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岑燮钧 《各界》2010,(11):64-67
一 赵匡胤很早就对南唐进行谍报工作了。南唐后主李煜倾心佛教由来己久,他乐善好施,广结善缘、崇经弘法,是天下第一居士。北宋谍报部门,就抓准了这一点,选派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叫江正的少年,削发后投奔名刹清凉寺,因为清凉寺的法眼禅师经常入宫讲经,江正只要取得老法师的青睐,就可以以贴身弟子随行入宫,借以刺探南唐虚实。  相似文献   

2.
大周后艳冠后宫 南唐后主李煜,行政能力有限但是才情出众,丢了江山却以文章传世."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脍炙人口.除了在文学上的贡献,作为一位风流君主,他与大小周后的爱情故事也令人唏嘘.李煜从小并没有争权当皇帝的心思,只想做个太平王爷终老.但是他的大哥弘翼在宫廷斗争中鸩杀叔父,大失人心,不久也抱病身亡了,太子之位悬空.性情温和的李煜就顺应大局,做起了皇帝.  相似文献   

3.
《各界》2012,(9)
晏殊(991-1055),北宋词人。抚州临川人(今属江西抚州)。宋代著名婉约派词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谥元献。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顿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宋太祖赵匡胤平定了南唐,本打算一鼓作气攻下吴越。谁知吴越国王钱俶亲自拜见赵匡胤,并献上了吴越国的地图,以示臣服之意。赵匡胤见钱俶来访非常高兴,便留他在汴梁游玩谈心,而钱俶却在暗地里贿赂大宋的重臣,希望能为他说话保住吴越国,深受皇帝倚重的宰相赵普更是他的重点公关对象。对此赵匡胤心知肚明,也不理会。一天,钱俶送了十个大坛子到赵  相似文献   

5.
柳永是词史上不可不提的一位词家,落魄一生,浪迹天涯却赢得后世不断地咏唱。在创作道路上其以赋为词大量创作慢词,大大推动了词的演化进程,从而为后世词的创作确立了典范,影响了一大批词家。他的这种以赋为词的笔法人称"屯田蹊径"。  相似文献   

6.
安全第三 《各界》2013,(3):68-70
柳永的老爸叫柳宜,曾经是南唐后主李煜的高级马仔,官职相当于纪检委书记。后来跟着李煜投奔大宋,被分配到山东费县当县令。山东有好客之风,又有文化渊源,柳宜在这里过得还算舒心。他经常到孔、孟故里游玩,还在菏泽结识了王禹称,从此成为好朋友。  相似文献   

7.
清风慕竹 《各界》2013,(11):57-59
1975年,毛泽东做了一次白内障摘除手术。术后第5天,他第一次用眼读书,读的是一首词《念奴娇·登多景楼》,当读到“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时,毛泽东放声大哭,不能自己。英雄迟暮,格外向往当年金戈铁马的理想与情怀。这首词的作者,就是南宋文学家、思想家陈亮,一个另类的状元郎。  相似文献   

8.
华兰 《侨园》2013,(12):41-41
<正>39年,作为一个王朝,南唐无疑是短命的。这个王朝曾有过励精图治的君主,但它为何昙花般那么短命呢?古代人经常将国运和建筑选址联系起来,李昇要当皇帝,为什么仓促选了金陵府衙作为南唐的朝廷?李昇出身可怜,生逢乱世,7岁时就成了孤儿,寄身寺庙成了小沙弥。但他又有极佳的运气,先是成为吴王杨行密的养子,但杨行密的几个亲生儿子不容他,于是他又成为权臣徐温的养子,名字也被改成徐知诰。他好贤知礼,很有威望。养父  相似文献   

9.
妙用小人     
薛峰 《党政论坛》2008,(2):26-26
有一次,宋太福赵匡胤任命曹彬为主将,率兵征讨南唐。  相似文献   

10.
孙士承 《各界》2011,(1):35-35
因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事件而留名青史的北宋名将石守信,曾是后周禁军的主要将领之一,在抗击北汉的高平之战和征伐南唐等的众多战役中屡立功勋。他不仅加入了以密友赵匡胤为首的“义社”,为赵称帝暗中做了许多筹备工作,而且在陈桥兵变时指挥殿前司禁军进行策应,帮助兵变部队顺利回京,因此赵匡胤称帝后把他列在了六位“翊戴功臣”之首。  相似文献   

