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新加坡政党政治的显著特征是一党长期执政,人民行动党不是一个封闭的政党,它从不限制任何一个团体或社会阶层的人士加入,反而是有系统地寻找、吸收每一代人之中最有才干的人入党,所以,行动党的党员在国会里的代表反映了新加坡多元种族社会的特质。而行动党所持有的价值观,也成了新加坡的国家价值观,它是保持新加坡完整与团结的一个核心。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是世界上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之一。人民行动党执政合法性主要是依靠自独立以来取得的傲人的经济绩效和给新加坡人民生活质量带来的巨大改善。自1959年执政以来,通过逐渐发展出来的对党内和政党系统内政党间关系管理和控制的制度和机制,人民行动党成功地抵御了包括经济危机在内的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的冲击,外部反对党的挑战,维系了党内精英的团结和政治领导人的有序更替。这是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能长期执政的基础和奥秘。  相似文献   

3.
忧患意识是新加坡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契机,是新加坡社会发展和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延续的精神支撑,是人民行动党执政理念的内在依据。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执政过程中时刻秉承忧患意识,认识到忧患意识教育的必要性,把忧患意识教育与国民意识培养相结合。人民行动党进行忧患意识教育,主要内容分为提高党员责任感的党情危机教育、保持国民危机感的国情忧患教育和增强国民使命感的世情形势教育。人民行动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探索出忧患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包括以社会为主渠道对基层民众进行忧患意识教育,以学校为阵地对青少年进行忧患意识灌输教育和以新加坡建国历程为重点对民众进行历史忧患教育,使忧患意识内化为新加坡人民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正在从党群管理向党群治理转型.与这一趋势并行的是,人民行动党与群众之间的社会联系、相互信任和互惠规范也在增加,简而言之,人民行动党的党群社会资本存量在增加.人民行动党对社会资本的尊重和合理开发,保证了新加坡的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以及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的稳固,也促使人民行动党更具信心地向党群治理转型.  相似文献   

5.
吕元礼 《政策》2008,(7):57-58
新加坡政党政治的最为显著特征是一党长期执政,即在多个政党并存竞争的情况下,人民行动党自1959年以来连续赢得十余次大选,从而长期执掌新加坡政权;新加坡政治文明的重要成就之一是人民行动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始终保持廉洁。总部设在德国柏林的国际透明度组织每年都定期发表贪污现象指数及全球贪污情况报告,截止2007年,新加坡连续十三年成为进入该组织的廉洁排行榜首十名的亚洲唯一经济体。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世界各国政党中可谓独放异彩,该党创建于1954年11月21日.从1959年开始执政到现在.在政党发展上实现了新加坡独特的“亚洲式民主”模式。然而人民行动党在西方学者眼中完全是集权型的政党,因为新加坡虽然允许多党竞争,但实际上是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的局面.没有任何一个反对党能对行动党构成有效的威胁。人民行动党还通过各种手段对立法、司法和行政形成了全方位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2001年10月25日是新加坡大选的提名日,截至中午12时竞选提名结束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已赢得超过半数的议席,第10次蝉联执政,这也是自1991年大选以来,人民行动党第三次因为反对党没有竞选超过半数议席的情况下,在提名日就宣告蝉联执政。11月3日举行的新加坡大选在当日深夜揭晓,执政的人民行动党最终以75.3%的得票率赢得胜利,比它在1997年大选中获得的  相似文献   

8.
民情沟通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社会基础的巩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加坡在人民行动党治理之下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有效沟通民情,巩固了人民行动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人民行动党注重基层组织建设,相继成立了公民咨询委员会、民众联络所管理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基层组织的建立和健全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基层民众的控制;另一方面,人民行动党通过这些基层组织加强了同基层群众的联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人民行动党又建立了部长定期访问选区的制度。人民行动党注意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致力于推行增加人民资产的富民政策,使人民的资产增殖,照顾了低收入者,从而提高了人民行动党在基层民众心目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9.
人民行动党有一个基本的执政理念:新加坡缺乏天然资源,只有从管理上获得效益,首先就是政治领导必须廉洁,使黑金政治不存在,即"为了生存,必须廉政;为了发展,必须反贪。"  相似文献   

10.
当事人     
《创造》2011,(5):14-14
焦点 李光耀:一个时代的落幕 5月14日,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和国务资政吴作栋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从内阁退休。消息震动新加坡政坛,分析认为与较早前大选执政人民行动党得票率创新低有关。  相似文献   

