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诈骗作为电信诈骗的一种重要犯罪方式,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网络兼职诈骗犯罪带来的危害与日俱增,侵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影响了人们的安全感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传统电信诈骗犯罪与现阶段网络兼职诈骗犯罪的异同、公安侦查人员的侦查思维和其采取的侦查对策的不同,提出了网络兼职诈骗犯罪的特征、团伙组织架构和几种典型类型。并在此基础上从立法学、犯罪心理学、公安技战法等角度,提出了针对现阶段网络兼职诈骗犯罪的侦防对策。  相似文献   

2.
抑制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态势,必然要加强电信网络诈骗涉“两卡”犯罪的打击力度。通过梳理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31046份判决书,发现电信网络诈骗涉“两卡”犯罪存在发案数量大、涉案人员文化程度低以及线上线下交易并存等特征。结合侦查实践,分析侦查此类案件存在的困境,从加强阵地控制、强化大数据应用、全链条打击、全面收集证据四个方面提出侦查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涉“两卡”犯罪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虚拟信息诈骗犯罪具有犯罪主体隐蔽性强、犯罪组织结构严密、犯罪活动空间蔓延广等特点,侦查实践中存在查证难、抓捕审查难、取证定罪难等问题。对此,在侦查中应强化多部门协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安机关侦查破案协作长效机制、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侦破虚拟信息诈骗犯罪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游戏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游戏诈骗犯罪频发。这类案件侦查中存在着立案难、侦查取证难、犯罪黑数大等问题。公安机关应加强对网络游戏诈骗犯罪的重视、充分利用网络报警平台获取案件线索、完善侦查合作机制,有效打击网络游戏诈骗犯罪,维护网络游戏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5.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迅猛增长,给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公民的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专业性、智能性、隐蔽性强等特点,给侦查取证工作带来困难。目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侦查取证存在的问题:沿用传统的侦查渠道,忽略对信息流的追踪;案件线索收集难;侦查协作难;以及非法取证等问题。对此,必须综合应用现代网络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广辟侦查取证途径:即以手机通信信息为途径,进行侦查取证;以银行账户信息为途径,进行侦查取证;以搜索引擎为途径,进行侦查取证;以视频监控信息为途径,进行侦查取证。  相似文献   

6.
当前,网络诈骗犯罪呈高发态势,因其跨地域性、嫌疑人身份虚拟、取证困难等特点,以及网侦力量不足等因素影响,此类案件陷入立案难、侦查难、破案率极低的困境。作为侦查活动的主力军,公安机关应从增加强网警配备、重视串并案分析、加强跨域协作、源头控制等方面入手,提高侦查效率,严厉打击日益猖獗的网络诈骗。  相似文献   

