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周年后,苏共亡党、苏联解体再认识很有意义,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苏共逐步蜕化变质,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苏联剧变的原因及教训,并从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中汲取教训。  相似文献   

2.
东梅 《理论探讨》2003,(1):100-101
导致苏联解体、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原因很多,但从根本上说,是作为执政党的苏共本身丧失了先进性.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强有力地推动先进文化的建设,不能忠实地维护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终为人民所抛弃.  相似文献   

3.
一、苏共民主化改革失败的体制性原因:传统党建模式和执政模式的积弊过深、积重难返(一)党内权力过分集中和党内民主的缺失苏共的基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即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制,但在苏共传统的党建模式中,形成了缺乏党内民主的党内集权模式,民主集中制原则没有完整地贯彻。高度集权的体制虽然有利于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是缺乏基本的民主基础,成为苏共传统党建模式各种弊端的根源。(二)党政不分和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在苏共传统党建模式中,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现象极为严重,党被放到了权力体系中的不恰当位置,处在权力的直接腐…  相似文献   

4.
关于苏共灭亡、苏联解体的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苏共的变质腐败是最为根本的原因.认为是改革的转向造成了苏共的灭亡和苏联解体更是无稽之谈.苏共的失败教训我们应认真汲取,对苏联的改革、当今中国的改革应如何评价,都是非常值得研究和重视的.  相似文献   

5.
肖德甫 《党政论坛》2010,(18):10-11
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过程已经表明,它不是在战争中被打败瓦解的,而是在和平的条件下完成了这一过程的;不是被反革命政治势力直接打倒的,而是由执政党领导人自己宣布解散共产党、停止联盟存在的。这一悲剧还表明,苏共领导核心内部的几股力量在这一过程中起的毁灭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程海亮 《理论探讨》2006,(6):146-150
苏共失败、苏联解体是苏共腐败变质的结果,如果把它看成是戈尔巴乔夫一手造成的,只会导致历史唯心主义,也会给人以误导,有避重就轻之嫌,从而减轻甚至抹掉苏共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这不利于我们吸取历史教训和执政党自身建设,认真分析苏共失败和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有助于我们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相似文献   

7.
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过程已经表明,它不是在战争中被打败瓦解的,而是在和平的条件下完成了这一过程的;不是被反革命政治势力直接打倒的,而是由执政党领导人自己宣布解散共产党、停止联盟存在的。这一悲剧还表明,苏共领导核心内部的几股力量在这一过程中起的毁灭性作用,是任何内外敌对势力所达不到的。  相似文献   

8.
熊秋建 《学理论》2009,(12):76-77
随着苏联机要档案的逐渐解冻,触及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也渐渐浮出水面。本文尝试从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甘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共发展透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和过程。或可以这么说,正是苏共长期的畸形发展和错误路线,铺好了苏联一步步走向灭亡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李慧 《学理论》2012,(14):27-28
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从众多原因中可以看出,苏共这个政党存在时期,腐败的蔓延和滋生是导致最后解散的一个致命原因。这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倡廉建设起到了警示作用。从苏共解散中,中国共产党应该重视腐败这个问题,吸取苏共解散的教训,加强我国当前的反腐倡廉建设。具体措施有:重视群众的利益,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党员的思想上入党;加大健全监督体制,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31)
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在众多原因中,腐败的蔓延和滋生是导致苏共最后解散的一个最主要原因。这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倡廉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警示作用。我们要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坚持从严治党,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地杜绝腐败。  相似文献   

11.
戈尔巴乔夫访谈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戈尔巴乔夫作为前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于苏联社会性质的演变、苏共政权的丧失和苏联的解体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他提出的错误思想理论,推行的错误路线,是导致苏联由改革变为改向的直接原因。研究苏联剧变的教训,不能不关注戈氏在苏联剧变前后的言行。我们在此刊登这篇访谈录,目的是为研究苏联问题的学者们提供一份参考资料。对于戈氏的言论,相信读者会自行作出是非曲直的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11,(8):52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说,苏联解体20年了,历史学家还有太多的问题要研究和探讨。可是大批有价值的文件至今未见天日。人们最想知道的苏联十大未解之谜是:1.苏联解体后,苏共数百亿美元的黄金和现钞到哪儿去了?据外  相似文献   

13.
苏联解体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登上苏共最高领导人的位置后拉开帷幕,随着苏联社会改革的深化,作为官方哲学的苏联哲学--苏联时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苏联哲学界"寻找哲学本质"的道路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却遭到批判、否定,随着苏联解体,苏联形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也彻底终结了.  相似文献   

14.
“创业难,守成更难”。从全球范围看,共产党从1917年开始取得执政地位,夺取政权是颇为顺利的,但在巩固政权问题上则不太成功。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几十年的一些大党、老党相继失去执政资格,退出了政治舞台。有的改名换姓,或名存实亡;有的四分五裂;有的自行瓦解。就连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七十多年的镰刀斧头旗子,也被俄罗斯三色旗所取代。为什么执政时间最长的苏共会突然丧失执政地位,苏联人民为什么不再有当年保卫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祖国那种政治热情和奋不顾身的精神,甚至对苏共垮台冷眼旁观?也许这一组数字能帮助我们解开这一历史之谜。苏联解体前,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颇有意思的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能够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苏联共产党是世界上最早夺取国家政权和执政时间最长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苏联共产党在执政74年之后一夜垮台,丧失了执政地位,并导致了国家的解体。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中国共产党的深刻反省和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告诫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深刻认识和汲取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执政的经验教训。党执政的时间越长,越要抓紧自身建设,越要从严要求党员和干部。日前,一部配合“三个代表”的学习,全面分析和诠释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理论著作——《实践三个代表巩固…  相似文献   

16.
王树春 《理论探讨》2004,4(3):17-19
列宁十分关注俄共党的领导制度和领导体制建构问题。从民主制到民主集中制是列宁依据俄国的特殊性作出的选择;从党的最高决策层建立集体领导和权力制约体制是列宁晚年的夙愿;从违背列宁晚年的政治遗嘱到高度个人集权体制形成是苏共垮台的重要历史根源。苏共领导体制的演变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7.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伟大创新,也是对苏共垮台教训的理论总结。从苏共执政的实践看,没有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坚持正确的信念和理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根本力量,是其丧失先进性进而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11,(16):52-52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说,苏联解体20年了,历史学家还有太多的问题要研究和探讨。可是大批有价值的文件至今未见天日。人们最想知道的苏联十大未解之谜是:1.苏联解体后,苏共数百亿美元的黄金和现钞到哪儿去了?据外国媒体报道,藏在了外国银行里,可代总理盖达尔雇私人侦探追查,却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19.
在苏联解体、苏共垮台20周年之际,重新回顾和总结苏联政治改革与民主化的教训,有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引以为戒:一是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手段,改革不能变成信仰放弃、方向背弃、主义抛弃;二是苏共是苏维埃政权和政治体系的根本和核心,失去了苏共也就没有了苏联。三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总之,政治改革必须有利于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必须有利于提升政治民主、政治稳定和政治效率。要树立正确的民主观,探索一条科学的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民主制思想.在后来的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民主制逐渐演进为以集中为主要特征的民主集中制.改进民主集中制,必须把民主制的原则与现实国情相结合,完善党的领导权与执政权的制度化结构配置,构建和完善国家权力的分权和制衡机制,深化选举制度的综治性改革,健全并强化权力监督和依法问责体制,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