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导报》2014,(5):2
项目建设是昭山发展永恒的主题,产业发展是昭山腾飞闪亮的标志。昭山示范区将2014年确定为"产业项目攻坚年"。全年共安排重点项目32个,计划投资超过70亿元。重点抓好能够快速抢占高端市场的"两型"项目,包括已引进的中建仰天湖、昭山晴岚、昭山景区提质改造等"两型"战略项目,形成"龙头带动、协作配套、集群发展"的框架,为引爆区域经济增长,实现产业腾飞打好坚实基础。紧紧围绕"高端商务、文化创意、生态旅游"做大文章,做好文章。昭山景区加快创4A、5A进程,积极引进旅游文化的品牌企业,文化名山秀立湘江,成为湖南文化旅游的新亮点、新热点。路网交通持续发力,昭山将  相似文献   

2.
石丰实  孙龙翔 《党史纵横》2014,(7):I0002-I0002
正从2014年年初以来,朝阳县牢牢把握"调结构促升级"这条主线,在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加大的特殊时期,抓住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推动县域经济实现稳中求进。明确调结构促升级的努力方向,以调整升级增活力推进工业经济向链条化方向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抓好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建设,确保全年新引进项目25个,总投资达到13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抓好镍、锆、锰、钒、钛、金"六大产业"和再生资源利用、耐磨材料、精细化工、现代物流"四大产业园"建设,积  相似文献   

3.
张伟志 《奋斗》2013,(6):18-19
正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涉及到统筹产业、统筹城乡、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其关键在于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城镇化,核心动力在于抓好产业项目建设。近年来,我们依安县按照市委要求,把握几届班子坚持的"食品、陶瓷、生化"三大产业定位,着眼原有企业布局分散、产业不集中和发展方式相对粗放的现实矛盾,  相似文献   

4.
李竟 《先锋队》2012,(31):27
近年来,洪洞县围绕加快人才聚集、推进转型跨越的新要求,依托甘亭产业转移示范园、秦壁高新技术工业园、历山农业观光园等七大产业园区,抓龙头、上项目,占高地、筑平台,以项目聚集产业人才、以人才推动园区发展,努力打造"全省人才第一大县",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对接项目"引"才洪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在园区和项目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坚持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与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以项目对接人才,以人才支撑项目。该县大力推行"三个三分之一"工作  相似文献   

5.
王冬光 《奋斗》2013,(9):18-19
正在全省开展产业项目建设三年攻坚战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关乎全局,影响长远。近3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抓产业项目建设符合龙江作为后发达省份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快中求好、好中求优的发展实际,是龙江加快发展的"总抓手"、"金钥匙",是牵动龙江发展全局的"牛鼻子"。突出项目建设地位,发挥重要推动作用,不断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质量和效益全省上下坚持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的核心,突出产业项目的支撑和牵动作用,加快构建  相似文献   

6.
高磊 《奋斗》2013,(4):11-12
正近几年来,全省正在着力构建以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煤化石化、矿产经济、林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等"十大重点产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布局调整优化,重点产业项目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产业链条有序延长。各类产业项目工程和园区建设的迅猛发展对资金需求和融资服务日显迫切,金融在助推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快速、有序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近3年来,修水县按照"完善老城区,提升南城区,决战良塘区"的思路,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实施产业带动、新老城区联动"的原则,主攻中心城区,拉大城市框架,加速推进城市建设,中心城区面积由4.5平方公里扩大到16平方公里。一、以项目为抓手,统筹推进城市建设1."快"字当头。坚持"规划项目快筹备、筹备项目快  相似文献   

8.
加快发展靠项目,加快转变也要靠项目。推进"四化两型",衡阳必须突出抓好符合"四化两型"要求的项目建设,只有坚持项目先行,咬定项目建设不放松,"四化两型"战略才会落地落实落脚。突出抓好重大产业项目。通过产业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为可持续发展留下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两加一推"主基调和市委、市政府"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的战略部署,以项目建设为引擎,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宋心海  李伟东 《奋斗》2011,(8):36-37
年初以来,农业大市绥化市坚持走农区工业化道路,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与全省同步开展了为期三年的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优势发展共享,集中优势力量在优势地区优势发展。重点发展绿色食品、粮食加工、光伏、石化、医药、纺织、机电、生物、林产品加工和现代服务业十大产业,全力突出产业项目建设在加快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随着一批批产业项目的落地开工,产业项目的“集聚效应”日渐凸显。  相似文献   

