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苹果 《检察风云》2014,(16):22-24
检察机关指控,刘亚在担任淮北市濉溪县古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濉溪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镇长,淮北市烈山区区长、区委书记及蚌埠市副市长职务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接受他人请托,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索取人民币757.16万元、港币10万元、美元1.46万元、欧元1万元、购物卡11.5万元、黄金500克。  相似文献   

2.
王海风,男,1954年出生,安徽省宿州市人,原任安徽省马鞍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曾任马鞍山市花山区人民政府区长.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查明,王海风于1997年1月至2008年11月期间,利用其担任马鞍山市花山区长、马鞍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等职务便利,在工程发包、土地买卖、征迁、办证、矿山开采等过程中,接受他人请托,为请托单位或者个人牟取利益,收受贿赂人民币1425.1141万元(含1148万元购物卡)、364万美兀、4万港币、10万新台币,以及金条4根、劳力士牌手表2块、诺基亚牌手机两部、"LV"牌皮包1个等.  相似文献   

3.
2002年12月和2003年1月间,某镇水利排灌站站长甲,为了感谢其上级水务局副局长乙在工程立项、资金调配及日常工作上对其的关心、支持,借乙为儿子购买轿车之机,先后两次送给乙人民币14万元。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须同时具备“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要件,才构成受贿罪。同时,根据最高法院的有关规定,“为他人谋取利益包括承诺、实施和实现三个阶段的行为。……明知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而收受其财物的,视为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由此引发的问题是:上级领导在其下属并无明确请托事项的前…  相似文献   

4.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明知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仍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其财物的,虽尚未为他人谋取实际利益,其行为亦构成受贿罪。  相似文献   

5.
刘沛谞  范登虎 《人民司法》2012,(10):64-68,1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受贿罪客观方面的必备要素。拥有职务之便的公职人员利用工作之便索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不属于受贿。即便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若谋利内容与他人的请托事项不具有基本对应性,其行为属于诈骗。  相似文献   

6.
案例简报     
本刊讯:8月30日,河北省唐山市、衡水市等地中级人民法院对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省政府办公厅原副主任吴庆五等经济犯罪案,分别做出一审判决。李真被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吴庆五等分别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法庭经审理查明,李真在担任河北省委办公厅秘书、副主任、省国税局副局长、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接受他人的请托,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和接受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676万余元、美元16万余元。李真还伙同他人共同侵吞东方租赁有限公司河北省办事处资金及秦皇岛中兴电子有限公司、尼…  相似文献   

7.
请托是包括唐代在内的传统社会的普遍现象。唐代实践中的请托从类型上看主要有司法请托、科举请托、铨叙请托、政治性请托;从途径上看包括直接向主司请托、委托监临势要向主司请托、委托与主司关系密切之人向主司请托、委托与监临势要关系密切之人向主司请托;从手段上看包括以财物请托、以情色请托、空手请托。唐律对请托罪作了规定,同时追究请托人与受请托人的法律责任,但效果显然不理想。既因实践中请托方式的隐蔽,也因监临势要权势的威慑抵消了法律制裁请托的威力,而根源在于传统社会公权力的私化及其有效监督之缺乏。  相似文献   

8.
铁锚 《检察风云》2005,(17):10-12
2005年5月18日,由检察机关指控,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辖开庭审理张宗海案。法院审理查明:1997年至2002年期间,被告人张宗海利用担任重庆市黔江地委书记、黔江区区委书记等职的职务便利,接受重庆市缙云水泥厂法定代表人雷世明(另案处理的请托,为其谋取利益,并收受雷世明人民币300万元。张宗海以他人名义将该款用于其个人投资房地产,获取非法收益人民币122.9万元。案发后,上述赃款和非法收益被依法收缴。鉴于张宗海到案后能如实供述受贿犯罪事实,协助追回全部赃款和非法收益款,认罪态度好,并积极检举他人,依法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15年。雷世明何许人也?他是怎样把张宗海“炸”下马的呢?  相似文献   

9.
新疆昌吉自治州中院公开审理的震动国内司法界的首例法院涉嫌单位受贿案,引起世人瞩目。公诉机关指控,自2000年至2005年5年内,乌鲁木齐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以下简称乌铁中院)接受请托、索取、收受相关中介机构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原区委书记(副厅级)张改萍的落马,在她工作了6年的商州区,引发了一场大“地震”。据陕西省检察机关查证:从2000年到2005年间,张改萍利用其职务便利,在为他人办理干部任用、提拔、调动等请托事项中谋取利益,从中收受贿赂106.9万元,所得赃款全部被其个人使用。  相似文献   

