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彦 《政府法制》2009,(16):55-55
在国际技术许可贸易中,许可人经常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而要求被许可人接受苛刻的协议义务,增加不当的限制,如搭售、技术回授等,但仅凭这些限制性行为本身并不足以判定其已经构成了限制性商业行为。联合国第35届大会通过的《关于控制限制性商业行为的多边协议的公平原则和规则》对限制性商业行为下了定义:“企业通过滥用或者谋取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2.
如何看待技术引进中的限制性条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涉外经济活动中,限制性条款是双方争议大、制订难度大的问题之一。所谓限制性条款,一般是指技术许可方对被许可方就技术的使用费、使用期限、使用范围、生产规模、技术的开发研究、交流以及技术产品的销售区域、价格、数量等,提出的种种限制,或在转让技术时,附加其他的不合理条款,其中绝大部分是限制被许可方的商业活动,所以又叫限制性商业条款。限制性条款是由技术贸易本身的性质特点而派生的一个复杂问题。因  相似文献   

3.
对国际技术许可中的限制性行为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防止限制国际技术转让以及对自由竞争造成不利影响的不合理限制,是国际法、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共同面对的课题。依据动态利益平衡和相对公平正义理论分析限制性行为,是国际技术许可中限制性行为界定的发展方向。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与国际技术许可既存在交叉的可能,其本身又具有特殊性,限制性条款的判断并非完全可以依据现有的以竞争或其他经济因素而形成的标准,期间隐含的民族文化创造力乃至民族文化价值的损害评估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对于限制性行为正当性的分析标准,需要拓展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专利默认许可的法理基础专利默认许可理论起源于英国。是指专利产品第一次合法售出时,如果专利权人或者其被许可人没有明确提出限制性条件,则意味着购买者获得了任意使用或者转售该专利产品的默认许可,专利权人不得对合法售出的专利产品再行使权利。德国在19世纪普遍采用专利默认许可理论,后来感觉仅仅依靠专利默认许还不足以保护购买者的权利。因为赋予专利权人或者其被许可人提出  相似文献   

5.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是专利实施许可的基础性文件,直接关系专利技术的经济效益和贸易效果。专利技术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专利实施许可的复杂性,凸显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法律审查的重要性。本文基于合同法律审查实践,从实施权、专利有效性、许可资格、关键性条款、限制性条款等方面开展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法律分析,确保签订较完备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有效防范技术贸易风险。  相似文献   

6.
完善专利许可合同中有关限制性条款的法律规范顾仁芳一、我国专利技术引进合同中的限制性条款本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国际技术贸易开始在我国得到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的国际技术贸易额增长很快。1992年我国的技术进出口贸易额达80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5%...  相似文献   

7.
范汉云 《知识产权》1990,(1):42-43,8
商标使用许可是指商标权人与被许可人签立合同,允许被许可人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其商标,但是商标权仍归商标权人所有。商标使用许可属于许可证贸易(也称为许可贸易)的范畴。所谓许可证或许可贸易是指无论在外贸或内贸经济活动中,根据法律规定经许可后,才能进行的行为。许可让贸易包括专利许可,商标许可,计算机软件技术许可以及其它技术许可等内容。关于商标许可,各国商标法都规定有未经注册人许可,擅自使用他人商标是属于商标侵权行为的条款。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滥用的概念、表现和规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知识产权滥用在西方国家法律中的含义、表现和规制措施.从各国来看,知识产权滥用主要表现为权利人的种种拒绝许可其知识产权的行为或者限制他人利用其知识产权的行为,从而导致了对市场竞争的限制或者对技术转移的阻碍.分析了各国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措施主要是颁发专利强制许可、反垄断法的制裁措施、知识产权滥用作为侵权抗辩理由以及宣布许可合同中的限制性条款无效等.  相似文献   

