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以来,印度积极发展对非洲的关系,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领域均展开了密切合作。印度加强其对非政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其政治上的大国梦想、能源上的巨大需求、对新兴市场的渴望以及维护地区安全的现实需要。展望印非关系的未来,印度将继续加大对非关注力度,推动印非全面合作,增强在非洲大陆的影响力,以更好地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中印两国在对非关系上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双方可适度加强在对非事务上的协调与对话,推动中印非三方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徐国庆 《西亚非洲》2023,(4):134-155+160
印度将“印太战略”视为其“东向行动”政策的超越。虽然“东向行动”政策是印度介入印太事务的基石,但涉及非洲的“西联”与“南控”政策也很重要。换言之,非洲对印度“印太战略”的意义不仅在于呼应“东向行动”政策、助力其走向亚太并提高大国影响力,还在于实现印度深耕印度洋、拓展对非经贸合作和加强人文联系等方面的利益诉求。基于“印太战略”,莫迪政府将印非关系提升至战略层级,增加对非外交机构与资源投入,在战略议题设置上更加突出海上安全,以加强对非反恐与人道救援合作、践行支持非洲发展承诺、发挥在非海外印度人“桥梁”角色等方式,大力推动区域集体安全与经济一体化,在深化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互联互通、防务后勤保障等领域合作上展示出较大的开放性。印非关系的发展彰显印度在印太地区地缘与领域方面的独特优势,有利于提高印度在美日印澳“四方机制”涉非议题上的发言权,增强印度战略自信。未来,印度仍将视非洲为实现其大国目标的重要依靠力量。不过,受印度自身经济实力、印非间现实性问题及大国博弈加剧等因素的掣肘,印度对非政策将更趋务实与谨慎。  相似文献   

3.
印非关系历史悠久,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印度随着非洲国际地位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对非政策。二战结束以后,印度与非洲许多国家在一些重大国际事务上经常相互支持;冷战结束后,非洲的国际地位下降,印度也随之开始“冷落”非洲。但进入21世纪后,随着印度在能源、贸易等方面对非洲需求的提高,又重新调整了对非政策,加大了对非的关注力度。  相似文献   

4.
从印非峰会看印对非政策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4月召开的印度-非洲论坛峰会,是冷战后印度改变对非政策的重要体现。峰会成果主要体现在《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免关税优惠计划》、《印度-非洲论坛峰会德里宣言》和《印度-非洲合作框架》三个文件之中,对未来印非关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印非峰会的举办体现了印度在经济、政治及其国际地位提升等方面的利益诉求。截至目前,印度已举办三届印非峰会,与会规模不断扩大、主题更加明确、合作内容更加具体、可操作性加强。印非峰会的特点是注重与非盟之间的联系并重点关注私营企业的发展,对中非合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印非双方长期在能源、医疗卫生、农业生产、信息通讯及教育培训等领域开展合作,并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政府统筹主导下,双边合作与多边合作共同发展,企业与非政府组织联动参与的对非科技合作机制网络。通过对印非科技合作重点领域与运行机制的考察,不难看出,能源和市场需求、地缘战略、大国角逐是印度强化对非科技关系的现实动力。  相似文献   

7.
印度和非洲的绝大多数国家同属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独立前都有遭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残酷奴役和掠夺的相同经历,而独立后又都面临巩固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和争取国家经济独立的共同任务。这一相同的经历和共同的任务本应使印度和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得到迅速的发展。然而,由于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技术等原因,使双方的经贸关系并未获得长足的进展。但与此同时,印非之间又毕竟具有相同的经历和共同的任务,经贸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以来,印度对非洲的发展援助迅速扩大,其援助对象和主要领域都经过优先选择,在援助手段上呈现出"柔性"特征,援助机构的整合也有所进展。印度扩大对非发展援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塑造全球大国形象,获取能源和开拓市场、扩大贸易,应对在非印度移民利益,以及同其他新兴大国竞争在非洲的影响力。在启动多项对非发展援助项目的背景下,印度对非战略意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因素也制约着印度对非发展援助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印度与非洲隔海相望,历史联系紧密,早在殖民时期就建立了友好关系。冷战结束后,印度外交政策重心转向欧美,逐渐淡化了与非洲关系。然而,印度在联合国“人常”的失败,刺激了其加强与非洲的关系,以获取政治利益。与此同时,印度国内严峻的能源短缺制约了其经济发展。因此,新世纪以来,印度以能源为突破口,开展了一系列对非外交活动,以实现其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和大国梦。  相似文献   

10.
印非峰会背后的印度利益诉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非洲长期以来都处于世界的边缘地带,外界对其关注甚少。在大多数人眼中,非洲只是战乱和贫穷的代名词,谈不上有多少价值。然而,这种状况近年来正在发生变化。随着一些国家尤其是大国争相抢滩非洲,非洲逐渐走到了国际舞台的中央。受此浪潮席卷,充满雄心壮志正在崛起的印度也开始将目光投向那片黑土地。4月8-9日,印度在其首都新德里主持召开了首届印非论坛领导人峰会,以期从非洲掘得一桶金。  相似文献   

