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内瓦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6届会议上 ,通过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一项协议 ,决定对美国提出的所谓“中国人权状况”议案不予审议和表决。这是美国自1990年以来借口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第九次遭到失败。冷战结束以后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强行推销其价值观 ,以“人权法官”自居 ,将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变为他们审判发展中国家的“法庭”。它们无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连续九次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炮制反华提案 ,但九次都遭到了可耻的失败。中国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的“九战九捷” ,令世人瞩目。世界上没有…  相似文献   

2.
4月18日,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7届会议的唱名表决中,以25票赞成,17票反对,12票弃权,1票缺席,通过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一项动议,对美国提出的所谓“中国人权状况”(L13号)议案不予审议和表决。至此,美国在日内瓦人权会议上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又一次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相似文献   

3.
粉墨登场 独唱主角 4月18日下午,瑞士日内瓦万国宫第17会议大厅里座无虚席,人声鼎沸。17时许,会议主席宣布开始审议L13号决议草案(即所谓“中国人权状况”议案)。系着丝巾的美国首席代表不顾中国在人权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宣读了美国独家炮制的这一反华提案。 提案对中国的人权状况、对中国依法取缔邪教“法轮功”进行了无端的攻击和诬蔑,甚至无视“法轮功”危害社会、戕害生命、泯灭亲情、违背人性的事实,在会上大放厥词为“法轮功”张目,并鼓动其它国家予以应和;会场之外,美国又大搞幕后小动作,操纵一些不三…  相似文献   

4.
4月18日,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6届会议决定,对美国提出的所谓"中国的人权状况"决议草案不予置理。这是1990年以来,联合国人权会第九次拒绝反华提案。中国政府对所有主持正义、支持中国的国家表示钦佩和感谢。中国政府一贯重视人权,为促进和保护中国  相似文献   

5.
4月18日,联合国人权会第五十七届会议作出决定,对美国提出的所谓"中国的人权状况"决议草案不予置理。这是国人权会第十次拒绝反华提案。1990年以来联合中国政府对所有主持正义、支持中国的国家表示钦佩和感谢。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人权问题,并根据具体  相似文献   

6.
美国法律对反政府活动的管理与惩罚──《美国法典》第18篇第115章编者按:享有充分的人权,是各国人民的美好愿望,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之一。从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动“人权外交”和“人权攻势”,不是为了切实改善世界各国的人权状况,而是为了...  相似文献   

7.
评中美人权之争——兼驳“中国人权倒退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云虎 《人权》2004,(3):39-42
3月3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2003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自1991年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以来第七次发表白皮书阐明中国的人权状况和观点。该白皮书以大量的事实,令人信服地阐述了过去一年里中国政府为促进和保护人权所作的努力和所取得的进展,是对美国散布的所谓“中国人权倒退论”的有力驳斥和回击。  相似文献   

8.
董云虎 《人权》2003,(4):20-22
2003年6月24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其向国会提交的一份题为《2002—2003年度美国支持人权和民主的纪录》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美国国务院在每年发表所谓《国别人权报告》对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人权状况进行指责之外,第一次发表有关美国政府在全球92个所谓“人权状况不佳国家”促进人权和民主的努力的报  相似文献   

9.
元轶 《人权》2011,(3):22-24
被告人的人权保障一直是现代人权保障问题的核心内容,被称之为社会人权状况的晴雨表,而其中有关被告人生命权保障的死刑问题,则无疑是被告人人权保障中的关键。因为生命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是每个人固有的自然权利,属于所谓第一代人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6条写道:“人人有固有的生命权,这个权利应受法律保护,不得任意剥夺任何人的生命。”美国《独立宣言》指出:“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证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  相似文献   

10.
3月23日,外交部部长助理沈国放紧急约见美国驻华大使雷德,就美国决定在今年联合国第60届人权会上提出反华提案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坚决反对。美国这位“国际警察”在每年的二、三月总是要公布一份“国别人权报告”,对世界上190多个国家的人权状况指指点点,对中国更是多加“关照  相似文献   

