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生有很多名号。他原名孙文,字德明,自号日新,意为“天天更新”。少年时代孙中山常听太平天国老战士冯爽观讲洪秀全反清的故事,因而非常崇敬洪秀全,遂自称为“洪秀全第二”。青年时代,孙中山常与爱国青年陈少白等聚集一起谈论国家大事,亲友称他们为“四大寇”。由于孙中山学识广博,同学们叫他“通天晓”。1895年,清政府在通缉孙中山时,故意把“孙文”写作“孙汶”,以示他如洪水猛兽。但人们却支持他的反清行为,叫他“孙大炮”。1897年他在日本时曾化名为“中山”,意为山中打柴人,表示他的革命意志。从这…  相似文献   

2.
一天,先生很认真地问我:“给灾区小朋友们带什么礼物好呢?”我说,“你小时候有什么东西特想拥有,却一直没能如愿呢?”他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就风风火火地出门买了只足球回来.到了周末,他一大早就带着足球去参加校友会活动了.待傍晚回到家,他的皮肤被晒得又红又黑,眼睛里却透着光亮.  相似文献   

3.
没想到,在南太平洋的岛国新西兰,能经常看见一群金发碧眼的“雷锋”,而且是有组织的“雷锋”,是经过培训才上岗的“职业雷锋”,这群“雷锋”,在西方有一个朴实的名字叫“义工”,是一个颇有一些历史的社会角色。 我的好友小比,出国留学期间,在新西兰也加入了“雷锋”行列,而且主要服务对象是华人移民。 去年10月,小比乘坐的飞机刚到新西兰,还没出奥克兰机场,就遇到一位老年人,他身穿标志机场志愿义工身份的蓝色西服,笑容可掬地帮人将行李箱提出了机场。待小比要送他一件礼物时,他却摆手拒绝,并说他是“义工”,随后,掏出一张名片,上与:“亲善大使欢迎你来新西兰!”  相似文献   

4.
王洪海 《乡音》2023,(2):47-48
<正>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记者又遇到了老朋友寇广平委员。多年前,寇委员曾为《乡音》“委员漫谈”栏目撰写文章《感恩改革开放感谢网络文学》,很直白地表达过“没有改革开放,没有网络文学,就没有我现在的优越生活”,直率、简单、质朴的性情让人印象深刻。面对记者的再次相约,寇广平爽快答应。  相似文献   

5.
“丁一槌”是人们送给首都医学院教授、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丁铭臣大夫的雅号。所谓“糙”就是神经科在为患者检查病情时,用来敲打身体有关部位,观察病人神经系统条件反射情况的“叩诊桂”。而这把叩诊槌到了丁大夫手里却有“一根一个准,初诊便确诊”的神奇功能。难怪人们送他“丁一相”这个美称。丁大夫何时成了“丁~褪”他本人并不知道.当别人把这个雅号告诉他时,丁大夫只是微微一笑。“一担定音”对于拍卖而言,不过是做成了一笔买卖。而了大夫手中这一朝,不仅准确地“糙”出病情,为下一步的诊治赢得了时间,有时甚至关系到…  相似文献   

6.
臭棋王     
臭棋王,保安员王哲的绰号。王哲是铁杆象棋迷,这是队友们公认的。他对象棋到底迷恋到啥程度?这么跟您说得了,就连梦中地都常常“跳马”、“出车”地喊叫。据说,有一次因为下棋,他意忘记了跟女朋友的约会时间。别看王哲这样痴迷下棋,对工作他却一丝不苟,从没因下棋耽误过上岗时间。王哲虽是棋迷,他的棋艺却不敢让人恭维。日子久了,队友们就送给他个“臭棋王”的绰号。由于他棋臭,队友们谁也不愿跟他“过招”。没人对招,王哲就在休息时有滋有味地翻那本棋谱。日子从指缝中慢慢地流过,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哲认识了厂里的工人大老马…  相似文献   

7.
近日读到一则短文《有油水的地方易滑到》,文章大概是说一名干部在调整时没有如愿到“油水多”的位置,颇感失落,其母亲询问原因,他漫不经心地说:“在这清水衙门,工作起来不提劲,也没有一点油水。”他的母亲把菜油洒了一地,让他踩到上面试试。  相似文献   

8.
某县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县委副书记调任县政协主席,一时间议论纷纷,有人说他虽然提了一级,却从“热板凳”上挪到了“冷板凳”上,分明是让他去“休息休息”了。他却不以为然,同在县委领导岗位上一样,认真地抓好政协工作。他说:“共产党干部不仅要能上能下,而且要热板凳能坐,冷板凳也能坐。”  相似文献   

9.
虽然他不是中共党员,但是许多涉及到省、部级领导干部的大案要案均由他主持办理;虽然几乎件件大案要案都有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压力,但是他却斩钉截铁地说:“案子到了我的手里,谁说也没用!”因之社会上盛传:“案子”到了他手里就能把腐败犯罪分子“咬死”!他,就是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监察部副部长冯梯云。  相似文献   

