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根廷经济危机的根源究竟何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1 998年以来 ,阿根廷经济陷入持续衰退之中 ,尽管政府为重振经济做出了种种努力 ,但经济衰退的势头一直没有得到遏止。 2 0 0 1年 ,阿根廷经济形势继续恶化 ,金融市场连续发生大规模动荡 ,最终酿成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危机。 2 0 0 2年 2月 3日 ,阿根廷经济部长雷梅斯·莱尼科夫宣布 ,阿根廷将全面实行经济比索化 ,随后又公布了一系列相关措施 ,其主要内容 :以美元结算的全部银行债务、抵押贷款和其他美元债务一律按 1∶ 1的汇率转换成比索债务 ,全部银行美元存款则以 1美元兑换1 .4比索的汇率转换成比索存款。这标志着阿根廷货币局制…  相似文献   

2.
据阿根廷经济和生产部预测 ,2 0 0 3年阿根廷经济增长率将达到 5 .5 %以上 ,居拉美各国之首。在经历了 4年之久的长期经济衰退后 ,阿根廷经济重新燃起了增长的希望。一 经济运行全面好转1 998年下半年 ,阿根廷开始出现经济衰退。此后 ,经济形势每况愈下。 2 0 0 1年 ,阿根廷全面爆发危机。 2 0 0 2年年中 ,阿根廷经济跌至“谷底”。1 998年年中至 2 0 0 2年年中 ,阿根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GDP)由 80 0 0多美元降至 2 30 0美元 ,失业率由 1 5 .9%升至 2 3.9%,大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的贫困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重由2 7%增至 5 5 %(赤贫人…  相似文献   

3.
自1989年梅内姆总统执政以来,阿根廷私有化进程明显加快,据阿根廷经济部门私有化委员会的统计报告,到1992年4月私有化已涉及从电信、航空、造船、电话到大型建筑物、公路、电视台、石油开采等一切领域。政府实行私有化所得现金收入为43.568亿美元,债券67.699亿美元(按市场价折合现金为22.566亿美元)。美国《新闻周刊》曾评论说,“阿根廷整个国家都在出售”。1991年11月1日《非调控法》的颁布,标志着私有化跃上了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4.
2007年12月13日,阿根廷"重建阿根廷"党主席里卡多·洛佩斯·墨菲应邀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并作了题为"大选后的阿根廷形势"的演讲.墨菲是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曾在大学任教,并担任过阿根廷和乌拉圭中央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开发署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顾问,现担任阿根廷公民基金会主席、著名智库FIEL首席经济学家、财政经济研究所学术顾问等职.他1999年曾任国防部长,2001年出任经济部长,2002年组建"重建阿根廷"党,并在2003年首次参加总统选举.2007年10月,墨菲二度参选但负于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基什内尔.  相似文献   

5.
90年代阿根廷经济增长速度加快,1991~1998年其年均增长率超过6%。自1995年以来,阿根廷成为世界上通胀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近10年它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61%,从2581美元增至1999年年初的9231美元。政府自1991年起所采取的本国货币比索与美元自由兑换的政策不仅稳定了物价,遏止了高通胀,而且吸收了大量外资,使阿根廷经受住了墨西哥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动荡的考验,保持了经济相对稳定的发展。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阿根廷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阿根廷…  相似文献   

6.
阿根廷的经济危机可能会影响南美洲国家与欧盟国家在 4年前开展的自由贸易谈判。事实上 ,在阿根廷危机爆发前的几个星期 ,许多人还认为 ,2 0 0 2年将使拉美与欧盟的关系达到高潮。其原因之一是 ,西班牙将从 2 0 0 2年 1月 1日起担任欧盟的轮值主席国 ,还将在 2 0 0 2年 3月 1 7  相似文献   

7.
五月纪念碑,位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总统府前面五月广场的中央,是阿根廷人民为颂扬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的5月25日革命精神而建立的金字塔形碑。十九世纪初,今阿根廷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的地方经济迅速发展,克里奥尔人(即当地出生的白人)的政治经济力量不断壮大。与此同时,西班牙  相似文献   

8.
1810年5月25日,布宜诺斯艾利斯人民举行起义,推翻了西班牙殖民统治,成立了拉普拉塔联合省临时政府。这就是阿根廷历史上著名的“五月革命”。 1813年,拉普拉塔临时政府召开制宪大会。会议通过了一系列结束西班牙君主斐迪南七世统治的重要决议,并且正式通过了国旗、国歌和废除西班牙国徽,代之以拉普拉塔联合省的国徽等决议。  相似文献   

9.
主要观点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阿根廷经济、政治发展的分水岭.本文把1930~1955年视为阿根廷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时期.融入世界市场体系的特殊方式及1930~1955年的政治选择使阿根廷形成了一个对立的"断裂状"社会.  相似文献   

10.
阿根廷的"2005年债务互换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年底阿根廷危机某种程度上是巨额外债而引发的经济危机.因此,阿根廷债务重组计划备受全球的关注,尤其是针对国际债权人的重组计划.2003年阿根廷首次提出"迪拜提案",但由于国际债权人的强烈反对而夭折.2004年阿根廷政府再次提出了"布宜诺斯艾利斯提案",这充分说明了阿根廷政府的诚意和努力.在债务互换计划的条款、债务减免幅度、财政状况和清偿能力等方面,阿根廷做出了更大的让步,这是"2005年债务互换计划"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