7.
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资金流贯穿于整个犯罪过程,将资金查控作为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切入点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从案件流出发,发现资金查控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治理中存在证据层面、数据层面和人才层面三方面问题,由此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预防、打击、被害人资金返还及案件证据链构建产生消极影响。上述问题及影响的成因主要与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证据认证体系、数据管理以及人才培养体系存在密切关系。未来应建立区块链证据认证体系、建立违法资金查控专业数据库、建立资金查控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资源、技术共享交流平台、建立公安机关与金融单位的合作机制相结合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侦查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8.
当前电信诈骗犯罪迅速发展、蔓延,已经成为危害我国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电信诈骗属于跨区域非接触性犯罪,具有组织严密、手段多样、打击困难等特点。尽管如此,由于任何电信诈骗犯罪都离不开资金链和通讯链两个基础,因此侦查机关可以使用“双链侦查”的模式,打击电信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9.
手机短信诈骗犯罪是传统诈骗犯罪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而催生出来的一种新型诈骗犯罪。这类诈骗案件由于管辖模糊、侦查取证难等特点,给侦查机关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需要从立案管辖,侦查协作以及固定证据等方面进行该类案件侦查对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非接触性诈骗犯罪日益猖獗。大数据在侦办非接触性诈骗犯罪活动中具有预测性、全局性、主动性等特点,不仅能贴合新型犯罪手段节约办案成本,还能实时监测犯罪,预测犯罪趋势,实现监控预警侦查,对打击非接触性诈骗犯罪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数据技术在侦办"北银创投"等诈骗犯罪案件过程中存在的大数据侦查机制不完善、各警种部门存在行政壁垒、数据共享受限等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建立大数据侦查运行机制,打通数据共享渠道,加强大数据侦查人才培养等对策,以期充分发挥大数据在非接触性诈骗犯罪侦查中的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
电信诈骗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蔓延的一种新型诈骗犯罪,已经成为危害我国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电信诈骗犯罪具有不同于其他犯罪的特点,电信诈骗犯罪的侦查工作存在难点,必须针对侦查瓶颈,研究相应的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12.
面对侦查实践中存在的信用卡诈骗犯罪升级与打击能力不足的矛盾,探索标准化、精细化的信用卡诈骗案件侦查方法,是提高办案效率、提升打击能力、全力维护金融安全的现实要求。应在全面把握当前信用卡诈骗犯罪基本形态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基础排查法、视频信息分析法、通讯信息追踪法、网络搜索查证法和高危人员排查法,以期实现对信用卡犯罪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电信诈骗犯罪是当前我国境内高发的一类诈骗犯罪,具有犯罪主体高度有组织化、犯罪形式多样、使用高科技犯罪工具作案和极强的反侦查手段等特点,对其侦查存在若干难点。在侦查策略上,应当采取建立全国性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协作平台,成立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专业队伍,加强国际和区际合作,抓捕跨境犯罪嫌疑人等方法,才可能有效控制此类犯罪的蔓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网络征婚诈骗是网络诈骗犯罪的现象之一,网络征婚诈骗受害人众多,具有跨区域性、严重社会危害性等特点,严重侵害受害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极大地破坏网络法律秩序.因此,必须坚持打防结合的方针,以网络征婚诈骗的作案特点、频发原因为依据,加强网络婚介立法工作,科学谋划侦查策略,全面构建此类犯罪的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网上团伙诈骗与传统诈骗犯罪的区别、人员特点、行为模式进行分析,阐述了网上团伙诈骗犯罪侦查方法及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以信息论科学为研究起点,可知侦查信息是反映“犯罪—侦查”系统的动态运行和静态结构状态的可识别性内容,其挖掘和运用是不断明确和修正侦查认识、作出侦查决策的基础,也是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前提,是侦查工作开展的起点。以养老诈骗犯罪为例,引入犯罪脚本分析的理论,研究养老诈骗的犯罪模式;“犯罪脚本”如何在老年人这一较为封闭的社会群体中进行传播和发展;老年人如何在特定的背景下产生错误认识进而上当受骗。为此类高发、社会影响恶劣的复杂案件侦查信息的获取和应用提供新的认识途径,有利于此类侦查信息挖掘和应用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网络赌博作为新兴的赌博方式,其犯罪与传统赌博犯罪相比,危害性更大、隐蔽性更强.对网络赌博犯罪的侦查具有发现难、取证难、追赃难等特点.在侦查工作中应采取广辟情报来源、变更侦查方式和提高侦查工作中的科技含量等手段来有效打击网络赌博犯罪.  相似文献   

18.
电信诈骗犯罪具有涉及国家和地区广、涉案犯罪嫌疑人众多的特点,侦查活动中的国际警务合作涉及侦查破案的各个环节,并且对信息交换的及时性、侦查行为的协调性、获取证据的规范性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电信诈骗犯罪案件侦查中的国际警务合作受到外交关系、法律制度和侦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电信诈骗犯罪案件侦查中的国际警务合作内容包括交换案件线索和犯罪情报、协助调查取证、遣返或引渡、追缴犯罪收益等,合作的形式则包括个案联合侦查、联合专项行动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手机、互联网等通信工具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电信诈骗犯罪呈持续高发态势,给人民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当前,电信诈骗案件呈现出犯罪集团化、作案手段更趋隐蔽化等新趋势,公安机关打击中存在定性难、取证难、追逃难、追缴涉案资金难等侦查难点。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条件下网络雇佣杀人犯罪及侦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网络雇佣杀人犯罪初现倪端,呈现出不同于传统雇佣杀人犯罪的新特点,如缩减雇佣环节,降低雇佣成本,雇主身份"平民化",隐蔽性更强,犯罪跨区域性特征增强等。网络雇佣杀人犯罪是传统雇佣杀人犯罪在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新发展,应加强研究网络雇佣杀人犯罪的新规律,统筹利用传统侦查手段和科技类侦查手段,有效整合资源,加强侦查信息化建设,寻找有效的侦查方法,提高此类犯罪的侦查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