11.
热词     
《党政论坛》2012,(12):11-11
◎你懂的该词乍一听让入有不清不楚的感觉,却成了网友们所有“心照不宣”的最佳表达。如果你知道他知道,就可以说上一句“你懂的”来表达你的所有要求和所有心情。这个词是网络时代的眼色,举重若轻,不必明说。  相似文献   

12.
杨耕身 《各界》2014,(10):31-31
索尔仁尼琴以批判者的方式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却不为当时的政权所宽容,而不得不半生漂泊。先是因对斯大林的不敬之词,索尔仁尼琴在苏联监狱中度过八年,接着又遭到流放。1962年他发表苏联文学中第一部描写斯大林时代劳改营的作品,引起轰动并受到赫鲁晓夫的赏识。  相似文献   

13.
黎靖 《党政论坛》2011,(18):52-52
宋太祖赵匡胤平定了南唐,本打算一鼓作气攻下吴越。谁知吴越国王钱傲亲自拜见赵匡胤,并献上了吴越国的地图,以示臣服之意。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4,(32)
魏初受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对于词是以余力为之。且多是为记录现实生活情感服务的。魏初词现存49首,词牌18个。由于数量的有限,所以词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并不十分丰富,但却精品频出,引人侧目。其词为元以降的历代词学家所称道。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分为赠答词、祝寿词两大类。其中表达了他赏景抒怀、离别相思、与人同乐的丰富情感。  相似文献   

15.
李存梅 《学理论》2008,(8):76-77
“假定性”一词,源自何处,无从考证,一般人认定“假定性”一词,最早是运用于中国舞台艺术,不过“假定性”一词却较早被运用于艺术申,且东西方艺术在运用过程中侧重点有明显差异,西方偏重于艺术的再现,东方侧重于艺术的想象与情感的融入。  相似文献   

16.
读书时间     
《侨园》2014,(5):7-7
《论语别裁》通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殿堂 作者 南怀瑾 推介词:《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编辑的语录,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也是他讲解《论语》的课堂实录,成书方式差不多,但两者却大异其趣。《论语》微言大义,需要后人一代又一代地阐释注解;《论语别裁》则通俗易懂,活泼形象,应该说是很符合现代传播规律的国学普及读本。  相似文献   

17.
胡适的清廉     
李传玺 《党政论坛》2010,(10):51-51
“清廉”这个词应该是专指仕途之人的。胡适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写文章教书办杂志,似乎与这个词不沾边,但他毕竟出任过国民政府驻美大使,后来也担任过所谓“中研院”院长,在国民党那样一个贪腐的环境中,胡适能否保持清廉,不致堕落成他一直批评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王惠民 《学理论》2010,(24):168-170
李煜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卓越的词人,他的词直抒胸臆,形象鲜明,风貌天然,感染后人。本文从词学张力的角度.探究李煜词所表达出的强烈亡国之痛、亡国之思、孤寂之恨、故国之恋等思想情绪,进而穿越历史时空,所形成的震撼后人心灵的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19.
马堃 《学理论》2010,(5):109-110
辛弃疾后期词作有不少以谐谑的语言形式和表述风格传达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使他的后期词作在谐谑中呈现放达,在谐谑中蕴含悲凉,他因此使谐谑词摆脱了滑稽游戏的笔墨,而成为一种有深刻内涵的文学表述方式,使得谐谑能够与婉约、豪放、清雅并立为词的风格之一。  相似文献   

20.
张荣刚  娄红艺 《学理论》2009,(15):168-169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赞誉他为清初第一词人。其所作爱情词最富特色和个性,人称其“哀感顽艳”。本文就其爱情词中的部分悼亡和小令,试分析其爱情词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