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是落实职工经济利益,构建企业工资分配协商机制、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的抓手,也是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实践证明,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寻找路径,建立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各种机制,对于提升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实效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企业层面的工资集体协商容易走形式,其实效不尽人意。在现行体制下,企业工会的作用是有限的,没有行业层面的集体协商,是很难协调劳动关系的。因此推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是最理性的选择,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推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尤其是县、市级以上的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有利于维护职工权益,能真正体现工会在政府、雇主面前代表职工的主体资格,体现社会对工会地位的认可。最重要的是,推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有利于统一行业劳动标准,有利于职工权益平衡,有利于劳动关系协调,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工资集体协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对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重大突破和进一步深化,也是构建稳定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切入点。近年来,按照市总工会有关工作部署,我区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全区共有158户企业签订工资集体协议,占企业总数的16.7%;其中,国有企业15户,私营企业143户。覆盖职工11205人,占职工总数的21%。已签区域性工资集体协议3个,覆盖企业18户,覆盖职工1147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4.
宜冰 《中国工运》2009,(8):18-19
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是指在同行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由行业工会组织代表职工与同级企业代表或企业代表组织,就行业内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劳动定额标准、最低工资标准等事项,开展集体协商、签订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行为。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有利于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工资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有利于完善劳动用工管理,促进建立统一、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维权机制建设,维护广大中小企业职工劳动报酬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举措。为在建立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中更好地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客观要求。但是目前在人们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在宣传上也有些不够全面,需要进行纠正和进一步明确,以促进工资集体协商的顺利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不仅是单纯增长职工的工资。应当看到,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企业和职工的共同需要,其结果是双方受益。职工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既有利于实现劳动报酬合理化,  相似文献   

6.
工资是职工生活的主要来源, 是企业劳动关系的焦点。但由于种种原因, 多数企业还没有把工资分配作为集体协商的主要内容。工资集体协商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是外商投资企业职工力量相对薄弱, 企业工会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要求, 企业经营方在劳动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 一些地方政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也加剧了工资集体协商的难度。在当前形势下, 有关方面应充分认识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必要性、紧迫性, 政府要加大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力度, 工会要把分配问题作为集体协商的中心问题, 逐步建立产业级或行业级的工资集体协商。  相似文献   

7.
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高企业职工劳动报酬,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更是在中国社会政治结构中工会发挥国家政权重要支柱作用的社会责任。各级工会为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出很大努力。但是,法律与制度的不完备使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实践中面临较大困难。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表明了把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为解决当前收入分配体制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工会要在全社会凝聚共识,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相似文献   