9.
张丽娜 《河北法学》2003,21(3):134-138
在国际许可贸易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引起谈判过程困难重重,并有可能导致许可合同无效的限制 性条款。然而,各国对于限制性条款的界定和法律调整却存在着很大分歧,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之间。我国在长期的技术引进工作中,也十分重视限制性条款问题,并在立法中进行 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国际专利许可合同的限制性条款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专利许可合同的限制可分为专利法和债法两方面的限制。专利法方面的限制是指为确定受方实施权的范围而作出的限制 ;债法方面的限制是指合同中不是基于专利权所作出的限制。违反国际专利许可合同中的限制性条款 ,只有在法律允许订立这些限制性条款的情况下 ,才能产生违反合同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
文希凯 《知识产权》2012,(10):3-13,2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法规与案例的阐述与分析指出,作为连接知识产权与市场的必经通道,知识产权许可合同是促进知识产权运用,遏制知识产权滥用,防止滥用知识产权形成限制、排除竞争反垄断行为的关键.为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实施,防止知识产权滥用,政府应从规范对知识产权许可合同限制性条款的管理入手,提高企业与公众把握知识产权许可合同订立和实施中,知识产权合法行使、知识产权滥用与反竞争行为的界限.为此,本文对与专利有关许可合同的部分限制性条款进行了深入介绍和分析,提出了开展对知识产权滥用问题的深层次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胡充寒 《河北法学》2002,20(3):10-13
国际专利许可合同的限制可分为专利法和债法两方面的限制。专利法方面的限制是指为确定受方实施权的范围而作出的限制;债法方面的限制是指合同中不是基于专利权所作出的限制。违反国际专利许可合同中的限制性条款,只有在法律允许订立这些限制性条款的情况下,才能产生违反合同的后果。  相似文献   

13.
司平平 《法学》2006,(1):121-125
《联合国反腐公约》的管辖权制度由立法管辖和执法管辖两个部分组成。立法管辖的规定体现为义务性规则和许可性规则,而执法管辖的规定则体现为一种限制。许可性立法管辖规则和限制性执法管辖规则注重缔约国主权,而许可性规则可能导致公约效力的减损。  相似文献   

14.
三大许可是技术贸易和商标专用权许可的重要形式。传统的法学理论和法律规范对此的关注主要是如何调整许可合同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对许可合同之外的第三人侵权时如何保护被许可人的合法利益极少探讨。对许可合同中被许可人的权利、利益之分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在专利许可合同所订立的有效期限内,被许可人不及时实施该技术,造成许可人不能按时提取使用费,此种行为是否构成违约,专利权人是否有权解除合同,此案例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行政许可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可条件是行政许可设定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行政许可制度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许可条件是申请人能够获得许可的“最高限制性要求”,其设定不仅要做到形式合法,而且还必须兼顾公益与私益的平衡并以必要为限。行政许可设定机关应当遵循上述原则和要求,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及其条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分析专利池许可领域最具现实意义的几种限制竞争行为的主要表现,研究有关国家、地区的立法取向和实践,进而从法律规制的宏观架构、限制竞争的中观判定标准、必要专利的动态性评估、市场结构规制的审查、限制性许可条款的审查等方面,提出构建我国专利池许可领域限制竞争行为法律规制体系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行政许可标准的冲突及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梅英 《法学研究》2014,36(2):46-60
行政许可标准,是对行政许可的法定条件、程序的解释和细化,在学理上属于许可的裁量基准,在功能上构成了许可获得的限制性条件,在形式上表现为一个自上而下的"阶梯式"规范体系。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视角下,市场准入过程往往是多个单一许可组成的复合许可过程,由此产生了不同部门间实体和程序标准的冲突现象。其发生的内在机理是行政权及许可背后的部门利益与家长主义规制,外在形式则表现为复数机关参与的异位规范间的冲突,性质上多属经验冲突而非逻辑冲突。由此,解决的路径在于:一是现行行政服务中心基础上不断修正的行政协调模式;二是具有共性效力之协调技术的提炼;三是通过基准制定和公布义务的规则治理。  相似文献   

19.
《现代法学》2017,(6):76-93
在专利许可合同中约定数量限制条款是专利许可活动中的限制性做法之一,包括产量、销量、技术、使用次数等多种限制形式。数量限制条款的订立可降低许可方的研发风险,有助于许可方收回前期投资并获得收益。虽然数量限制条款作为协议双方自由协商的合同条款,理应获得法律的保护,但在特定条件下,专利作为一种市场竞争工具,在专利许可合同中约定数量限制条款存在控制市场和限制竞争的可能。各国和各地区结合合同双方关系、数量限制条款类型、合同当事人的市场份额等多方因素考量,对数量限制条款予以评判。我国尚未确立系统且完整的数量限制条款法律规范,仍需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从垄断协议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这两个角度分析数量限制条款的合法与违法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技术决窍使用许可合同一般统称为许可证合同,是国内外进行技术贸易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生活中,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经常伴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一起签订,是专利权人和商标注册人进行技术转让,扩大利润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对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所作的原则规定,尝试对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产生的历史背景,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概念、特征、主要内容,以及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