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76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起到哪些作用呢?一、统一战线构成政治文明的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扬民主,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在当代中国,与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制度有哪些呢?最主要的有三个:一是人民代表大会这个根本政治制度,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基本政治制度,三是民族区…  相似文献   
2.
丰功统战孰不心倾李传玺985年1月10日,一位老人在填出了一首《六州歌头———读〈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词并派人送给中央统战部后,才放心地去住院。住院后即陷入了昏迷状态,经化验各种指标已恶化得无法测量了,不久也就去世了——这位老人就是叶圣陶。本来前两...  相似文献   
3.
胡宗宪“尚书府”中的家井———外观是半圆形,水中又用青砖砌了个方井。在绩溪龙川,有一处明代兵部尚书、抗倭名将胡宗宪的“尚书府”,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美仑美奂。其中有一家井,外观呈半圆形,水中又用青砖砌了个方井,井沿有踏石相通。从用处上讲,外井是用水,里井是吃水。但徽民居的一大特点,就是处处蕴含着伦理教诲。因此,这外形就有人说它象征财富,但更多的人说它象征着徽州人的性格———外圆内方。同是绩溪人的胡适———住旺川上庄,与龙川在绩溪的方位一北一南,且胡适之胡与此不一家,胡适之胡是李改胡,为李唐后裔逃难至此而改———…  相似文献   
4.
谨以此文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30周年。——编者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九千余人奉命从安徽泾县云岭驻地出发,6日,行至泾县茂林一带,突遭国民党军队七个师八万余人袭击。新四军寡不敌众,弹尽粮绝,约两千人突围,大部分壮烈牺牲或被俘,军长叶挺被无理扣押,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不幸被叛徒杀害,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17日,蒋介石竟然反诬新四军为叛军,宣布撤消其番号,并声称将叶挺交由军事法庭审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采取了“政治攻势,军事守势”的方针。  相似文献   
5.
2003年除夕,一个陌生的身影走进了安徽省委统战部办公楼。许多同志回去过节了,楼道里显得空荡荡的,见一间办公室亮着灯,他便轻轻敲敲门得到允许后,走了进去。这是一位副部长的办公室。副部长一看,这不是过完春节即将来担任部长的郑牧民同志么?他怎么今天来了。郑牧民笑笑,说先把组织关系转过来,也是先过来认个门。就这样郑牧民跨进  相似文献   
6.
7.
李传玺 《台声》2013,(5):84-85
首次去台湾,能有什么“巧遇”呢? 去阳明山山顶的“中国文化大学”参观,董事长张镜湖先生出来接待我们。没想到他是张其昀先生(中国人文地理科学的开创者)的儿子。  相似文献   
8.
李传玺 《政府法制》2011,(30):17-17
在封建社会,由于科举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贵族豪门对女子的婚嫁不问阀阅,不再讲求门当户对,开始向科举功名转变。每逢礼部放榜日,新科状元便成为万众瞩目的中心,也成了权势人家择婿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李传玺 《各界》2013,(10):15-16
上世纪50年代,大陆系统批判胡适思想,胡适都持着"理解的同情"去看待这些亲朋师友的"火力".同时,并没有因为这些批判而对大陆学术的发展持一概拒绝或否定态度.他不仅利用一切可能给予密切关注,而且只要一看到好的,都会在日记和书信里留下分析与赞扬.本文将这类材料做了一定综合,可以说反映了胡适晚年生活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0.
知道何廉,最早是读胡适日记和《独立评论》“编辑后记”了解的。胡适第一次和何廉会面是在1931年2月12日,《独立评论》创刊后,何廉也是其撰稿人之一,何廉自己曾说:“我们两人(指和翁文灏)在该刊创刊初期,常为之写稿,募集资金以维持刊物的经营,该刊召开的双周会议常在胡适寓邸或清华俱乐部举行。”胡适在自己主编的那期常推出“微博式”编辑后记,对何廉的文章也曾有过精致的短评。第九十二期(1934年3月18日出版)何廉有文,胡适在后记的头条即重磅推出此文:“白银问题是今日的绝大问题,我们早就想请专家学者替《独立评论》撰文讨论。现在何廉先生寄来了一篇七千字的长文来,我们非常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