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有关我国刑事证据法立法的探讨当中,主流观点主张应当移植传闻证据规则用于解决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率低等痼疾。但是传闻证据规则生长于英美法系国家,以陪审团制度、对抗制度和集中审判制度为背景;况且支撑传闻证据规则的理论基础本身也并非无可辩驳。中国的诉讼环境不适宜植入传闻证据规则,对待传闻证据我们应当将其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予以剥离:承认其证据能力但对证明力作出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证据开始大量出现,这导致刑事诉讼中的网络传闻证据规则也日益具备实际价值。网络传闻证据规则确立的现实必要性在于信息时代电子证据运用愈发普遍和电子证据很难借助传统传闻证据规则进行可采性评判。对于刑事诉讼中的网络传闻证据规则的具体建构设计,应从网络传闻证据界定和例外范畴设置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卧底侦查所获证据材料的证据能力受到诉讼模式的影响,建立"混合诉讼模式"的证据能力制度是解决其所获证据能力的关键所在;卧底侦查所获言辞证据、实物证据的特殊性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证据能力规则;确立与我国诉讼模式相符合的证据能力制度,构建以"利益衡量"为标准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设置卧底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是完善我国卧底侦查所获证据能力制度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刑事诉讼中,如果允许传闻证据无限地流入审判,则会对裁判者认定事实的准确性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会损害当事人的程序参与权,并最终殃及当事人的实体权益。为了化解传闻证据所引发的风险,各国都努力设计相应的对策,其中堪称成熟者当属英美法系国家所制定的传闻证据规则。因此我国有必要对英美法系国家的传闻证据规则进行深入的域外考察,通过概念解构和规则分析的方式探究其传闻证据的深刻内涵和传闻证据规则发展中的经验启示,从而推进我国刑事诉讼中传闻证据规则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卧底侦查在获取犯罪计划及信息,寻找犯罪证据,以及提供侦查机关最佳行动时机情报等方面,无疑是一种有效的秘密侦查行为。但是,行为的高效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侵犯公民权利的风险加大,因此,在保卫社会利益为目的的公权和保卫个人利益为目的的私权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冲突和矛盾,如何进行协调和衡平,既是一项艺术,又反映了特定社会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卧底侦查理论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卧底侦查是侦破严重有组织犯罪的有效手段。从卧底侦查的必要性、许容性、法律基础、适用条件及卧底侦查所获证据的适用问题等方面对卧底侦查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仍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侦查实验结果的诉讼证明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实验是我国刑诉法规定的一项侦查措施,在侦查破案以至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发挥着其他侦查措施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侦查实验结果具有证据的属性,其证明价值要结合个案情况具体分析。虽然不同法系对侦查试验规则的立法方式和具体内容规定不同,但我们应加以借鉴,以便建立我国的科学、公正、文明的侦查试验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8.
刑事证据规则具有司法功能,我国目前的刑事证据规则缺乏证据规则体系,缺少证据资格限制,规定比较粗疏,有的规定甚至互相抵触。从传闻证据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口供补强规则、禁止诱导性询问规则与证据开示规则等方面探讨了完善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边防缉毒情报不同于其他类型情报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涉诉性质,最终要参与到刑事诉讼中。实现边防缉毒情报诉讼价值的关键点是如何将边防缉毒情报转化为诉讼证据,因此,证据转化方式是实现边防缉毒情报诉讼价值的核心。"机会提供型"的诱惑侦查和控制下交付作为破获毒品案件的典型方式,与实现边防缉毒情报诉讼价值的辅助方式一样,最终都是为了边防缉毒情报向有效证据转化而服务。三种方式在实现边防缉毒情报诉讼价值的过程中,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0.
对侦查取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取证是指侦查机关及侦查人员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发现、固定、收集证据的行为。它是正确处理案件的必经阶段和基本前提。目前我国的侦查取证还存在着法律依据粗疏、观念落后、取证程序和手段非法治化等问题。为了实现司法公正和保护人民、打击犯罪的目标,侦查取证必须注意客观性、合法性、结论的唯一性、遵守直接言词原则和传闻证据规则等。  相似文献   

11.
传闻证据规则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证据法中最重要的证据规则之一,它原则上要求在审判中排除传闻证据,证人证言须在法庭上接受检验,只有在符合法定的例外情形时才允许采纳庭外陈述。对于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证人不愿作证、审判中大量使用书面证言的问题,该规则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为保障程序的公正性和诉讼的对抗性,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传闻证据规则,并规定适当的例外。  相似文献   

12.
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法系证据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证据规则。它是采取刑事诉讼对抗制模式和陪审团制度的产物,随着司法实践的不断复杂化,传闻证据规则例外的情形也变得繁多和复杂,传闻证据规则运用的空间变小了。引进传闻证据规则意味着否定我国的传来证据规则,同时,英美的传闻证据规则与我国的刑事诉讼程序背号和诉讼模式不相适应,所以,我国不宜引进英美法系的传闻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13.
发端于英美法系的传闻证据规则为解决我国证人出庭难问题提供了思路,应当予以借鉴。深刻剖析传闻证据规则所蕴涵的理论基础可以发现,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益最大化分别是其赖以存在的法理基础和经济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卧底侦查是侦破有组织犯罪、团伙犯罪等案件的有效手段,但其衍生的相关法律问题很少有人关注.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在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及司法行政节制之下,为了司法实务的需要把卧底侦查作为权宜之计存在诸多弊端.法治社会卧底侦查需要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并有相应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金融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洗钱犯罪的迅猛发展使得社会财富和人们的个人财产遭到严重损失。2012年我国新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增加了"技术侦查措施"一节内容,这是我国侦查诉讼法治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公安机关、检察院侦查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提供了新的侦查方略,主要包括技术侦查、隐匿身份侦查和控制下交付3种特殊侦查措施,以及卧底侦查和诱惑侦查两种传统秘密侦查方式。这5种侦查措施为洗钱犯罪的侦查带来了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证人庭外的证言以及在法庭上陈述的非亲身经历的事实,通常不能作为法庭认定犯罪事实的依据.传闻证据规则的确立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其中最主要的是正当程序的理论.我国没有建立传闻证据规则,原因在于观念和机制两方面存在制约.应该在我国建构传闻证据规则,在不损害被告人质证权的前提下,设置例外情况.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诉讼结构虽然在根本上保障了实体公正的实现 ,但刑事证据规则在功能上有效防止了控辩对抗可能引发的控辩“纠缠” ,其本质在于追求效率价值 ,核心在于禁止提出带有更大虚伪性的证据 ,是实体性规则也是可出示规则。我国现行刑事诉讼结构因较强的职权干预保证了较高的诉讼效率 ,刑事证据规则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吸收 ,当务之急首先是完善交叉询问、举证责任等有关证据运用的程序规则以及确立带有根本意义的自由心证原则 ,刑事证据规则除已有的规定以外 ,应主要增补排除传闻证据规则。超前制定完善的证据法典从刑事诉讼结构发展角度讲也可以作为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