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刘中伟 《西亚非洲》2015,(3):98-118
随着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美国学界和官方加大了对中非关系的关注力度,美非关系中的"中国因素"愈益凸显。从总体上看,一方面,"中国因素"促使美国政府加深了对非事务的危机感与紧迫感,加强了对中非关系的战略打压和舆论"抹黑",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非洲在美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对非政策举措。另一方面,"中国因素"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中美在非洲必然是"零和"博弈关系,加强对非事务方面的合作符合双方及非洲的利益。中、美两国应加强高层在非洲问题上的沟通和交往,增进战略互信,通过在非洲和平与安全和经济等领域的互动与合作,促进中非关系和美非关系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非洲的文化战略:重要性、前景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经济与政治领域的合作在中国与非洲关系中占据主要地位,但文化因素在中国对非洲战略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中非之间的文化交流,并非像双方经济与政治交流那样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但是我们不应忽视它在中国对非洲战略中的重要支柱作用.中国领导人在对非洲政策中对文化元素的关注态度;文化交流在中国对非洲重要官方文件中的中心地位;中国在与非洲国家交往中使用的得体语言,上述3个主要因素将推动中非文化交流持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对任何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调整、任何一对双边关系的变化,以及世界各种力量在全球和地区问题中任何互动的研究,都应置于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进行观察.在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体系的权势加速转移的形势下,美国正用不同以往的方式来看待自身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奥巴马政府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重振美国经济,该政府外交政策的重点旨在促成其他大国在全球问题上--从气候变暖、核扩散到恢复世界经济--的协同合作.美国的中东政策调整既为修补与中东国家关系,也是出于对外战略大局所需.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中、美两国在全球事务中的互动增加,这种互动必然会对中、美在中东的关系产生影响.未来双方在中东仍将维持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但合作一面将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4.
土耳其-非洲峰会是继2008年日本、印度、韩国与非洲举行峰会之后,叉一个非洲大陆以外的国家与非洲举行的峰会,是土非有效合作的新起点。土耳其希望通过加强土非关系实现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谋求非洲在其竞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和在库尔德问题上的支持立场,并为自己加入欧盟创造条件。土非峰会发表了主张建立双方长期持久伙伴关系的《伊斯坦布尔宣言》,成功构筑了合作平台,土非合作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5.
2014年8月4-6日,以“投资下一代”为主题的2014年首届美国—非洲领导人峰会(2014U.S.-Africa Leaders Summit,简称美非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50个非洲国家领导人或政府代表以及非盟委员会主席与会。从出席峰会的非洲国家领导人之多、规格之高以及美方推出对非措施之密集来看,此次峰会在美国和非洲关系史上前所未有,标志着近年来美国对非洲战略调整已基本定型,兼具阶段总结和开辟新章的双重性质。美国欲借峰会对内提升美非关系,重塑对非经济和安全战略,特别是把握住非洲经济机遇,对外则希望平衡中国在非洲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俄美关系近期矛盾凸现,但两国仍未突破冷战后形成的非敌非友关系的框架.当下双方交恶只是从各自的战略利益考虑进行新一轮的讨价还价.两国还存在共同利益,均需要借重对方,开展合作.然而从俄美关系整体的发展趋势看,双方难以弥合的战略利益和目标间的差异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扩大,两国关系的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7.
美国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第一”的经济单边主义政策,在贸易问题上不时敲打日本.对此日本加大了对美经济的合作力度,不仅大幅提升了对美经济合作的政策主动性,还积极追加对美投资等,刺激美国实体经济增长.尽管如此,日本国内普遍担忧日美经济合作前景、特朗普政府的“经济单边主义”及其经济政策的可行性、日本的海外利益等诸多问题.受其影响,短期内日美经济合作关系将出现“双速型”的发展模式,即能源及农业贸易等战术问题将得以突破,而日美FTA、TPP等战略问题将久拖不决.  相似文献   

8.
2000年以来,中国和美国对非洲的贸易、投资及援助等均不断增加.但是,中美在非洲没有寻求互补、互敬、互利的合作模式,而是互相指责对方在非洲的行为.同时,中美对非政策的差异性也日趋明显.两国在非洲的冲突主要体现为意识形态斗争和认知上的战略冲突.中美两国在非洲的存在实际上是互补、互利的,都有益于非洲的发展,双方理应加强对话,增进合作.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以来,印度积极发展对非洲的关系,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领域均展开了密切合作。印度加强其对非政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其政治上的大国梦想、能源上的巨大需求、对新兴市场的渴望以及维护地区安全的现实需要。展望印非关系的未来,印度将继续加大对非关注力度,推动印非全面合作,增强在非洲大陆的影响力,以更好地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中印两国在对非关系上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双方可适度加强在对非事务上的协调与对话,推动中印非三方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美越关系不断升温,尤其是在防务与安全合作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进展,美越双方从战略上日益重视防务安全合作,军事高层互访频繁,实质性军事交流合作如联合军演、开放越南军港、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等持续开展,核能领域的合作得到加强,美国全面解除对越武器出口禁令,美越防务安全合作日趋机制化等。美越从昔日的军事对抗走向今日的军事合作,源于亚太地缘政治与安全形势变化背景下两国对安全利益的认知以及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的调整,其主要动机及意图是通过相互借力削弱或制衡中国,并在南海问题上实现各自的目标诉求。美越安全防务合作对中国周边安全以及中国外交造成了挑战,它影响了中美关系与中越关系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使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更加复杂化。虽然美越军事合作暂时难以走向军事同盟,但中国应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积极推动中越关系的发展,加强中国与东盟关系,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加强中俄战略合作,加强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完善周边安全战略,提升应对周边安全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邢骅 《国际问题研究》2007,(2):32-36,43
冷战后美欧关系从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的对抗到布什总统连任后的和解经历了令人瞩目的波动.但波动因美欧关系的特质而上下有限,造成波动的三个变数是总体国际形势演变、各自内部政治生态的变化与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对策.2003年布什总统访欧开始的美欧关系的改善几年来持续巩固与发展,标明双方关系进入一个以合作为主调的新阶段.今后一段时间内凝聚双方的因素将超过分裂因素,美欧关系的新阶段在较长时期可望延续.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与土耳其关系的紧张态势进一步加剧,双方外交冲突接连不断,经贸摩擦持续升级,安全关系严重恶化。从短期来看,特朗普以"美国优先"为原则调整中东战略,用现实主义处理与中东国家的关系,重视以色列和海湾国家的作用,使土耳其在美国的中东联盟体系中被边缘化,是美土关系急剧恶化的直接原因;就长期而言,在埃尔多安总统和正发党领导下,土耳其国家身份的"去西方化"、外交独立性凸显及加速向俄罗斯靠拢,是美土关系疏远的深层因素。美国和土耳其内外政策的调整,使双方在库尔德人问题、巴以冲突、伊核问题等中东地缘政治议题上的矛盾不断激化,加速了双方关系的恶化进程。受制于双方国内政治,美土关系短期内难以改善,但双方仍有广泛的合作基础,美土彻底决裂的可能性不大,土耳其将继续在美、俄之间寻求外交平衡。  相似文献   