11.
夏庆丰 《当代贵州》2011,(14):30-30
围绕铜仁地委、行署“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的战略部署,铜仁地区今年将把做大做强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把二产作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重点,通过建设工业园区、引进大项目、打造大企业,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正阳春三月,碧江经济开发区项目建设现场机声轰鸣,一辆辆工程车来回穿梭;车间里,工人们在操作台前紧张工作,到处一派繁忙景象。铜仁市碧江区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集聚发展的战略平台,以碧江经济开发区作为主战场,高标准、高效率推动项目建设,全力打造碧江工业经济增长极和升级版。项目建设成经济发展引擎"坚持把引项目、引资金与引技术、引机制、引品牌、引市场相结合,突显‘拉长补短'、嫁优',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上档次、上水平,更多地吸引国内外500强企业。"在年初召开的全区经济工作会上,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碧江区委书记陈代文提出。  相似文献   

13.
《红旗文稿》2012,(6):41
2011年,灵石被确定为山西省转型综改试点县。全县紧紧围绕项目抓创新、围绕项目破难题、围绕项目造环境,坚持"敢"字当头,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全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跨越发展。2011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财政总收入突破30亿元。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整体推进转型综改。整合行政资源,全力推进综改项目建设,成立工业、农业、旅游、煤炭4个专业招商局,进行专业化的"对口"招  相似文献   

14.
郭行杰 《先锋队》2011,(1):28-29
2010年以来,永和县委通过广泛发动"解放思想大讨论"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上凝聚共识,理清思路,明确措施,在项目建设上求发展,在产业发展上求突破,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抓提升,在民生改善上求实效,在作风建设上下功夫。推进项目建设为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马大才 《当代贵州》2013,(25):42-43
项目带动的发展思路为安顺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必将引领安顺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做好自身特色的"底层设计"安顺市紧抓战略发展机遇,统筹市域规划,鼎力打造黔中经济发展三大集群带,以东部战略增长极、安顺工业核心区、南部生态发展极为发展引擎,以产业园区为依托,以点带面、以面带片,整合周边资源,发挥项目经济的联动效应,为全市经济社  相似文献   

16.
王金 《奋斗》2013,(9):20-21
正同江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交汇处南岸,三江平原腹地,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和哈巴边区相望,边境线长170公里。同江是国家一类口岸,也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市。近年来,同江市按照省委、省政府"产业项目建设三年攻坚战"的总体部署,发挥比较优势,搭建产业平台,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一、认清市情,找准产业发展优势资源、市场、资本、地缘条件是产业聚集与发  相似文献   

17.
赵小平 《共产党人》2010,(17):24-24
海原县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进海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严格要求,注重实效,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以实际行动使创先争优活动向纵深推进。一是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第一抓手,大力实施"一县两城"拉动发展,以新区建设平台承载产业,以产业串联项目,以项目拉动投资,以投资实现"保增长"的目标。上半年共争取项目资金5.3亿元,申报项目52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翻番。年初,实施144个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110个,完成投资  相似文献   

18.
正上海市松江区坚持抓发展第一要务和抓党建最大政绩的有机统一,抓住党建引领G60科创走廊建设这个牛鼻子,创新抓实"双服双创"(服务创新链、服务产业链,实现科技创新、党建创新)工作机制,有效构建起与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相适合的党建工作格局。组织设置聚焦"双集聚、双落地"。在上下游企业相对集聚的产业探索成立产业集群党组织;在企业分布相对分散的产业,成立"党建+产业"促进会,有效整合资源,服务企业发展。在科大智能、"人文松江"等重大项目的引进或建设中,推进项目和党的工作同步落地。  相似文献   

19.
产业项目是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2021年以来,我们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产业项目建设,奋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塑造产业新优势,彰显湖南新作为。产业项目建设氛围更加浓厚。在全面总结近年来产业项目建设经验做法基础上,加强统筹谋划。  相似文献   

20.
何维福  颜谣 《学习导报》2014,(21):13-13
湖南统一战线在湘南,扎实推进"同心园区"建设,着力打造江华海联产业园。目前,园区共引进项目50个,吸纳总投资91亿元,园区被评为2013年度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实践证明,"同心园区"已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新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