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冷战后美国联盟战略的调整徐辉朱崇坤冷战期间,联盟战略一直是美国保持其在盟国中的领导地位,并与苏联相抗衡的重要手段。美国先后同拉丁美洲、欧洲、亚洲、中东等地区的40多个国家结成明确的军事联盟,建立了里约热内卢条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多边军事集团...  相似文献   

2.
2004年3月29日和5月1日,北约、欧盟分别吸收中东欧7国和10国入约加盟,实现了历史性扩张。美国和欧洲巩固消化冷战成果、分享冷战“红利”的努力取得阶段性成果。北约、欧盟大踏步东进,直抵俄罗斯边界。俄罗斯战略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在欧洲进一步被边缘化。北约、欧盟双东扩,是冷战后欧洲地缘政治格局的一次重大结构性调整,也是二战后欧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导致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失衡,并将对大国关系和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德美关系在重新定位苑中建,孙春玲冷战后的欧洲战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为前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不再享有超级大国地位;德国引人注目地崛起;美国被迫从欧洲进行战略收缩。于是,欧美关系处于重新调整、德美关系处于重新定位的过渡期。一面对冷战后民族主义抬头、地...  相似文献   

4.
德美关系在重新定位苑中建,孙春玲冷战后的欧洲战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为前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不再享有超级大国地位;德国引人注目地崛起;美国被迫从欧洲进行战略收缩。于是,欧美关系处于重新调整、德美关系处于重新定位的过渡期。一面对冷战后民族主义抬头、地...  相似文献   

5.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作为军事同盟,自建立之初就以美国核武器的"延伸威慑"为安全保障。冷战时期,欧洲曾是美苏争夺霸权的重要战场,双方进行了疯狂的核军备竞赛,欧洲长时间笼罩在核阴云之中。冷战结束后,欧洲各国从核阴霾中成功走出,在美国的主导下,北约实力逐步走向全盛时期。出于对后冷战时期国际安全形势的乐观判断,北约的关注重点从单纯的传统军事防御向更加广泛的非传统安全领域扩展,核武器在北约防卫中的作用不断减弱,核武器规模不断裁减。然而,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给欧洲的战略格局带来巨大冲击,俄与美欧关系降至冰点,双方开始轮番展示核力量,核阴影再次重现欧洲上空。从北约核态势的历史演变轨迹和乌克兰危机对北约核态势的冲击中,人们能够窥见北约未来安全发展态势。当前北约与俄罗斯核态势的变化,预示着未来核竞赛模式与风险都会与冷战时期有所不同,意味着核门槛的降低以及核武器使用风险的增加,这对全球核不扩散机制、全球核裁军进程与全球军事竞争模式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随着欧洲政治安全格局的变化,欧盟、北约对俄罗斯的战略也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通过对比分析欧盟、北约对俄罗斯的政治认同战略、伙伴关系战略、延伸稳定战略,可以发现两者对俄战略的一般规律,即都通过政治对话提升伙伴关系,通过吸收新成员国实施空间上的扩张,通过参与欧洲周边地区及国际重大事务来提升其国际影响力。从差异来看,欧盟表现为强经济,弱防务;而北约则表现为强防务,弱经济。  相似文献   