11.
郭榛树 《岭南学刊》2008,(5):124-128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能够长期执政的主要原因在于能够坚持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人民的选择权促使人民行动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卓有成效的执政能力建设赢来了一党独大的地位,以党控权与以权制权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威权主义体制,但威权主义体制的高绩效并不能改变未来新加坡政治的民主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2011年5月7日.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率领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在新一届国会选举中又一次取得了意料之中的胜利.并蝉联总理之职。不过。与往届选举相比。此次选举却出现了诸多新的气象。以至人们普遍认为.新加坡已经开启了一个政治“新时代”.而李显龙本人也在悄然进行着自身的“角色转型”。  相似文献   

13.
正新加坡曾经历过相当长的腐败高发期,从殖民时期开始一直到1959年李光耀领导人民行动党上台执政前,贪腐现象都十分猖獗而普遍,几乎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一、新加坡走出腐败多发期的历程殖民地时期的新加坡,腐败现象比比皆是:政府公务人员和执法、司法官员的贿赂活动十分猖撅,贪污,尤其是有组织的贪污非常普遍,政府官员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现象也司空见惯。人民对那些肮脏的政治家和公务人员已失去信心。据统计,从1845年到  相似文献   

14.
在人民行动党主政新加坡的半个世纪里,树立了良好的绩效形象。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新加坡,经济发展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新加坡社会也正过渡到一个新的政治台阶,民众的价值取向正经历着历史性的重构。时代的变迁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带来了新的挑战,某种程度上使人民行动党的绩效形象建设陷入了一定的困境。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社会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新加坡社会的中下层弱势民众对人民行动党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满,他们认为执政党采取的精英治国模式已经与新加坡的中下层民众脱节,政府现已无法有效地照顾到该阶层的利益。对社会中下层弱势群体利益的照顾不周,造成的民众对执政党的质疑,正成为人民行动党自身全民形象建设的最大瓶颈。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是世界上多党制国家中对社会控制力最强、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之一.从人民行动党时社会掌控的角度入手,探讨人民行动党如何处理与民众、社会团体、新闻传媒和反对党的关系,并从政党政治发展的角度得出以下结论:人民行动党对社会的掌控受客观环境的制约;任何以执政为目标的政党都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人民行动党对社会的掌控在法律范围内进行.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为人民而行动的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享用木瓜”与“点燃蜡烛” 2001年新加坡国会大选投票前夕,人民行动党(以下简称行动党)波东巴西选区候选人司徒宇斌正在台上演讲,一名支持者送上一棵亲手栽种的木瓜树。被搬上台的这棵木瓜树,已经结了8个相当熟的木瓜。这时,司徒宇斌借题发挥,吁请波东巴西区居民共同努力,摘取像木瓜一样成熟的生活果实,让干家万户拥有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相似文献   

17.
亦杰 《公民导刊》2011,(8):55-55
监视世界各国腐败行为的非政府组织(NCO)“透明国际”公布了2010年度全球腐败指数报告,廉洁水平排名,中国排名第78位,丹麦、新西兰和新加坡三国并列第一。综观新加坡的反贪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自律的政党。新加坡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在成立之时,就提出了“打倒贪污”的口号,并把党旗的基调定为白色,表明自己的纯洁廉明。  相似文献   

18.
孙铜 《同舟共进》2009,(6):12-13
人民行动党连续执政几十年,但受欢迎程度不减,这与该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公民参与有限的政治体制中实现政策响应,需要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来实现民情表达。新加坡的国会大选是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但因为参与渠道的单一,国家与公民间形成了庇护关系。为了增强政策响应,新加坡政府建立了严密的基层组织网络,国家与基层组织间的关系体现出法团主义和庇护主义特征,基层组织则与社区建立庇护关系,并通过发展社会资本来增强社区参与,最终实现民情从民众到国家的传递。然而,由于国家、基层组织和公民三者间的庇护关系较为脆弱,以及法团主义模式具有片面性,都为政策响应带来一定障碍,也对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合法性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20.
在公民参与有限的政治体制中实现政策响应,需要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来实现民情表达。新加坡的国会大选是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但因为参与渠道的单一,国家与公民间形成了庇护关系。为了增强政策响应,新加坡政府建立了严密的基层组织网络,国家与基层组织间的关系体现出法团主义和庇护主义特征,基层组织则与社区建立庇护关系,并通过发展社会资本来增强社区参与,最终实现民情从民众到国家的传递。然而,由于国家、基层组织和公民三者间的庇护关系较为脆弱,以及法团主义模式具有片面性,都为政策响应带来一定障碍,也对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合法性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