11.
新闻闪回     
<正>国新办发表《2008年美国的人权纪录》3月8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06年美国的人权纪录》,以回应美国国务院3月6日发表的《2006年国別人权报告》对中国人权状况的肆意歪曲和无理指责。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针对美国一年一度的国别人权报告连续第8年发表美国的人权纪录。这份人权纪录援引了大量例证说明美国自身存在着严重的侵犯人权问题,全文约15000字,分“关于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关于执法、司法侵权”“关于公民和政治权利”“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关于种族歧视”“关于妇女、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的权利”和“关于侵犯别国人权”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世界秩序出现了结构性的失衡,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越来越严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国趁机推出“新干涉主义”思潮,试图以这一模式重新建构世界格局。那么,究竟什么是“新干涉主义”?对此,我们很难对它下一个完整的定义,但透过科索沃战争这样一些重大的军事行动,我们看到,新干涉主义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含义:表面上要捍卫“人道主义”、民主、自由、人权、法制等等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实际上以武力干涉别国内政为主要手段来推行霸权主义,目的在于建构有利于西方的国际新秩序。缺乏人性化:全球化的陷阱  由于“新干涉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13.
论美国的人权外交王锦瑭所谓“人权外交”是指将人权作为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或将人权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础。近年来,美国在制定和执行外交政策时,把人权问题放在突出的地位,并把它强加于人,从而加剧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紧张。人权外交业已成为美国...  相似文献   

14.
云翔 《人权》2004,(2):29-30
刚刚结束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对我国现行宪法进行了第四次修改,通过了14条宪法修正案,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大事件。著名宪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许崇德近日在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时指出:把“人权”这一概念明确地写入宪法,把尊重人权、保障人权提升到宪法的高度,将有利于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也便于我们在人权领域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这是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15.
美国是一个标榜“人权”的国家,把人权问题看得很重,甚至喜欢对别国的人权状况横加指责。也许是在最基本的人权即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问题上美国已经觉得走在了世界的前面,所以有很强的优越感,甚至忘记了一些落后国家正在为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而奋斗。这样难免产生认识上的差异,也影响了美国就自己国家在人权方面的种种问题认真检讨,  相似文献   

16.
《人权》2010,(2):6-15
2010年3月11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09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以“世界人权法官”自居,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而对自身十分糟糕的人权纪录熟视无睹、回避掩饰。为了让世界人民了解真实的美国人权状况,我们发表《2009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相似文献   

17.
2月2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2003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评头品足,而对自己国家的人权状况则只字不提。3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2003年美国的人权纪录》,弥补了美国人权报告的不足。请看美国: ——杀人案发生率高。美国长期充斥暴力犯罪,  相似文献   

18.
自科索沃战争爆发和北约新“战略概念”出台后,一种以“人权高于主权”为旗帜、以武力打击为手段、介入别国内部事务的国际关系理论和思潮———“新干涉主义”日益成为学界及政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且经西方国家领导人如布莱尔、克林顿等一再加以阐发,此种理论渐有主导西方国家外交政策之势。英国现政府作为“新干涉主义”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其在科索沃战争及其他国际事务中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在“新干涉主义”理论尚未最终成型、而其鼓吹最力者———英国工党政府的外交政策也正处于探索之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就极具理论和现实意…  相似文献   

19.
1999年3月24日,不仅对南联盟人民来说是个灾难性的日子,而且对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来说都是一个灾难性的日子。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道主义救援”的旗号,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捍然对一个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发动空中打击。冷战之后,美国无可争辩地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借助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新干涉主义”日渐抬头,从海地到索马里,从中东到巴尔干,到处都留下美国士兵的身影。“新干涉主义”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美国的全球霸权,建立由美国主导的世界格局。对此,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  相似文献   

20.
《人权》2012,(3):2-12
2012年5月24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11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品头论足,对中国人权事业歪曲指责,而对其自身糟糕的人权状况却熟视无睹、只字未提。为了让世界人民了解美国真实的人权状况,敦促美国反思其所作所为,特发表《2011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