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晓刚 《学理论》2012,(15):248-24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一直以来它同样面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欠佳的困境。笔者认为,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是对《概论》课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东北大学在"概论"课的教学中,通过对教师队伍、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的研究和构建,形成了"五结合"教学模式,有效地实现了"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提高了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15)
《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培养师范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理论阵地。深入研究推进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在今后的《概论课》课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尤为迫切与必要。  相似文献   

4.
梁伟 《学理论》2012,(13):239-24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05课程方案"中重要的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增强《概论》课教育的实用性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进一步增强《概论》课教学的应用性,在于转变教师灌输的教学理念,教学上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和关注现实,注重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性,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网络拓宽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文简称《概论》)课教育教学的不断探索与创新,运用新媒体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即"微课堂",以此达到丰富和深化《概论》课教学内容的宗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传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能够促使大学生对此认同,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这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周莉 《学理论》2010,(29):287-28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其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东北大学在"概论"课的教学中实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设计了与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复合式考核方式,在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通过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有效地实现了"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提高了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各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任课教师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和良性互动,增强了"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为契合"90后"大学生特点,结合"概论"课授课内容,对"概论"课授课对象——大学二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专业分层社会实践教学,还要进行干群分层社会实践教学。通过分层社会实践教学,一方面能够让本专业的学生更加热爱自己所学专业,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不同专业的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概论"课分层社会实践教学要做到"三个紧密结合":第一,紧密结合"概论"课授课内容;第二,紧密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第三,紧密结合学生的政治面貌。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10)
阅读是大学生汲取知识理论和思想观点的基本途径,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形式中,阅读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为了重塑"概论"课阅读教学的感召力,吸引大学生徜徉其中并深切感受到中国精神的魅力,应不断提升阅读引导的教学方法,坚持教材阅读与经典阅读的衔接,发挥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的互补功能。  相似文献   

9.
徐蕾  万宗凤  张瑞犁 《学理论》2012,(27):176-177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核心课程.近年来,围绕其进行的教学改革正在逐步加强和改进.从概论课教改的背景分析入手,并进一步论述了教改的目的,最后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刘欣荣 《学理论》2014,(3):221-222
为了高质量地完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提高"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十分重要。探讨该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调整教材讲授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境界。  相似文献   

12.
南志涛  刘先华 《学理论》2010,(11):263-264
信息化时代对大学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中以教师单纯传授知识的多少来评价教学的效果。信息化时代要求大学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革。在信息化时代大学课堂中必须针对课程的内容和特别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朱道宇 《学理论》2010,(3):164-165
体操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课程,探索更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是体操专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体操教学实践,针对体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提高体操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Many new political science faculty at teaching universities are recent PhD recipients, and are coming to these institutions from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re are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rain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received at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the expectations for faculty at teaching universities. This essay reflects on the author’s first year at a teaching university and offers six themes that may assist other new faculty in the transition from life as a graduate student at a research institution to life a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t a teaching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来的大学英语教学(大学公共外语教学的通称)十分重视语言形式(语音、基本词汇和语法)的教学,相对忽视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语言形式,又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探讨和实践,以及吸收了同行专家的教学经验,就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选用、学生兴趣的培养、教法学法的探讨,以及课堂把握、课前课后注意的问题、应用环节教学等,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李培  田建强  贾珍荣 《学理论》2010,(6):130-131
文章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出发,在深刻理解其内涵基础上,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贯彻和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文章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刑法案例教学评估体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3所大学法学院300份实地案例教学的问卷调查,对本科刑法案例教学评估体系在整个学校评估体系中的定位加以分析。然后对构建本科刑法案例教学评估体系的5个重要指标加以论述,指出应当根据刑法案例教学的特点和需要,适当地调整评估指标和权重,从而更好地促进和完善本科刑法案例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9.
王微 《学理论》2012,(12):189-190
领导学课程作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从其课程教学情况来看还主要偏重于对学生的理论教学,忽视了对学生领导活动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进行领导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首先应理清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展开具体的领导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案,从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两方面来提高学生的领导实践能力,这其中既需要师生间进行良好的配合,也需要高校对领导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给予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两个转换"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剑  邓坤金 《学理论》2009,(2):78-80
“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教学体系”与“学生能力——素质体系”之间的矛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矛盾。要解决这一基本矛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就需要创新教学体系,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以及从“教学体系”向“学生能力——素质体系”的转换,即实现“两个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