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课》2011,(16):44-44
今年7月起,四川省岳池县在村(社区)推行以“一接待二走访三结对四建制”为主要内容的“1234”工作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1234”工作法,即每天由村(社区)干部轮流坐班接待群众,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走访每户群众两次以上,分基层党组织书记、成员和骨干党员三类与困难户结对,建立健全村(社区)党组织民情台账制度、年度目标承诺制度、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等四项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的工作制度。通过推行“1234”工作法,做到耐心听取群众反映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信息     
<正>@无极县社区队伍强起来服务质量提起来(无极组)无极县通过选派干部下沉社区兼任社区第一书记,不断壮大基层队伍力量,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有力支撑。按照“素质好、能力强、年纪轻、经验足”的选派原则,从县委组织部、政法委、  相似文献   

3.
<正>“齐唱红歌声嘹亮,为民服务心中想。重温誓词忆初心,牢记使命敢担当。充电赋能返家乡,不负韶华不负党。”这是河北省三河市白塔寺村党支部书记韩文磊在参加“万人示范培训”后所写心得体会中的一段话。“万人示范培训”是河北省基层党建工作的品牌工程,由省委组织部直接组织实施,市县组织部门分级负责,省直部门广泛参与,对以村(社区)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组织调训,每期集中培训一周,每年培训人数超过1万人,  相似文献   

4.
从今年7月起,岳池县在村(社区)推行以“一接待二走访三结对四建制”为主要内容的“1234”工作法,即:每天由村(社区)干部轮流坐班接待群众;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走访每户群众两次以上;基层党组织书记、成员和骨干党员与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  相似文献   

5.
朱杰 《学习月刊》2024,(1):38-41
<正>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联建共建,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参与基层治理、有效服务群众。”党员干部下沉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一招。然而,以往的干部下沉因为缺乏制度的有效激励和约束,难以达到期望效果,  相似文献   

6.
《机构与行政》2023,(4):29-30
<正>近年来,东营市东营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强基、减负、赋能”为抓手,大力推动治理重心下移,破解社区管理服务难题,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一、聚焦机构优化,做好“强基”文章,重塑社区管理服务体制(一)加强党对基层治理工作的领导。在全市率先成立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建立城乡基层治理统一领导体制。成立社区党建和社区治理专项工作组,由区委组织部、区城乡基层治理服务中心牵头,  相似文献   

7.
<正>昌邑市以基层治理示范镇创建为契机,在柳疃镇探索建立“一核引领、一网兜底、一体服务”基层治理体系,从体制机制上有效纾解基层堵点难点问题,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一、“一核引领”,让党建“小项目”驱动“大治理”一是完善“五级联动”领导体制。强化镇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构建“镇党委—社区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联动组织设置,确保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无空白地带、无缺位错位。单设党建专责机构,在镇党群服务中心加挂党校(党员教育中心)牌子,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为目标,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妇女议事会是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由妇联组织牵头,以村(社区)妇联执委为骨干,以普通妇女群众为主要议事群体的一种议事形式。2018年以来,湖北省妇联积极探索建立妇女议事会,引导妇女有序参与基层民主自治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9.
梁超 《廉政瞭望》2023,(17):85-86
<正>镇村建制调整改革后,为有效促进以村(社区)“一肩挑”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村级班子规范履职、廉洁履职,古蔺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县、乡、村三级联动监督模式,细化十项监督措施,严管基层“微权力”。强化村级监督,一线监督有抓手坚持从小切口入手,着力破解村级监督内容不明、方法不清的难题,让一线监督有抓手。做实“工作回避制度执行情况”监督。要求村(居)监委会主任对村(社区)干部存在本人及其配偶、直系亲属及委托他人参与本村(社区)工程项目投标和承包问题的要及时提醒制止,  相似文献   

10.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推进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工作是“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破题之举,也是贯彻落实省、市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精神的重要内容。大同市阳高县作为基层治理的典型,为了进一步发挥其溢出效应,本文探讨了阳高县星级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社区作为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城市运行的“底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要把更多资源下沉到社区来,充实工作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推进社区治理提供了思想指导和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2.
王维  陈睿 《当代党员》2023,(22):47-48
<正>“李书记,在城市矛盾集中多发地区,您认为如何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我们结合在基层党校学到的浙江社会治理的先进经验,打造了‘石马和谐’议事堂,组建了‘石马和谐’议事团队,集中多方力量解决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烦事、难事。”面对台下提出的问题,重庆市江北区石马河街道南桥寺社区党委书记李胜男从容地答道。  相似文献   

13.
《支部生活》2008,(4):19-19
为切实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阿克苏市每年年底往市委、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书记中,实行分级“双向述职”制度,在向上级党委述职的同时,还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进行述职.以此达到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从源头上和机制上增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开展“双向述职”.形成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党建工作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2月1日,广元市出台《村(社区)党支部及书记奖励办法》,与村(社区)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年度考核相结合,采取“一考三评”的方式评选优秀村(社区)党支部及党支部书记,财政预算400多万元进行奖励。  相似文献   

15.
2007年换届以来,针对部分村(社区)党组织班子软弱涣散、党组织书记能力和素质不高、“双带”作用不强等情况,江油市适时果断地对全市23个乡镇的4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了调整,全力打造创新型、和谐型、发展型、服务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  相似文献   

16.
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实现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重要路径。部分基层党组织缺乏组织力、领导力,街道与社区等社区治理主体职责界定不明晰、治理载体单一,导致以党建推动社区治理制度向效能转化存在困境。天津市“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模式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街道与社区作为社区治理“主战区”、强调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主体责任、坚持治理重心下沉,有效推动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创新。新时代提高社区治理效能必须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基层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当代党员》2010,(10):34-35
《关于建立健全村、社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三项制度的通知》(渝组办[2008]250号)—— 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接待群众制度: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要统筹安排各项工作,每周集中接待群众不得少于一次,每次不少于半天。  相似文献   

18.
《北京支部生活》2011,(6):18-18
近日,中组部发文明确,从今年5月开始,开展全国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集中轮训。集中轮训的重点是乡镇、村和街道、社区的党组织书记。机关、企业、金融机构、学校等其他基层党组织书记,根据工作性质和需要,开展适当集中轮训。  相似文献   

19.
张领 《探索》2022,(2):89-102
乡村振兴战略中治理有效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传统乡村治理自发性、弱约束模式无法应对乡村发展失序、社区失灵的问题。乡村自愿组织整合经由“社区空间”形成的公共关切,通过向村“两委”输入而形成公共议题,并协助村“两委”协调村民和地方政府的利益矛盾。社会关联度高的社区空间中的农民随着“乡-城流动”增加收入,进而提高了行动能力,积极支持自愿组织的活动,参与乡村振兴。然而,在约束性的治理场景中村“两委”和自愿组织就难以发挥作用,陷入“社区失灵”的困境,因而需要基层政府介入承担元治理的角色,弥补村级治理体系权威性不足的问题。这样,下沉的基层政府权力、村“两委”、自愿组织和村民几大主体形成了强约束和自治相配合的合作治理格局。这一多元合作治理网络实现了德治、自治和法治的有机组合,进而破解乡村治理失效的困局。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宁阳县紧紧围绕强化党建引领、优化组织架构、创新执法模式、推进清单管理等重点任务,从体制机制上破除基层的痛点、难点、堵点,不断激发基层发展活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一、创新基层治理领导体制,夯实基层治理“主心骨”(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社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委组织部,建立县级社区治理工作协调机制和研究决定社区治理工作重大事项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