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略论海外华人和华人经济①叶祥松海外华侨华人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华人移居海外的记载;唐宋以后,随着海外交通的发达及与邻国交往密切,到国外去经商和定居人数逐渐增多。从宋代后,东南亚诸国逐渐形成了华侨社会,其发展大致上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  相似文献   

2.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对华侨、华人的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些年来,华侨、华人工作和全国各个领域、各个地区。各项事业一样,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从华侨、华人工作这个领域来说,主要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法规,运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关于华侨、华人工作的论述思想,各个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的成果。这与1977年底侨务预备会议之前相比,是一个可喜的大转变。侨务预备会议的历史回顾1977年互1月初,有一天下午,当时担任外交部顾问的廖承志同志,通知唐树备同志和我到他办公…  相似文献   

3.
也许是做“侨”的工作的缘故,对电视屏幕上有关华侨、华人的内容和栏目尤为关注。1996年10月,北京电视台国际部推出了一个《华人世界》栏目,这也是国内省一级电视台首家制作华侨、华人专栏节目。它以其独特的视角方式面对世界的华侨、华人,内容既有新意又很感人,一期期节目看下来,我感受颇深,忍不住邀约了该栏目集编导和主持人于一身的武玲,请她谈谈制作《华人世界》的感受。面前的武玲和电视屏幕上一样的靓丽和充满活力。我的话题是从开办《华人世界》栏目的目的和对华侨、华人的认识开始的。“台里让你做这个节目,你有侨的…  相似文献   

4.
柬埔寨是华人和华侨较多的国家之一。随着地区形势的发展以及中国同柬埔寨国家关系的变化,当地华人、华侨的处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951年,在柬华人约30万左右;60年代末,在柬华人曾达到50万左右。自1970年到1990年的20年战乱中,华人数量锐减。据《柬埔寨之光》1993年7月3日报道,在柬埔寨的华人、华侨为25万人。这20多年来。作为华人、华侨处境变化的反映之一——柬埔寨的华文教育,也从50年代以来经历了繁荣——衰退——再兴起的马鞍形变化。一、柬埔寨华文教育的过去柬埔寨华人、华侨办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1914年,潮州帮华侨在首…  相似文献   

5.
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真是多如牛毛。根据1988年的资料,共计有8980个。换句话说,3000多万华侨、华人,平均起来大约每3000个人中就有一个社团。新加坡是以华族为主体的国家,全国260多万人中,有各类社团4600多个,平均600人中就有一个,恐怕是社团较多的国家了。数量多、名目繁的华侨华人社团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血缘社团,按血缘为纽带而组合,称作宗亲会;第二,地缘社团,按地域为纽带而组合,称作同乡会;第三,业缘社团,按行业为纽带而组合,称作同业会。根据上面提出的1988年的资料,8980个华侨、华人社团中,工商业团体1403…  相似文献   

6.
新华侨华人的增长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几年来,华侨华人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已经形成的新华侨华人群体,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发展速度日新月异[1]在人数上,新华侨华人的增长势头能否保持下去?是研究新华侨华人发展的重要问题,必将引人注目。各种新闻媒介对该问题的报道,一些论著对该问题的论述,常有浮光掠影或各取所需的现象,这就难免失之偏颇,误导视听。因此很有必要综合分析,认真探讨。中国和新华侨华人移入国以及国际间的各种变化,均有可能影响海外移民的推力和拉力,影响新华侨华人的增减。近年来,出现了不少阻碍新华侨华人增长的因素。一、推力和拉力的逆转…  相似文献   

7.
老挝华侨华人的人数随老挝历史的变迁而发生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老挝华侨华人约有16万人。1975年老挝解放,有些华侨华人担心时局不稳,纷纷设法迁往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泰国、美国等国,致使华侨华人人数锐减。以首都万象为例,解放前华侨华人人数不下10万人,而今仅有60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老挝全国的华侨华人人数现已不足2万人,主要分布在湄公河沿岸和各交通干线沿线城镇,尤其聚居在万象、琅勃拉邦、沙湾拿吉、巴色、塔曲等大中城市。在这些华侨华人当中,广东潮汕籍人占多数,因此潮州话、潮州菜、潮州功…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被世人誉为继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人的出国,中医中药也逐渐由华侨传播到海外,并在海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发展过程。二战以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海外掀起一个研究与发展中医药业的热潮。本文选择华侨、华人社会较为典型的美国为研究对象,就华侨、华人在美国发展与传播中医药的历程作一回顾,并就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作一分析,以期读者就这一问题有一较完整的了解。一、中医药业在美国的早期发展中医药业在美国的发展离不开华侨、华人的努力。19世纪晚期…  相似文献   

