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21世纪以来,世界自然灾害频发,改善城市规划,建设防灾减灾工程,提高民众灾害风险意识,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一个主题。在中国,民众缺少灾害风险意识是造成自然灾害损失扩大化的重要原因,在日本,自然灾害风险图成为政府进行灾害管理,提高民众灾害风险意识的重要工具。日本政府已经绘制了一套完善的全国性自然灾害风险图,旨在让政府决策部门、相关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大众了解所在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同时最大程度避免生命财产安全损失。笔者在日本担任访问学者期间,  相似文献   

2.
自然灾害评估工作的意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自然灾害形成机制、时空演化规律正发生深刻变化,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日趋多元化.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易发高发,多灾种集聚和灾害链特征日益突出,灾害风险的系统性、复杂性持续加剧,对经济社会和国家总体安全的影响更加深远.我国进入新的灾害多发期,极端灾害事件发...  相似文献   

3.
吴圣楠  邹强  王姣  雷雨  崔鹏 《中国减灾》2023,(23):10-13
<正>“一带一路”沿线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灾害风险最大、灾情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居高不下的自然灾害风险,严重威胁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开展“一带一路”沿线自然灾害风险研究,可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风险造成的损失。作为“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国际合作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针对典型自然灾害类型,以全球视角全景展示了“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风险时空格局。本文通过总结图集主要具备的四点特色,介绍了该图集的编制背景、内容、过程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起步较晚,在应急管理部成立之前长期处于概念混淆、多头发布、管理散乱的状态.2018年应急管理部组建后,在职能界定和业务梳理后逐步确定了由应急管理部负责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作,各行业部门负责单一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工作的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灾害评估"一词由来已久。过去,灾害评估主要服务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多是对于灾情及其损失的评估。如今,灾害损失与应对工作评估逐渐贯穿灾害管理全过程,对综合减灾、救灾救助、恢复重建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发挥灾害损失与应对工作,提高其支撑应急管理决策和灾害风险防范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一套自然灾害情况统计的指标体系和调查制度,明确了灾害损失评估的指标内容。  相似文献   

6.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分散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国敏  周庆元 《求索》2008,(1):48-50
近年来,我国农业自然灾害发展态势日趋严重,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不仅仅是农民负担的一种私人成本,而且还是一种“社会成本”。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分散途径单一,必须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多元化的整体性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分散体系,实现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分散的公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对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重大影响,为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恢复灾区正常秩序,满足后期恢复重建需求等,国家财政投入比例逐年扩大。如何更加有效地转移分担灾害风险,多元化多途径分担灾害造成的损失,就成为当前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04,(8):10-16
近日,民政部颁布了重新修订的《民政部应对自然灾害工作规程》,按照灾害损失情境,从中央层面将灾害分为四个等级,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了灾害应急响应的工作流程,明确了相应的救灾工作内容和对策。这是民政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审定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具体步骤,也是全国提高政府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的重大举措。本刊现予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正>如何将综合自然灾害风险通过地图的形式清晰、醒目地反映出来,对于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2014年7月7日,民政行业标准《综合自然灾害风险图(1:100 000)制图规范》发布实施。本期《权威解答》栏目就该标准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编制目的地图在自然灾害研究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清晰地反映自然灾害的时空格局,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灾害系统的一些本质规律,是进行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管  相似文献   

10.
洪水风险分析和定量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向阳  刘俊 《中国减灾》1999,9(4):31-34
在世界范围内,洪水灾害以其发生频繁、损失重大、影响面广的特点而成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由于洪水影响因素众多和人类对自然界认知的局限性,目前尚无法从确定性的角度预知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洪水发生的确切时间和真实过程。因此,人们一般是将洪水灾害的发生作为随机事件加以分析处理,洪水风险通常定义为某一地区可造成灾害性后果洪水发生的可能性。虽然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工程和非工程性措施减少洪水泛滥的频次和程度,但由于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原因,洪水灾害目前还难以彻底防范或根本消除,洪水风险总是伴随人类的日常生活而存在。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汪明 《中国减灾》2022,(5):24-27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快速摸清灾害损失情况,全面准确评估灾害损失至关重要.做好重大自然灾害的损失评估工作对支撑灾区开展恢复重建,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灾害损失的影响因素多,形成机理和过程也相对复杂.本文介绍了灾害损失评估工作的新要求,指出了重大自然灾害评估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提高重大自然灾害损失评估质量提出了...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地理环境复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频发,自然灾害损失评估工作尤为重要.对此,四川省减灾中心积极探索学习,结合省情,不断完善自然灾害损失评估制度体系,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省级开展评估工作的能力显著提升.下一步,四川省将加强地方政府与行业部门责任意识,客观、高效、科学开展新时期灾损评估工作,积极探索自然灾害综合...  相似文献   

13.
袁艺 《中国减灾》2013,(1):34-37
近年来,我国灾害损失增加趋势明显、风险形势严峻。同时,突发事件应对、自然灾害救助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救助应急体系建立健全,救助项目不断扩大、救助标准不断提高,对灾害救助工作的决策水平、措施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救助工作的开展对加强灾害评估工作提出了迫切需求。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灾害评估工作,自然灾害救助评估工作逐步开展,初步发挥了为救助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的增加,灾害风险管理逐步走向世界各国,成为防灾减灾的主要方式和思想,也为我国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启迪和借鉴。全球面临的灾害风险2002-2011年这十年间共发生4130次自然灾害,造成100多万人丧生,经济损失约1.195万亿美元。这是《2012年世界风险报告》提供的灾害损失情况。2012年10月12日,德国发展援助联盟、联合国大学环境与人类安全研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降低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综合减灾也已纳入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公民减灾教育,增强公民减灾意识,是一种上游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公民的灾害防范、灾害规避和灾害危机处置能力,从而有效降低灾害造成的经济社会损失。  相似文献   

16.
闵骞 《中国减灾》1994,4(3):27-31
防洪减灾中两个问题的探讨闵骞(江西省鄱阳湖水文气象实验站)一、引言洪水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因此,防洪减灾是国家和各地区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洪水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取得最佳的防洪效益,必须对洪水损失进行综合预防与管理,即要将防洪工程...  相似文献   

17.
进一步完善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协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都呈急速上升趋势,灾害管理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各国都根据本国的行政体制建立灾害管理体制机制。本文以2008年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为例,就我国目前建立的自然灾害管理中的协调机制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党中央从我国自然灾害的客观实际出发,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此次普查将查明主要的灾害风险隐患,摸清我国主要承灾体、历史灾害和减灾资源(能力)底数,评估全国、省、市、县不同尺度的灾害综合风险,建立风险隐患和减灾能力数据库,为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各级部门合理规避灾害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各级政府制定和优化应急救助、救援、转移安置和生活保障方案等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本身的巨灾特性必然使相应的救助工作与一般性灾害的救助工作不同。本文归纳总结了世界各国自然灾害救助的三种主要模式,借鉴"结构与功能优化模式"的综合灾害风险防范体系,提出开展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综合应对,在灾害救助的全过程、各环节,综合发挥政府、企业、社区与民众等多主体的作用,各方形成一股"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房山区平原、丘陵、山地各占三分之一,自然灾害多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和损失.组织相关单位按照月度、季度以及重点时期定期开展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是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减轻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