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份离奇的讣告毋庸置疑,这是一份非常离奇的讣告。离奇得让人匪夷所思。1930年,毛泽东三十有七,还未到不惑之年,可谓年富力强。当时,他正以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和他的战友们在中央苏区卓有成就地工作着。而且在9月召开的党的六届三中全会上还当选为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就这样一个健康的人,不知为什么,竟被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总部在3月20日宣布去世了。并发了一份措词恳切的讣告。共产国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宣告:“中国共产党的奠基者、中国游击队的创立者和中国红军的缔造者之一的毛泽东同志,因长期患肺结核而在福建前线逝世。”讣…  相似文献   

2.
刘仁 《党史博览》2018,(8):23-28
正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挽救了党和红军。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开始纠正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在尊重共产国际的前提下,独立自主探索自己的方针政策。1934年5月,季米特洛夫被选进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在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上,他正式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从1935年至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这一时期毛泽东与季米特洛  相似文献   

3.
正20世纪二三十年代,毛泽东既未留苏学习过,也未赴苏拜访过斯大林,与共产国际交集不多,对共产国际所知有限。然而,出于对中国革命的关注,共产国际对毛泽东却较为了解,并于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中国苏区内受到排挤时,对毛泽东另眼相看。毛泽东在指挥作战上有丰富经验1930年5月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斯大林不止一次地与中共驻共  相似文献   

4.
阿元 《党史文苑》2005,(4):52-52
一份离奇的讣告 毋庸置疑,这是一份非常离奇的讣告.离奇得让人匪夷所思. 1930年,毛泽东三十有七,还未到不惑之年,可谓年富力强.当时,他正以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和他的战友们在中央苏区卓有成就地工作着.而且在9月召开的党的六届三中全会上还当选为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就这样一个健康的人,不知为什么,竟被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总部在3月20日宣布去世了.并发了一份措词恳切的讣告.  相似文献   

5.
正支持毛泽东进入中央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中国革命的进程和毛泽东的领袖地位最终确立都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毛泽东同共产国际结下了不解之缘。1921年7月,28岁的毛泽东在上海参加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担任大会记录时,就已经引起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注意。两年后,毛泽东之所以能在中共三大进入党中央领导层,与马林的支持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共产国际依据列宁有关殖民地问题理论指导中国革命,从一开始便以农民运动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主要形式,并试图制定中国革命的土地纲领。虽然1923年5月制定了在中国实行土地革命的基本策略,但共产国际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最基本的主张是没收大土地占有者即地主的土地,而中共将大土地占有者翻译为大地主。由此不仅导致双方所称"地主"名同实异,在土地革命基本要求上更存在分持没收大地主土地、没收地主土地主张的矛盾。中共中央也因此长期在理论分析上混杂以"地主"、"大地主"作为与农民敌对的阶层,在策略制定上却仅针对大地主。  相似文献   

7.
1938年7月,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王稼祥回国。临行前,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与王稼祥和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任弼时进行了重要的谈话。据王稼祥回忆,季米特洛夫说:“应该告诉全党,要支持毛泽东同志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他是在实际斗争中锻炼出来的领袖。其他人如王明,就不要再争了。”这是共产国际第一次对中国共产党明确表示支持毛泽东为领袖。  相似文献   

8.
一、两个中国命运的决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彻底胜利。随即,中国展开了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斗争。以蒋介石为首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要从人民手中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使中国成为依靠美帝国主义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代表无产阶级和各族人民的中国共产党,在不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抗战胜利果实的前提下,不惜多次作出让步,努力争取和平,反对内  相似文献   

9.
一、共产国际放弃了中共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共产国际重视国民党,轻视共产党。对中国资产阶级、国民党和蒋介石、汪精卫、冯玉祥等的革命性估计过高,而对中国工人阶级、农民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作用估计不足,实质是反对中共对革命的领导。 共产国际要求中共帮助国民党“成功一个民众党”。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来华向孙中山建议:改组国民党,联合社会各阶级,尤其是工农大众;创办军官学校,为建立革命武装打基础;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他还说:“中国的真正革命者的首要职务,就是实现国民革命”,因此必须宣传、引导农民、  相似文献   