10.
纵观毛泽东诗词,涉及个人的仅十名,黄公略名列前茅。黄公略生前,毛泽东有“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的名句;黄公略牺牲后,毛泽东亲自主持追悼会,并书挽联,充分肯定了他短暂一生的功绩。在中央苏区,黄公略与朱德、毛泽东、彭德怀齐名。蒋介石沿袭《水浒传》宋江、方腊、田虎、王庆“四大寇”,而诬称“朱毛彭黄”为红军中的“四大寇”,悬赏达五万大洋,由此可见黄公略在敌我心目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形容某些人的残酷时,人们常常说他“像野兽般凶残”。这其实是不确的,因为我们人类有时会比野兽更加凶残。野兽不过是用爪、用牙撕咬,人类所能想出的手段,其惨酷真是匪夷所思。据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乌斯记述,主纳比斯有一具精美的刑具,外形就像他的妻子阿格帕,穿着华美的盛装,但在这“女人”盛装的里面──胸前、臂上、手上──却安装有隐藏着的锋利尖刀。每当被他“邀请”到家里的公民不肯答应他的需索时,他便动用起“阿格帕”的“说服力量”了。他把那位公民推向别具,推得紧紧地靠拢它,然后按动刑具背后的机括,弹出锋刃,那…  相似文献   

12.
天安门的魅力侯瑞丽一个初到中国的外国人骑着自行车寻找天安门,他不懂汉语,遇到立交桥,就四顾茫然地喊了一声:“天安门square?”周围的人听到“天安门”三个字纷纷给以指引,使他不费什么周折便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他赞赏北京人的热情时,却还不知天安门对北京...  相似文献   

13.
无奈的尴尬     
读罢第七期《警察天地》“民警缘何开‘摩的’”一文,感慨万千。杨增社的境遇是尴尬的:他是人民警察,却从事着第二职业——开“摩的”;杨增社可以正大光明地徒手搏击持刀歹徒,但却要偷偷摸摸地挣钱为妻治病。 在公与私面前,民警经常遭遇无奈的尴尬。 我结识一位“110”民警,他向我说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在处警的时候,妻子打来电话,说是被人抢了钱包,叫他赶快去。他说:“我没空,你拨打‘110’吧!”事后,妻子怨恨地说:“你帮别人就那么  相似文献   

14.
<正> 他,“马路天使”,而且一站就近20年,从一名普通交警成长为杭州市某城区交警副队长;也由一个小青年变成了“丈夫”、“父亲”。当我问他:“站了20年马路有何感受?”时,他幽默地冲我一笑,“这么说吧”。刚当上交警时,其实我很害怕上岗值勤。一听说上岗,浑身就起鸡皮疙瘩,不自在,但是你得对得起这身警服,到  相似文献   

15.
“我真的很爱她,是她抛弃了我。” 一位曾经优秀的小学校长,残忍地将他的婚外情人杀死后,在他的悔过书中这样写道。然而他陷入的不过是一场他自己设计的虚假的婚外情,他却浪漫地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当别有企图的情人对他失望要离他而去时,他变成了恶魔;演绎了一场“真爱”悲剧。 2003年8月,这位优秀校长被玉林市中级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涉足商海,虚荣校长硬充大款李想1969年出生于广西玉林。1989年,年  相似文献   

16.
在纽约有一位心理医生,执业多年,成就卓著。在他即将退休时,写了一本医治各种心理疾病的专著。这本书足有1000页,包含了各种病情的描述及其治疗办法。有一次,他应邀到一所大学讲学,在课堂上,他拿出了这本厚厚的著作,说:“这本书有1000页,里面有治疗方法3000种,药物1万类,但所有的内容,却只有4个字。”在学生惊愕的目光中,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如果,下次”。这位医生说,造成自己精神折磨的其实就是“如果”这两个字,“如果我考上大学”,“如果我当年不错过她”,“如果我能换一项工作”……医治方法有上千种,但最终的办法只有一种,那就是把…  相似文献   

17.
一位国企“大员”,他受国有公司的委派,到由国有公司出资注册成立的一家企业任职。几年来,他所管理、经营的企业不仅未让国有公司赚取分文利润,而且使上千万元的国家银行贷款无法收回,然而他自己的腰包却装得鼓囊囊的。当他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时,他还振振有词地辩称,他赚的是自己的钱。他“自己的钱”是如何赚的呢?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8.
某法院刑事审判庭的一位庭长在办理一起涉及到某“权贵人物”子女的刑事案件时,这位“权贵人物”不但不配合法院工作,反而通过庭长的一些“顶头上司”向其施加压力,企图减轻罪责。这位庭长斩钉截铁地说:“南山可移,判不可摇”。尽管有的“上司”斥责他“目无领导”,还有的人劝他“给自己留条后路”,他仍然依法办事,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相似文献   

19.
罗斯·科尔比是美国中西部一家公司的市场调研员,经过几个月的研究,数百次的考察,打了好几次的草稿后,科尔比终于完成了他的市场销售报告。总算按时完成了!科尔比准备出去过周末,享受一下久违的轻松与愉悦,尤其在出色完成工作之后。他又仔细地校对了一遍报告,然后就按“发送人员名单”发了出去。等他回到办公室时,却发现他的主管铁青着脸。“我意识到,我已经不小心越过了她的权限。”科尔比解释说,“她给了我‘发送人员名单’,我以为我是在按她的命令行事。”但她却非常悲哀,因为她没有看到最后的书面报告。科尔比的主管要他去收回报告,但已经晚了。“当我到总经理办公室时,他已经在看报告了。”科尔比说。  相似文献   

20.
开心一刻     
《人民公安》2012,(19):55-55
不忍心看周末,老婆挥汗如雨地干着家务,而老公却悠闲地半躺在床上看电视。老婆抱怨说:“你就能忍心看我一个人在这里苦干?”老公同情地说:“那我回里屋睡一会儿,”度日如年有一位到城里打工的青年给远在农村的父母写信,告知自己在城里度日如年。老父亲看完信后高兴地说:“这小子在城里混得还挺好.过日子就像过年一样。”老母亲却不放心地问:“那为什么还要我们寄200块钱给他呢?”“你真老土.他天天过年能不花钱吗?”老父亲不耐烦地开导老伴儿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