9.
建设和发展华侨华人历史地理研究有利于促进华侨华人学科的完善,拓展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对推动当今华侨华人问题的解决也有重要现实意义。华侨华人历史地理研究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学科属性是探索历史时期与华侨华人相关的地理现象的演变及两者间的相互影响,并进而探索演变和影响的规律的学科;华侨华人历史地理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与华侨华人相关的地理现象的演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华侨华人历史地理理论和方法研究,侨乡历史地理,移民历史地理,海外华侨华人历史人文地理、社会地理,华侨华人历史自然地理等;研究方法主要是历史文献法、实地考察法、新技术手段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侨务、外事、涉外经济、旅游、教育、研究等部门及上述部门业务人员、研究人员、教学人员工作、教学和学习上的需要,《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华人政策》一书将于1989年12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与广州华侨研究会合编,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华人问题研究室组织撰写。具体执笔者黄滋生、王绵长、萧永坚、黄松赞、黄昆章、廖小健、林锡星、彭天、郑焕宇都是具有高、中级学术职称,对各有关国家华侨、华人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华文化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在清代通过贸易和移民继续向印尼传播,使中医药的认同群体在印尼不断扩大,促进了印尼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印尼也通过香药贸易等方式丰富和补充着中医药宝库。如此既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又加强和巩固了中印(尼)两国友善的邦邻关系。  相似文献   

12.
清代以前中泰中医药交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清代以前中泰中医药交流的阐述,分析了这种交流给双方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重要意义,从而充分展现了中泰两国在这一时期以频繁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为基础的友好和睦的邦邻关系。  相似文献   

13.
古代中国与东南亚中医药交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中医药交流始于秦汉时期,结束于清朝前期。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分别阐述秦汉魏晋、隋唐宋元以及明清三个阶段双方交流的方式及特点,最后论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中医药交流给双方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试析晋江侨乡经济发展中的人文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福建省晋江市是我国著名的侨乡,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晋江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试图论证地方传统文化,以及众多的海外晋江人,他们所带来的资金、技术设备,尤其是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能力,是晋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杨然 《东南亚纵横》2014,(12):59-61
胡志明市是越南华侨华人最大的聚居地,也是华侨华人文化的中心。该市的华侨华人文化历史悠久,带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色彩。华侨华人活跃在该市的文艺舞台上,在商业文化、企业文化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华侨华人教育事业也比较发达,华侨华人文化还与当地的越南本土文化互相交流、互相影响。这些都是胡志明市华侨华人文化的特点,也可以说是整个越南华侨华人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建国初期,大批归国华侨急需救济。在侨区,由于部分地方干部忽视了归侨和侨眷的特殊性,在执行土改和侨汇以及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中侵犯了归侨和侨眷的利益,加之其他客观因素,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归侨、侨眷粮食安全问题。对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归侨妥善安置救济,帮助他们创业立业;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保护侨眷的合法权益,对其悉心照顾。在国家整体粮食安全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确保归侨、侨眷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成功地解决了他们的粮食安全问题,巩固和扩大了这一时期的爱国统一阵线,为广大海外华人华侨、归侨和侨眷投身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政权的稳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试论海外少数民族华人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内外学术界对汉族华人研究已有丰硕成果,但研究少数民族华人的论著可谓“凤毛麟角”,这种状况值得我们反思。这一领域的研究需要填补的空白较多,本文就少数民族华人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海外中国公民安全与领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海外中国公民面对的各种安全威胁骤然增加,导致人身、财产等多方面的重大损失,对我国领事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外交部加强了领事保护工作的应急、磋商、协调、预警等机制建设,为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的利益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海外中国公民的急剧增加和安全形势的日趋复杂,我国领保机构还必须解决人员不足等问题,加强预警效果,以进一步提高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利益的能力与成效。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与公益活动中地方政府与华侨华人互动的过程与特征。地方政府为了获得社会资本,利用各种场合与海外华侨华人直接互动。同时,政府也采取“间接”互动的方式,广泛接触海外华侨。另一方面,海外华侨通过与地方政府的紧密互动,不仅卷入侨乡的公益事业,而且融入当地的经贸活动中,获得了较大的经济利润。在此基础上的双方互动,促成了侨乡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使侨乡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先行地区。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海外华文媒体被赋予了传承中华文化的功能。作为重要的海外华文报刊集中地之一,东南亚华文报纸如何发挥其作用,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话题。本文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四国华文报纸为例,运用传播学的某些理论对它们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实践进行归纳分析,并指出其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