11.
案例简报     
副监狱长胡作非为数罪并罚判刑17年本刊讯日前,北京市监狱原副监狱长赵振义因利用职务便利贪污受贿27万元,并介绍他人以30万元贿赂市监狱管理局副局长,被法院以受贿罪、贪污罪、介绍贿赂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7年。宣判后,赵振义没有提出上诉。法院经审理查明,赵振义在1999年6月至2000年8月间,利用担任北京市监狱副监狱长的职务便利,为帮助北京市监狱服刑人员梁高才办理暂予监外执行手续一事,接受王永奎(已判刑)的请托,多次非法收受王永奎直接或通过北京市监狱警员张焕亭(已判刑)给予的贿赂款20万元。1996年9月间,赵振义利用在北京市监狱主管…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副厅长李友灿在2001年8月至2003年4月间,接受北京森华创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丁宁的请托,利用职务便利,为森华公司提供1249个汽车配额,并收受丁宁给予的现金4723万元;2002年4月,李友灿还向唐山冀东机电设备公司索要价值19万元的大众高尔夫轿车  相似文献   

13.
受贿罪共同犯罪中,非身份犯与身份犯的组合是一种特殊的类型。特别在非身份犯作为请托事项的主要联络人的场合,其地位和定性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是,作为无身份犯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直接出面接受请托事项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钱款后给予该国家工作人员部分钱款的行为应单独构成行贿罪、或者介绍贿赂罪、还是与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受贿罪共犯?  相似文献   

1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通过赌博方式收受请托人财物的,构成受贿。”该条规定主要是打击那些借赌博输赢之名行受贿之实的行为,那么何为通过赌博方式收受请托人财物呢?日常生活中.国家工作人员在参与赌博活动中收受贿赂的可以分为四种情形:第一种是接受请托人提供的赌资:第二种是接受请托人代为偿还赌债:第三种是接受请托人免除赌债:第四种情况是请托人事先安排通过赌博故意输给国家工作人员钱财。  相似文献   

15.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以下简称《修正案(七)》)新增的一条罪名。以往行为人利用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亲友的身份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本人收受或者索取请托人财物,行为人未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行为人既不构成受贿罪,也不构成其他犯罪,能够逍遥于法网之外。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苏高法[1999]65号《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在职时为他人谋利,离退休后收受财物是否构成受贿罪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并与请托人事先约定,在其离退休后收受请托人财物,构成犯罪的,以受贿罪定罪处罚。 此复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苏高法[1999]65号《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在职时为他人谋利,离退休后收受财物是否构成受贿罪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并与请托人事先约定,在其离退休后收受请托人财物,构成犯罪的,以受贿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8.
平民 《检察风云》2005,(6):52-54
案件回放:原四川省交通厅副厅长郑道访1994 年至2000 年4 月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先后接受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三处等十多家单位或个人的请托,分别向评标委员会成员打招呼确定中标单位、指定分包工程或指定使用某产品,为请托单位或个人谋取利益,并直接或通过其子郑勤、其妻高家兰收受贿赂。2000 年9 月12 日,郑道访因受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数罪并罚,一审判处死刑。郑上诉后,法院将其改判为死缓。法院认定,郑道访受贿621 万元,美元10 万元,尚有人民币480 余万元,港币4.5万元来源不明,创下了建国以来四川省同类案件中…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案情李某系A市商业银行(国有参股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2010年7月,其接受上海市X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公司")实际控制人刘某的请托,帮忙开展融资业务。经过探讨,双方商定由A市商业银行为X公司注册成立的"空壳"公司出具银行承兑汇票,X公司财务人员到其它银行办理票据贴现获取资金。  相似文献   

20.
廉正刚方一柱石;寡欲清心五朝臣。这是后人为明代廉吏王翱所写的一副对联。王翱历事明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帝五朝,始终清廉刚介,“声实茂著”,是一代名臣。王翱任吏部尚书时,已年近七十。吏部掌管官吏选授、考察,责权重大。那时请托行贿之风很盛,吏部更成了钻营最多之处。但王翱却秉公行事,“以用贤报国为己任”。对权势豪门的一切请托,他都“毅然拒之,辞色俱厉”。为防止登门请托、行贿,他公余常宿于官署,很少回家。当吏部尚书15年,直到死去,做到了“门无私谒,权势请托不敢行”。为此少不了开罪于人,但王翱能不计个人恩怨,忍辱负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