13.
希拉里非洲之行的重点在于宣示奥巴马政府的对非新政策,旨在全面发展美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重启美非关系新篇章.希拉里此访对美非关系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也将对中非关系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力 《南亚研究季刊》2003,(3):39-45,64
随着近期美国调整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日益密切的美、印关系正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两国的军事合作与战略协调尝试,引发了不少涉及双边关系走向和地区战略格局变动的猜测与争议.新近披露的美国防部报告<印-美军事关系展望和认知>基于对双方重要当事人的采访,对美印军事、防务合作现状及前景作了详实的综合评估,坦率指出了影响进一步深化军事合作、战略互动的障碍与问题,并力求在建议、争论、设想和计划的基础上形成政策框架.对该文件的解读有助于探察关涉未来美印战略关系的核心内容,并从一个重要层面了解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5.
大国对非战略的新特点表明,美国正趋于将非洲纳入其全球地缘战略,非洲正在成为大国培养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等软实力、推广所谓“全球公益”的重要场所。面对新的国际环境,考虑到长远的发展目标和非洲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应从中非关系的战略定位入手,在现有对非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新的战略高度认识和制定对非洲的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16.
中欧双方在过去60年,依据各自不同的经济和政治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的对非援助政策原则和理念。双方需要转换视角,积极建构,从非洲的发展需要出发,加强对各自政策中新动向的了解,中欧双方在支持和促进非洲发展方面,营造优势互补,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7.
美欧冲突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美国与法国、德国在最近的伊拉克战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冲突。伊战虽已结束,但这种冲突并未消除。美欧冲突的根源与核心不是相互政治文化差异和经济利益争夺,而是其战略安全利益的歧异。只要美国坚持和强化基于独超强势地位的单边主义政策,美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不会止息,且可能进一步上升与发展。这对美国的全球战略、美欧联盟和整个大国关系势必产生深远影响。美欧冲突的深刻启示是:国际政治的根本驱动力不是经济利益,而是政治战略利益;大国之间的根本矛盾是政治权力之争;一个国家的经济力量不会自动转化为军事力量,更不能替代军事力量;美欧的矛盾冲突不会形成全面对抗,但也具有一定的不可调和性质。  相似文献   

18.
美日同盟是美国维持亚太秩序的重要基石,也是日本外交政策的基轴,随着中国的崛起,美日双方已然意识到原有的同盟框架难以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为此,美日通过制订新的《美日防卫合作指针》,强化美日同盟,加强双方在全球范围内的安全合作。然而,美日安全合作同时也面临着质疑与否定,在美日两国内,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对美日同盟的争论。未来美日安全合作将如何发展,不仅取决于日本的安全感知,更取决于美国在国内国际新形势下将会采取的战略。由于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一以贯之的对日负面认知,使得日本政府和国民对于特朗普的对日政策不抱期待。然而,特朗普上台后并不会撤走驻日美军,更不会让美日同盟解体,同时,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并不反对自由贸易,其反对的是无法贯彻其意志的自由贸易。因此,在特朗普总统任期中,其特有的个性和自信,将会使未来美国的对日政策打上"特式"烙印,这为美日关系的发展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美日同盟可能面临新的危机。  相似文献   

19.
欧盟和美国是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最重要的行为体,双方气变政策取向以及竞合态势对全球气变治理趋势有重要影响。拜登执政以来,美国在气候政策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美欧在气候政策上趋于协调与合作,有望给全球气变治理注入更多动力。然而,美欧长期以来在气候变化相关经济利益、国内政治环境以及外交与安全层面认知上具有结构性差异,因此双方在气候变化的治理方式、目标、决心、意愿方面分歧明显,这将限制双方合作程度,双方气变政策趋同性也面临不确定性。中国应积极谋求气候合作机遇,同时妥善应对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地缘政治和发展权益挑战。  相似文献   

20.
美俄军备竞赛由来已久,为了使军备竞赛不至陷入无限制发展,美俄关于削减战略武器,特别是消减战略核武器的谈判也从未间断。2010年4月签署的美俄新核裁军条约对美俄双方的核武器进行了实质性削减。由于目前俄罗斯拥有的战略核武器数量已明显少于美国,加之美国已拥有超强的非核武器打击能力,美国试图推动双方核打击能力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削减的建议恐难以实现。美俄后续核裁军谈判将因非核因素而大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