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的老字号萃文阁开业于1930年左右,坐落在琉璃厂文化街的东口,是一家以经营书法、字画、篆刻、印章材料、文房四宝为主的专营店。萃文阁的书法篆刻创始人魏长青,是一位在书法篆刻、金石鉴赏等方面都颇有成就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2.
新力 《海内与海外》2011,(12):60-60
宿悦书法新作展将于12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琉璃厂西街荣宝斋大厦二楼举行。宿悦1964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书协、北京书协会员。近年陆续出版《宿悦篆刻》、《宿悦书法》、《宿睫篆刻作品精选》、《宿悦书道德经》等多部。该展无开幕式,除宿悦书法展览外,有传世藏砚供欣赏,亦有名师现场抚琴,实为观字、赏砚、听琴之雅集。  相似文献   

3.
时下,京城各美术场馆、博物馆举办的书法、美术等各种展览令人目不暇接,风起云涌,而规模不大的一个“书写和谐,守望家园——苏士澍金石书画求教展”,却格外引入注目。展出作品虽只60幅,却涵盖了全国政协委员苏士澍先生近5年来创作的楷、行、隶、篆、篆刻、绘画、自己责编的出版物等各个艺术门类的作品,彰显出苏士澍先生坚实的书法篆刻及诗文创作的深厚传统功力。  相似文献   

4.
张秉文书法     
《海内与海外》2009,(1):80-80
张秉文,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入编《二十世纪书法篆刻集粹》、首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北京书法家优秀作品展作品集》等。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  相似文献   

5.
《海内与海外》2007,(3):77-77
《宿悦书法篆刻精选》近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这是书法家、篆刻家宿悦继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宿悦书法篆刻集》之后又一部精品之辑。宿悦为中国  相似文献   

6.
在京城每当我们谈论书法篆刻问题时,自然会提到“宿悦现象”和宿悦的成就。在书法篆刻界,老一辈人对他交口称赞,同辈人对他刮目相看,年轻人对他望洋兴叹。我们可以亳不夸张地说,宿悦是我国当代青年艺术家中的难得之才。“宿悦现象”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7.
曹心源篆刻     
《海内与海外》2011,(9):81-F0003
曹心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京华印社副社长,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委会委员,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名作集萃》副委会副编审,1998年被国家文化部聘为第八届“群星奖”书法类作品评委,其作品曾先后赴港、台、美、日、法、俄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展览及艺术交流,出版《曹新元篆刻选》《曹新元篆刻集》《心源篆刻》《中国书画名家——曹心源》《心源新象——曹心源山水作品集》《梅斋鸟虫百印》等专著,2009年篆刻作品获中国书协第三届“兰亭奖”,其印“千秋万岁”、“贞风雅兴”被神舟七号搭载遨游太空。  相似文献   

8.
"皓月禅心·宿悦写经书法"巡回展近日在北京荣宝斋展出。宿悦幼承家学,15岁师从书法大家骆舒焕先生学习书法篆刻及古典文学,至今已35年,以传统功力雄厚的楷书、行草、小篆和篆刻见长。他的楷书融褚遂良、柳公权等唐代书法大家楷书风格于一体,推陈出新,已具自家面目。近年来,他以楷书书写的儒释道经典为世人乐道,荣宝斋出版社已出版《宿悦书金刚经》《宿悦书药师经》《宿悦书道德经》等。据悉,此次展览汇集宿悦近年以写经为主的书法作品  相似文献   

9.
正"篆刻是一门没有止境的艺术",是段京良从事书法篆刻四十余年来最深的体会。作为萃文阁书法篆刻艺术的第四代传人,段京良为无数人治过印,却依然认为自己在探究艺术之路上。虽然已经退休三年,但段京良并没有因此而清闲下来",我是退而不休,搞篆刻没有八小时一说,是生活中随时随地想要做的事情。"他说":篆刻是体现中国文化的艺术。我希望可以进一步追求,多创作一些作品,以自己的一技之长服务社会。"在北京琉璃厂历史悠久的萃文阁老店,段京良如是说。  相似文献   

10.
解读宿悦     
宿悦是我父亲骆舒焕生前颇为得意的学生之一,他十几岁跟随父亲学习书法和篆刻,只要有空必到家里来,静静地听父亲讲解书法。从书法的笔画形  相似文献   

11.
我幼时曾被家里管着每天写一篇大字,而且我一直到小学4年级以前的作文课都是当堂写小楷,也可算是所说的童子功吧。人到中年玩起了书法,有幸拜马辰基老先生、崔志强先生为师,得以有了开阔眼界的机会。有恩师指点及自己对书法篆刻艺术的理解和追求,使我在书法艺术上有了不小的进步。1989年北京海淀区书法协会推荐我进了北京市书法家协会,1995年北京市书协  相似文献   