8.
张新海 《工友》2010,(3):14-14
工资是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是职工生活的主要来源,也是工会在履行维护职责时必须“盯紧”的事项之一。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为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工资分配决定机制,无论对于企业还是职工来说,都是公平的、合理的。那么,工会如何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发挥作用呢?代表职工利益的职工代表又怎样进行工资集体协商谈判?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开展,确实履行工会双维护职能,福田汽车集团工会通过召开领导干部专题会议,成立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小组,明确协商步骤,健全企业劳动制度等,为工资集体协商提供思想保障、组织保障、程序保障、制度保障.工资集体协商,提升了职工薪酬水平,彰显了工会作为,促进了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淳  周姗姗 《中国工运》2011,(11):33-34
近半年来,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68个中小型非公企业已有58个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并签订了工资集体合同,覆盖职工7480人;签订区域企业工资集体合同9份、签订行业企业工资集体合同1份,分别覆盖分散的不具规模的小型非公企业31个、12个,覆盖职工370多人。职业化工会主席在非公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中所发挥的作用,使该区职工增加工资不再是难以实现的愿望。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和发展过程中,劳方与资本利益上的差异逐步凸显,并引发了劳资冲突和矛盾.在这种情况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正是理顺新形势下的劳动关系、促进产业和平发展的有效机制.近年来,我国的集体协商工作已经取得非常大的进展,其中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中,尤其以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协商的影响最大,但是其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中国推行集体协商制度10多年,但理论研究不够.集体谈判制度是西方经过长期的劳资冲突后形成的就劳动报酬和利润分享的协商谈判机制.中国集体协商概念强调劳动关系的协调性而非对抗性.学术界认为集体协商可以改善劳资关系、提高劳动者收入、提高员工满意度和促进企业效率.中国企业的集体协商正在从上到下推行,功能与效果还不明显.西方集体谈判受经济形势、国家法律、双方谈判力量等因素影响;中国集体协商主要受政府政策及地方工会的影响.集体协商实践极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包括界定概念与本质;证实集体协商的效率和影响因素,为探索中国集体协商道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集体合同制度创建以来的实践看,所谓的集体合同实质上是集体协议.协议与合同属于可以分清的两个概念.一般情况下,协议多数是没有法律强制力的,而合同多数是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劳动法领域中的"集体合同"是中国特色制度,这一用词并不科学,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集体协商是市场经济国家协调劳动关系的通行做法,我国实践中推动企业建立集体协商机制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从更高层次制定规则,规范集体协商行为,是当前我国推进集体协商深入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立法问题。中国集体合同立法应该尽快提上国家立法日程。  相似文献   

15.
集体合同制度施行以来,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发展并日趋完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形式主义、走过场的现象,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集体协商一方主体-----职工主体缺位。  相似文献   

16.
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是劳动关系结构和调整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我国集体劳动关系尚未形成。我国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不能依赖于工人自发的集体行动,劳动关系深层结构调整需要政府的合理干预。与市场经济国家先通过集体劳动关系立法、然后规范自发的工会组建与集体行动过程、逐步完善集体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路径不同,我国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只能在政府主导下通过"顶层设计",首先要完成体制内企业工会职能的变革,在此基础上构建集体劳动关系法律体系,从而推动形成集体劳动关系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集体离职研究,出现了大量探讨其群体过程机制的实证研究并建 立了相关理论模型,这对于揭示集体离职的规律以及防范集体离职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把以 往集体离职过程研究的路径归纳为影响因素与影响过程路径、群体互动过程路径、决策机制路径,并对相关研 究进行了评述。未来研究应继续深入考察集体离职的过程机制,尤其是连带性离职中的过程机制以及引导和干 预集体离职意向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8.
截至2004年底,朝阳区共有非公企业16913家.非公企业平均人数15至20人,平均寿命三年,呈现出数量大、规模小、流失率高的特点.与此同时,工会干部兼职多、不熟悉工会业务、流动性大,且缺乏经济上的独立性,不具备单独进行有效的集体协商、签订对老板有约束力的集体合同的实力.因此,签订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是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的趋向.  相似文献   

19.
从日本劳动立法看我国集体谈判权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谈判,对劳动关系的调节十分重要.尽管如此,很多国家并未把集体谈判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加以保障.而且,即便确立了集体谈判制度,也并不意味着集体谈判权一定能够得到保障.我国现状即是如此.而日本劳动立法把集体谈判权的保障放在重要地位,对日本劳使关系的调节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检视日本劳动立法及其实践可以发现,建立行政救济制度,将拒绝谈判作为不当劳动行为加以规制;建立司法救济制度,将回应谈判、诚实开展谈判从法律上义务化,是保障集体谈判权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在集体合同地方立法过程中,对于集体合同的定义、法规的适用范围和政府在集体合同制度中的作用有不同的规定.<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草案)>对于集体合同的定义只是一个层面的,即基层一级集体合同,没有包括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反映出立法者对于集体合同主体的不同认识.关于适用范围的规定也过窄,不能满足事业单位实行全面改革的协调劳动人事关系的需要.至于政府在集体合同制度中的角色也应重新定位,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应从审查批准者向促进、服务和协调者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