,失天下,将会百呼不应。  相似文献   

5.
民心向背与秦亡汉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扫荡六国之后,秦始皇自以为古今天下第一,自以为强力刑罚可以解决所有问题,逆民心所向而动;反秦的刘邦则是一位宽厚长者,出身于平民的他更能体会百姓的意愿有句传诵千古的名言,叫"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验之于无数朝代的兴亡、多少政权的盛衰,这确实是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那么,何谓民心呢?简而言之,它是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想法,是百姓的情感倾向,是人民的意愿和要求。民心属于群体心理的范畴,具有广  相似文献   

6.
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几乎妇孺皆知的简单道理,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古代君王经常用以告诫各级官吏的训条。然而,过去,有多少统治者却倒在这一哲言面前,被人民所抛弃。“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先生当年这“一顺一逆”之言恰为后来历史所验证。  相似文献   

7.
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后的思考陈光明广西桂林地区10个县的县、乡(镇)两级换届选举工作已顺利结束。通过这次县、乡(镇)领导班子的换届,以及一些领导干部的当选与落选,有的高票当选与有的勉强当选的情况来看,深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个道理千真万确...  相似文献   

8.
著名的“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最生动体现。虽然60年过去了,但我的家族从祖辈到父辈与中国共产党80多年血肉相连的关系,和代代相传跟党走的教诲,始终激励着我在党的领导下,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相似文献   

9.
人才谨防“犯规”韦钦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建立,给我国各类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逐渐成国国人的共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也成为各级领导者的一项重要职责。良好的社会氛围,给各类人才提出了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10.
金敏 《今日浙江》2010,(13):54-54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法宝。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至关重要。“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历史经验,也是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11.
民心论     
许耀桐 《乡音》2014,(2):37-38
2013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中国共产党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这就是说,得天下自有它的规律可循,得民心才能得到天下。这话反过来讲就是,失民心必定失天下,民心的"向"与"背",历来决定是"载舟"还是"覆舟"。此可谓至理名言,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12.
雷雨 《前沿》2002,(12):25-26
江泽民同志在“5·3 1”重要讲话中 ,以一个独立的部分专门阐述党的群众工作 ,要求全党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学习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 ,并警示全党 ,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 ,应该引起全党同志的高度重视。一、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失去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不论什么性质的政权 ,都难逃垮台的命运。“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 ,从古至今莫不如此。这是被古今中外无数事实充分证明的一条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 :“党现在已经是在…  相似文献   

13.
梅德高 《理论月刊》2003,(11):F002-F002
孟子生当乱世,其时诸侯混战,民不聊生。他清醒地认识到,德治并不简单意味着道德教化,而是首先要施行仁政,以德惠民。孟子认为,以德惠民并不是君主的恩赐行为,而是关系到其统治存亡的治国措施。就君民关系而言,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政治成败而言,得民心者得天下,“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施行仁政必然得到民心,“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就社会和谐而言,民众拥有基本的生活条件和财产是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民众若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根本无法接受治理和教化,“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实施以德惠民的具体措施,一是制民之产,使民众有维持生活的能力,“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二是使民以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三是省刑薄税,“省刑罚,薄税敛”,“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四是善养孤寡,“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  相似文献   

14.
吴义煌 《政策》2003,(12):43-43
民为国之本,国以民而存。一个政权,一个政党,其前途命运取决于民心向背,得民心者得天下,谋民利者得民心。因此,我们要把为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爱民之心、为民之德、富民之才、安民之策,时刻关注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掌握民情,尊重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羊”与“牧”捆在一起是1500多年前的事。《隋唐.杨尚希传》记载,“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县寮以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动须数万,如何可觅?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自杨尚希先生始,这“十羊九牧”也就成了官多为患的代名词。从隋朝始,宋代“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以后到宋、元、明、清等朝代,更是官吏众多、郡县林立。荀子说,“士大夫众则国贫”。事实亦是如此,“无其事而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生之者寡,食之者众”,官多爵滥,“十羊九牧”,到头…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协商论坛》2014,(9):1-1
我们要切实落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战略任务,面向未来,发展好各项事业,巩固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必须通过民主集中制的办法,广开言路,博采众谋,动员大家一起来想、一起来干。正所谓“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相似文献   

17.
再谈忧乐观     
忧乐思想的渊源——民本理念范仲淹的忧乐思想源于儒家的民本理念。民本思想在商周先秦时代已出现萌芽,汉晋唐代形成体系,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倡导“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为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得民心者得天下,成为历代仁人志士的共识。范仲淹出身宦门,从小受儒家思想浸染,同时幼年命运不济,历经社会底层的贫困和苦难。青年时游关中,见病尸遍野,便慨然发誓“大丈夫当以利泽民生为务”,立志“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为官后,一生将“以民为意”、“…  相似文献   

18.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评价郭子仪是“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这三句评语,古往今来,多少文臣武将欲求其一而不可得,郭子仪却一一做到。  相似文献   

19.
“得人才者得天下”、“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建国兴邦如此,企业发展亦然。知识经济的勃然兴起,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聚焦于人才,面对日益白热化的人才竞争,不遗余力的开发人力资源乃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抉择和重中之重。 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践以及中外企业成功的范例都证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决定企业的成功,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也是企业克敌制胜的根本。美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也是成功企业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公民导刊》2011,(9):52-52
人有恒言。皆日:“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点评:孟子在这里讲了家、国、天下的关系。家是国的基础,家族的秩序和原则放大了,就是国家的秩序和原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所以古代有理想的人,要想做伟大的人,从小先从每天洒水扫地开始,要想治理国家,也要先从治理小家开始,这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