12.
我与宿悦相识于20世纪70年代末。其后便常于他的书斋“省寂堂”中畅谈书艺、印学及人生。意气相得,遂成挚友。他蛰伏陋室,临池治印,勤励经年。他新近出版的书法篆刻集,即为他兢兢业业、孜孜以求所获成果的一部分。宿悦自幼在父亲指导下学习书法。15岁拜骆舒焕先生为师,系统学习  相似文献   

13.
营心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其作品曾先后赴港、台、美、日、法、俄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展览及艺术交流,出版《曹新元篆刻选》《曹新元篆刻集》《心源篆刻》《心源新象——曹心源山水作品集》《梅斋鸟虫百印》等专著,2009年篆刻作品获中国书协第三届“兰亭奖”。  相似文献   

14.
段京良篆刻     
几年前的一天,我的挚友萃文阁高级书法篆刻师刘铁宝先生对我说:“我有个同事段京良,人品好,刻的也不错。他在书法展上看到您的一幅行书很喜欢,跟我说了多次。”我说:“您怎么不早说呀?既然人家喜欢,日后我送他一幅。”于是我抄录了清人咏梅兰竹菊诗各一首请铁宝转交。不久刘先生送来段京良为我治的朱文印“诚隽无恙”。其点画瘦硬爽利,结构、布局匀称和谐,观之令人觉得闲静安祥,印样上的小楷“贾老师教正,段京良”更表现出非一日之功的书法功力。自此我们的往来增多,了解日渐深入。京良自幼喜欢书法篆刻,凡所喜欢的古代法书印迹,细细临摹。…  相似文献   

15.
《海内与海外》2010,(1):62-62
由华艺出版社出版的著名书画家、雕刻家曹心源的篆刻作品集《梅斋鸟虫荫印》在京面世。书中收录的200余方鸟虫篆印,展示出作者近30年来潜心研究中国传统篆刻艺术、特别是探索实践鸟虫篆刻艺术创作的丰硕成果。此书设计典雅,印刷精美。  相似文献   

16.
有时人们常把“文字游戏”视为贬义词,指的是有些作家写出的东西没有什么深刻思想,一味在玩弄词藻、雕琢文字上用工夫。其实,搞文字游戏与玩麻将、胡扯淡不同;果真能做到以文字为游戏,总得有些文化功底。一经具有或显示文化功底,就至少在客观上走近了文明感、关感。中国的文字本身,就具有关学标格。如搞书法的,搞篆刻的,写一点闲诗逸文的,都是文盲、半文盲不可企及的。  相似文献   

17.
书画界久有"丹青翰墨同出一源"之说,但书坛画苑可称"书、画、印俱佳"者却不多见。天津女书画篆刻家孟昭丽"书画金石皆敦情",以其融汇了汉隶、汉简、秦篆笔意的书法,透动着疏朗、明快、清纯气息的国画,充盈着健毅、古朴和时代风采的篆刻及瓷刻作品,在华夏书画篆刻界引起人们的关注。丹青著意,金石注情。孟昭丽女士所走过的艺术之旅,  相似文献   

18.
该书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收有作者历年创作的书法、国画、篆刻作品。李纯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央电视台戏曲和音乐频道节目部主任。曾担任1999、2001、200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总导演;1997、199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导演;2005—2008年怀仁堂"新年京剧晚会"电视总导演等。师从郑彦伟、萧劳、徐之谦、欧阳中石、刘炳森诸先生,多次获奖和举办展  相似文献   

19.
年方50的陈培元,笔工刀耕的"墨刻"岁月就有四十五个春秋了。与一般的书法家和画家不一样的是,他在宣纸上写毛笔字的时光与在石头上刻字的时光是同龄的,他的书法和篆刻的成长过程也与他生命成长的过程也与时俱增。人到中年的他,不负年华。艺术的果园,有了花香鸟语的春光。"墨刻"半生的陈培元,蒙其家学福荫,一生得益。  相似文献   

20.
趙永金书法     
我和永金的最初交往缘于他寄来的《赵永金书法篆刻作品集》.我们多年未曾谋面,靠的是电话交流,作品交流.永金每有新作,必寄我一观.我从诸多展览和书籍中所了解的一段段印象,逐渐地累加而清晰起来.因为时空的距离,对他评价就更直接、更客观.在我看来,永金对于书法篆刻有一种宽容而闲淡的"游于艺"的心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在玩赏中取得不凡成绩,但他创作用功极勤,深感不于老实处勤奋用功,将难有所成,在勤奋中获取新的灵感,不流于虚伪浅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