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8 毫秒
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我国长期存在,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呈现城乡发展失衡的情况。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已经成为我国政府与人民共同关心并积极从事的重要工作。文章从泰安市城乡救助制度完善层面进行分析,重点关注农村低保的发展,保障农村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构建梯度式低保体系。  相似文献   

2.
李俊 《理论前沿》2009,(23):14-15
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必须确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思路,实践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从而推进农村经济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经进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仅仅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制度体系还远远不够,必须在此基础上促进城市和乡村真正深层次的融合,重塑城乡之间积极的社会认同,包括身份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建立城市居民和外来群体在身份、制度和文化层面上的相互认可、融合和整合,保障城乡居民获得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北欧国家是全球范围内城乡一体化建设最好的区域,其基本经验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服务法律法规、政府职责明晰。北欧模式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启示是立足国情、尊重现实,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系统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截至2005年12月,云南省已经在全省初步建立了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助制度为基础,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农村特困户救助、农村五保户供养、农村其他特殊人员救助、城乡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优惠政策相配套、以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正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为社会公民撑起了最后一道“安全网”。  相似文献   

6.
社会救助应该体现救助过程中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效果公平,应该做到不分人群的公平性,但是我国城乡社会救助尚未达到一体化的救助标准,未能体现社会救助的应有内涵,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模式可以采用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合理选择政策工具进行设计执行。  相似文献   

7.
社会救助与经济增长密不可分,过度追求社会救助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就要保证社会救助支出结构要合理;社会救助水平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社会救助要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医疗救助体系是“能够惠及穷人”的服务。国际社会非常重视对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注重法规建设、资格认定、项目开发、资金筹措、社会参与,国外医疗救助的成功实践给我国医疗救助城乡一体化提供了许多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我国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保障吃饭、健康、住房、教育等基本生活需要是他们最重要的人权。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建立和实施了社会救助制度,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立法滞后、城乡二元结构、行政治理水平不高等原因,贫困人口的基本权利未得到切实的保障。今后,国家应当加快制定《社会救助法》,建立社会救助法律体系;提高社会救助治理水平,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制度,加大社会救助投入,提高社会救助的执行和监管效率,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权利完全实现。  相似文献   

10.
社会救助是基于贫困存在的制度安排,它是保障民生的最后一层安全网,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也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建设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仍然面-临着居民贫富差距扩大以及城乡间、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严峻挑战。当前我国社会救助的需求既包括社会认同、维护社会公平和消除社会结构紧张等宏观层面的需求,也包括贫困群体的就业、基本生活、医疗、教育、居住等微观层面的需求。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应重点从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救助水平均衡化、加强基层救助工作平台建设、建立科学的家庭财产收入核查制度、拓宽救助领域,把扶贫与解困结合起来等四个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1.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中存在重城市发展、轻农村发展,重城镇化速度、轻城镇化质量,重城市规模扩张、轻空间结构优化,重土地城镇化、轻人口城镇化等问题。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是其主要制度障碍,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不合理以及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不科学是其深层次的制度根源。未来推进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取向是:体现区域的差异性、把握改革的阶段性、强调制度的公平性、注重规划的协调性,为此,应着重进行制度的顶层设计,并积极推进城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高质量的城镇化以及城乡产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供给的不公平性。因此,必须深化制度改革,加大制度创新。着力推进户籍、土地和社会保障“一揽子”综合配套改革,不断增强农民博弈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从而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13.
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到当前阶段,已经到了破解城乡一体化发展难题的关键时刻。应当找准症结、拓展思路、下大决心,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要紧紧围绕“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建设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生态绿色持续发展的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历史任务,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统筹城乡人口和产业布局、统筹城乡配套改革、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等等,力争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使甘肃全省普遍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这一目标要遵循政府调控、城乡统筹规划、工业化带动和逐步推进的基本原则。应着力抓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城市对农村的带动辐射及制度建设等重点,改革创新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采取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大农村公共财政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和小城镇发展等措施,分区域分步骤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和利益主体正在发生重要变化,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并已成为世界上收入差距比较大,城乡差距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和城乡统筹的关键时期。为了有效破解难题,奠定城乡一体化最重要的制度基础,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应当是举全国之力建立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体制。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城乡"二元化"医疗保障制度为研究对象,以建立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为目标,借鉴国外医疗保障一体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城乡整合的目标构想及措施建议,以资为我国今后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支出2019亿元,比去年增加247亿元。要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加强“三农”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又一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城乡发展不协调是体制和制度造成的。要从根本上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必须进行体制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城乡关系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建国以来,我国处理城乡关系的基本政策是向城市倾斜的政策。目前我国的城乡关系正在经历从城乡分割到城乡统筹的演变过程,城乡关系的每一次调整都伴随着制度的变迁。通过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城乡政策设计特点的分析,认识其形成与转变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探讨了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9.
李天民 《人事天地》2010,(23):28-30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统筹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简称"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机衔接(简称"四项制度衔接"),逐步整合各项经办管理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化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对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化解“三农”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率先启动,并由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体制改革。但是,值得人们深思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城乡差别不仅没有缩小,还呈扩大的趋势,究其深层原因,就在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差别的制度与体制基础依然存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因此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上升到化解“三农”难题的首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