10.
《求是》2005,(2):11-13
遵义会议在我们党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伟大的转折意义。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贵州,在攻克黔北重镇遵义之后,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  相似文献   

11.
在红军长征中,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陈云发挥了独特作用。他担负起指挥红五军团掩护中央红军转移殿后的艰巨任务;他在遵义会议上坚定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为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作出重要贡献;他为红军长征的胜利推进,为赢得共产国际对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步形成的支持作出重要贡献;他为后人留下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珍贵历史文献,是中国共产党向世界宣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2.
70年前,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贵州,在攻克黔北重镇遵义之后,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3.
一、黎平会议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革命史上,贵州省作为一个省份,有着特殊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主要体现在长征途中党中央在贵州召开的一系列的会议——从黎平会议到遵义会议,把党和红军从万分危机中命悬一线的绝境中挽救出来,转危为安。同时中共中央开始摆脱共产国际代表的控制,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支持和帮助下成立的,1922年党的“二大”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相似文献   

14.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部分共产党人坚持进行农村斗争,在农村创建红军和根据地。共产国际却由此忧虑中共会变成农民党、小资产阶级党,红军战争会变成单纯的农民战争,指示中国党必须继续执行城市中心路线。这就形成了所谓共产国际难题。在共产国际和联共(布)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下,中共中央一连三次犯了左倾错误,并都对毛泽东等进行了批评、排斥和打击。毛泽东顶住压力,勇敢破解了共产国际难题,大胆提出了农村中心思想,进而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  相似文献   

15.
遵义会议批判了经共产国际批准的中共中央总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并取消了他们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会后不久,政治局常委分工时,又由张闻天(洛甫)接替了博古负总责的职务.这次会议不仅独立自主地对中央组织成员和分工作了部分调整,还根据红军所处的具体情况,制定党在领导红军进行战略大转移中的方针、政策.这对在共产国际绝对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确实是成立十四年来破天荒的大事件.虽然"遵义会议是在拥护共产国际大  相似文献   

16.
“以发展求巩固“——再看红军东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2月,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率领下,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抗日前线.红军渡河东征是三晋大地上震动全国的伟大历史事件,对中国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共产国际与中共独立自主原则的艰难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自主原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确定的基本原则。受共产国际的束缚和影响,这一基本原则的确立经历了一个相当艰难曲折的过程。 一 大革命的失败是陈独秀等人在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上盲从共产国际指令造成的后果。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以后,中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高潮。在革命高潮的初期和中期,由于得到了共产国际基本正确的指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和组织下,曾得到波澜壮阔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在大革命后期,由于共产国际指导的一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民主和平.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愿望,主张战后国共合作共同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富强的国家.然而蒋介石要建立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法西斯专政国家.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准备打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为了欺骗人民,欺骗舆论,并完成内战部署.蒋介石玩弄"和平谈判"阴谋,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了揭露蒋介石的阴谋,争取实现和平,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谈判,经过针锋相对的斗争,国共两党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国共会谈纪要>,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9.
共产国际关于中国资产阶级问题的策略及其演变,曾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中国革命的进程。系统地研究这个问题,不论是对现在还是未来,都具有一定的学术和社会价值。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前,共产国际提出中国共产党应当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建立联盟的策略共产国际提出的这个策略,其理论依据是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曾提出:共产党对于能团结合作的小资产阶级甚至资产阶级的派别,也要采取在一定时期的联合态度。列宁正确运用并发展了马、恩的这…  相似文献   

20.
1935年,无论是对毛泽东,还是对季米特洛夫都是极其重要的一年。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新起点。而在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以后,季米特洛夫正式成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从那时起,他开始与中国共产党打交道,直到共产国际解散之后,他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负责协调莫斯科与毛泽东、中共中央的关系。季米特洛夫与毛泽东虽然未曾谋面,但神圣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将他们紧紧地联在一起,并建立深厚的友谊。据不完全统计,仅在50年代,毛泽东公开赞扬季米特洛夫就有五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