11.
试析冷战后印度对非洲的外交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和非洲国家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冷战结束以后,随着国际体系和非洲形势的变革,印度对于非洲的政策出现了新的趋向。印度加强了与非洲在能源、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合作。印度试图通过加强双边合作,旨在确保本国的能源安全、促成政治大国的目标实现以及巩固军事安全。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对非战略日益明晰和国际社会对非洲关注显著增强的背景下,首届美非峰会在美国召开,这标志着美国进一步加强对非关注,并将强化美非关系作为其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峰会为双方加强政治、经济、战略合作提供重要平台,双方在峰会中达成一系列重要成果,尤其是经贸合作取得显著进展;但美非双方各自的战略诉求并未得到充分实现,峰会前景仍值得观望.随着非洲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美国对非关注度也将显著增加,美非关系必将深入发展.但美非双方在合作领域、方式和理念等方面存在根本差异,且受到双方所处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因而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国别、路径及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在前20年间发展比较缓慢.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形成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和确立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后,中国与非洲国家从政府到民间都进一步增强了深化投资合作的意愿,加之非洲国家经济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政治稳定性也逐渐增强,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增速日趋放缓的今天,对非洲的投资前景引起中国乃至世界的关注.尽管如此,对非洲的投资仍将长期面临政治、经济、安全等诸多方面的风险和挑战,中国对非洲投资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投资国别、进入模式、企业应对投资风险与国际竞争的策略,中国政府应加强鼓励企业投资非洲的政策和措施,以保障中非投资合作健康和持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以来非洲政治形势总体趋于稳定,但一直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问题:政权更迭频繁,局部军事冲突肆虐,恐怖活动分散化,治安威胁突出。非洲安全形势的变化体现出近10年来全球经济形势、地缘政治斗争、社会思潮兴起的冲击,前景不容乐观。非洲安全形势的动态变化对中国外交构成新挑战,威胁中国在非投资和人员安全。中国应该与非洲国家加强和平与安全、打击恐怖主义领域的合作,并不断加强自身安保能力,推动中国安保产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对非援助政策的沿革及其在中非关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始于1956年,截至2005年底,相继向53个非洲国家提供了经济援助,帮助建成了800多个成套项目;项目涉及农牧渔业、水利电力、交通电信、文教体卫、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对非援助始终是中非经贸合作关系,乃至整个双边关系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原因在于,较之贸易、投资和承包劳务等其他合作领域,官方发展援助是中国与非洲国家政府间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官方发展援助是一种政府行为,加之,中国是援助的施动者,在援助规模、援款结构安排、援助方式的确定上拥有主导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特别是站在非洲国家的立…  相似文献   

16.
评析外国直接投资对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以来,基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深化。外国直接投资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已经成为带动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快速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非洲大陆外国直接投资流入规模的不断增加,外资在非洲东道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当前外资对于非洲国家的资本形成、制度变迁、对外贸易、技术进步、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影响。非洲国家应该权衡利弊,提高对外资的吸收能力,更好地通过利用外资实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冷战的结束为界,对印度与中国在对非关系上的合作与分歧进行了论述。认为中印对非政策差异、中印边界分歧和国际格局三个因素,影响了中印两国在非洲问题上的合作。发展中大国印度与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在非洲的合作,对于增强亚非团结与合作,推动南南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在21世纪,印度与中国在对非关系上的一些分歧,将在一定程度上对两国在非洲的合作和中非关系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非洲的非政府组织得到了蓬勃发展,其数量不断增多,所控制的资源也不断增加,活动范围日益广泛.时至今日,非洲非政府组织在救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教育、民主、人权,以及维护和平等广泛领域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随着非政府组织在非洲社会中的广泛发展,它们在各国医疗卫生领域中的作用与影响也日益显著.非政府组织在从事社区基本医疗服务、医疗政策建议和艾滋病与疟疾等流行性疾病防治等方面的活动尤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9.
印度外交新态势:文化软实力的推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飞 《南亚研究季刊》2009,(2):12-16,24
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在世界政坛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印度将提升软实力作为新世纪外交的重要任务之一。印度文化软实力有着追求精神胜于物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传统价值理念和以民主、多元化、包容性为特征的政治价值观;流行文化亦内涵丰富并深具魅力。近年来,印度在南盟、周边、非洲拉美、欧美等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因地制宜积极推进文化软实力。通过独具特色的文化软实力外交,印度有效地提升了国家形象,为自身的崛起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0.
试论印度与非洲的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印度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印度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鉴于国内能源无法满足自身需要,印度只好到海外谋求能源供给.在此过程中,为了减轻对中东能源的过度依赖,印度开始寻求与非洲开展能源合作.印度与非洲的能源合作主要通过直接购买能源与投资两种方式进行.在同非洲的合作中,印度具有历史、地缘、移民、文化、语言,以及政府推动等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非洲的产油国局势不稳、国际竞争激烈,以及印度能源公司自主决策权不足等制约因素.可以预见,印度与非洲能源合作的力度将会越来越大,这不仅因为印度国内严峻的能源形势将长期存在,还因为非洲国家也有与印度合作的强烈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