7.
王帆 《国际观察》2001,12(5):21-26
对亚太冷战格局的认识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上,亚太冷战格局与全球冷战格局混同在一起,使人们模糊了对亚太地区自身特点的认识.事实上,全球冷战格局的终结并没有导致亚太冷战格局的终结;亚太冷战格局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只是出现了态势上的缓和,而不是结构上的改变.与欧洲和其他地区不同,亚太地区的冷战格局是由美国一手构建的,它具有自身的延续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8.
冷战期间,由于意识形态、美沙结盟等因素,沙特与前苏联长期敌对。冷战后,沙特与俄罗斯关系有所改善,但仍然冷淡有余,热度不足。“9·11”事件后全球地缘政治形势的剧变以及国际能源格局的调整,促使沙、俄接近。沙、俄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将对地区和国际关系、国际能源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美国对日安全战略的重大调整席来旺美国总统克林顿4月访日,并与日本首相共同发表《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表明美国基本上实现了冷战后对日安全战略的重大调整。一美国对日安全战略的调整,是为了应付冷战后美日同盟面临的问题,这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世界格局...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大国关系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对国际格局形成了互动效应。本文以南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冷战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美俄中三国在南亚问题上政策的异同,展望这一地区大国关系的互动前景以及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是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欧洲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它们的成立与发展,对峙与争夺,对战后国际局势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冷战后,东亚地区的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大国关系处于历史性调整时期。东盟在亚太地区的影响日益上升,并逐渐成为塑造东亚格局的重要一极。中国的崛起和日本实力的相对下降深刻地改变了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本文通过分析马来西亚和日本的关系演变,管窥冷战后东亚格局的演变。  相似文献   

13.
冷战期间,由于意识形态、关沙结盟等因素,沙特与前苏联长期敌对。冷战后,沙特与俄罗斯关系有所改善,但仍然冷淡有余,热度不足。"9·11"事件后全球地缘政治形势的剧变以及国际能源格局的调整,促使沙、俄接近。沙、俄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将对地区和国际关系、国际能源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冷战后美国亚太军事安全战略的变化 (一)美国在亚太面临的新的安全形势 1、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安全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军事安全态势呈现出新的局面。美、日、中、俄、东盟间的相互关系开始全面调整、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5.
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美国获得了统领世界的主导地位,其在欧洲和亚洲的霸权进入了新的阶段.作为苏联继承人的俄岁斯在其整个外交活动中的地位急剧下降.冷战后原苏联时期建立起来的安全体系遭到了破坏,以其为首的各种组织纷纷解散.独立后的俄岁斯正在努力弥补失去的东西,力图在世界政治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在东西方冷战期间,法国巧妙地利用美苏争霸的矛盾,大力推行坚持独立自主、谋求大国地位的外交战略,力争达到两个目标:(1)使法国在欧共体乃至整个西欧确立政治上的主导地位;(2)使法国以中等国家的实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大国作用。法国的这一“大国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德国统一、苏联解体、两极体系瓦解后,法国的国际环境和地位发生重大变化,使它不得不在新的形势下制订新的政治战略。密特朗总统提出的“小联邦”、“大邦联”的设想,既是他为冷战后欧洲新秩序设计的一个大框架,也是法国为了在冷战后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大国地位尤其是在欧洲联合进程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的一项战略抉择。密特朗的战略构想是由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所  相似文献   

17.
在冷战结束、世界新旧格局转换中,世界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在经济关系方面,东西方从隔离转向靠拢与合作,美欧日经济摩擦加剧,南北问题更形突出.在经济体制方面,东欧和独联体各国经济正在转型,发展中国家进行结构调整,实施私有化计划,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在经济格局方面,北美、欧洲和亚太三大区域经济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8.
欧盟东扩的政治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 5月 ,欧盟将迎来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扩大。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这个划时代事件 ,将在欧盟、欧洲与世界三个层面上产生极其深远的政治影响 :对于欧盟 ,它将欧洲一体化进程推到了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 ;对于欧洲 ,它将使后冷战时期的欧洲格局稳定下来 ;对于世界 ,欧盟作为政治实体的作用将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9.
欧洲地区安全的未来走势佟丰随着冷战结束苏联解体,欧洲地区的安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格局不复存在,在欧洲打大仗的前景消失;战后几十年的和平局面(尽管是核恐怖平衡下的和平)结束,欧洲成了世界上冲突热点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不安全感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20.
世界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与中国地缘战略环境评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冷战终结以来,亚太及全球地缘政治力量对比大幅变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出现重新分化组合趋向。以此为背景,我国地缘战略环境发生了值得注意的若干新变化,并且将对我国家安全产生重大影响。一、冷战后世界地缘政治形势的三大变化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地缘政治环境发生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