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正军 《中国民政》2013,(12):53-53
农村低保是解决农村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的民生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兜底网”。近年来,低保制度日益完善,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困难群体的生活得到较好保障。但必须同时看到,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入。一些低保新问题、新情况逐渐显露出来,低保规范管理遇到新的挑战,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2.
徐清照 《青年论坛》2008,(4):136-138
当前农村低保制度正处于全力推进阶段,对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除了加快经济发展以逐渐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外,还要建立健全农村低保标准正常增长机制;科学制定农民收入评估标准,改进收入调查方法;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农村低保资金到位;健全农村低保工作机构;加强低保工作信息化建设;加强对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增强低保对象的脱贫能力。  相似文献   

3.
《公安研究》2013,(8):96-96
郭剑平在《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撰文认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全面建立以来,制度的实施成效明显、作用突出,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低保对象难以达到应保尽保的目标、低保对象确定困难、低保制度宣传不到位、基层低保工作力量薄弱等问题,应从多层次筹措资金、加强管理与监督、加大宣传、加强基层建设、建立健全综合性的低保制度体系等方面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提上了议事日程。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了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设想。为了推动我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2008年,民建四川省委组织力量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解决农村低保制度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一、我省农村低保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早在2006年底,我省就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并  相似文献   

5.
《思想工作》2007,(10):20-20
为了切实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实现基本生活救助制度方面城乡困难群众同等待遇。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对农村低保的目标任务、原则要求、保障标准、对象范围、操作程序、资金筹集、组织机构等内容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6.
学术前沿     
《中国民政》2013,(10):34-35
对我国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问题的思考 常仁珂在《劳动保障世界》2013年第2期撰文认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不仅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大进步,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在我国农村衍生出来一群称为“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的人,他们人均收入比低保对象要求的人均收入稍高,但是他们享受不到低保对象能够享受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没有补差,得不到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救助,  相似文献   

7.
张晶婧 《中国民政》2013,(11):28-29
实行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201O年以来,民政和扶贫两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扶贫办、民政部等5部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31号)精神,积极开展试点探索,为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从保“生存”到促“发展”,  相似文献   

8.
伏燕 《中国民政》2011,(8):45-46
2006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将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那么,自2007年农村低保制度运行以来,工作开展情况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政》2007,(3):62-63
广西百色市出台《关于在全市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对建立全市农村低保制度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科学确定农村低保对象和标准,规范农村低保对象的申请、审批程序和保障金发放办法,以及如何等措农村低保资金等进行明确规定。从2007年1月起,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特困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相似文献   

10.
学术前沿     
《中国民政》2013,(12):28-29
陈玲玲,刘敏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6月上撰文认为,城市低保制度历经二十年的发展已经硕果累累,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家庭经济情况核实难,城市与农村低保制度缺乏有效的衔接,导致人均收入水平高于农村低保的保障标准而低于所在城市低保标准的进城务工人员被排除在低保制度体系外。二是保障标准偏低,标准统一固定,没有考虑到家庭规模、结构,缺乏弹性。三是现行法律法规没有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分担城市低保保障资金的比例,导致各地低保资金投入随意,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地区贫困人群享受相差悬殊的城市居民低保待遇。四是退出难问题突出,专业化队伍建设落后以及低保管理部门权力受限。针对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规范低保申请人资格审核制度。完善信息网络平台,使得低保申请者和受助者的信息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2012,(1):49-49
农村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后,不少同志在思想上对农村低保与扶贫究竟是何种关系,两者如何衔接,特别是低保标准是不是要超过扶贫标准产生了困惑。对此,河北省民政厅温亚平认为,农村低保与农村扶贫虽都是以农村贫困人口为工作对象,都是维护社会公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现实制度安排,但两者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首先。定位不同。农村低保制度是保障基本生存,  相似文献   

12.
江风  张姝 《中国民政》2007,(5):42-42
近年来,湖南省各级民政部门通过一个阶段的试点摸索后,逐步开展了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工作。特别是200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对农村低保工作高度重视,财政部门给予大力支持,省政府于11月1日出台了《关于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湘政发[2006]28号),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对推动全省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截止2006年  相似文献   

13.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称“低保”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在确保城镇贫困居民最低生活所需,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在城市全面实施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刚开始建立这项制度。本文在对我国东西部地区“低保”对象、条件、水平分析的基础上,对平衡地区闻的“低保”差异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低保"是最低生活保障的简称。早在1993年,中国政府就开始了城市"低保"制度的试点工作,到1999年覆盖了全国城镇。2007年,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据国家民政部部长李学举10月18日表示,到2007年底,全国城乡享受低保人数将达到5000万。  相似文献   

15.
各市、县(区)民政局、财政局:为做好今年的农村低保工作,省民政厅、财政厅对《安徽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作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安徽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印发各地,请遵照执行。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的意见》(皖政[2008]3号),2008年,在现有农村低保制度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共四川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了构建我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了推动我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最近,民建四川省委组织力量对农村低保制度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调研。  相似文献   

17.
《江西政报》2008,(13):1-1
农村低保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得民心、顺民意的德政善举。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特别是城乡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作为大事来抓,政策措施之多,工作力度之大,实施效果之好,都是前所未有的。农村低保制度的初步建立,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重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草案)》目前已进入审议阶段.该条例一旦出台,重庆将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统筹城乡的低保制度。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贵溪市民政局不断健全完善以低保为重点、各项救助相配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对“三类群体”基本生活的保障作用。截止6月底,全市有5316户10547人享受城市低保,月发放低保资金164.38万元.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到155元;有7857户16482人纳入农村低保.月发放低保资金108.06万元,  相似文献   

20.
周玉铃 《中国民政》2010,(10):45-45
<正>农村低保实施以来,大部分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困难群众得到了救助,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如下解决路径:1.在规范标准上想办法。可以尝试出台收入的核算标准。如抽取一定比例的低保家庭和普通老百姓家庭开展"日记账"工作,通过对比从整体上掌握低保家庭和普通百姓家庭的收支情况和生活水平。在获取详实的数据基础上,综合考虑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