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公元1740年我国清朝时期,两广总督李传尧捕获缅甸间谍,上报京师。 普鲁士的统治者弗里德里希为同外国作战创立了情报组织,该组织在情报活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弗里德里希因此被称为“德意志谍报之父”。 公元1744年我国清朝时期,山东人王伦领导创建清水教秘密组织,并将寿张县的一些胥吏和士兵吸收入教,成为探听政府动静的耳目。清军探知到清水教的秘密活动,派人前来捕捉。正在紧急关头,潜伏在清官府、兵营中的一些清水教耳目将消息报告王伦。王化马上聚集教徒,举行起义,并迅速占领了寿张县,尽管起义军很快被镇压下去…  相似文献   

2.
公元1776年12月华盛顿任命本杰明·托马奇少校接替阿瑟·李负责“秘密通讯委员会”。托马奇扩大情报队伍,并在纽约建立了一个“卡伯间谍网”,搜集到许多重要情报,为华盛顿指挥作战打败英军发挥了巨大作用。华盛顿对其工作给予高度赞扬,并说:“我以美国的名义向‘卡伯间谍网’致敬。” 公元1777年10月美国历史上另一个著名间谍亚历山大·布兰搞到了英军发动进攻的作战计划,使华盛顿得以击溃约翰·伯格因统帅的英军精锐部队,取得了萨拉托加大捷,这场战争成为独立战争中的重要转折点。 公元1780年我国清朝时期,沙俄东…  相似文献   

3.
公元1600年2月一艘荷兰船漂泊到日本,船上的领航员威廉·亚当斯后来成为德川将军“最尊贵的顾问和情报员”。德川将军要求亚当斯派人“从遥远的外国搜集可能对天皇有用的情报,特别是有关外国阴谋方面的情报”。公元1603年日本的德川家康在江户设立了统治全日本的德川幕府,统一了间谍机构,将其编入“庭番”(幕府机构)内,建立了一支庞大的间谍队伍。公元1606年意大利商人通过重金贿买的办法,窃取到西班牙生产巧克力的秘方,打破了西班牙对巧克力生产的垄断地位。公元1613年英国设立了“谍报部长”一职,由安德烈·贝拉斯克斯·戴·贝…  相似文献   

4.
公元1508年我国明朝时期,宦官刘瑾专权。为了侦察朝野官员,甚至侦察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的行踪,刘连成立了内行厂,自己亲任提督。内行厂成了侦察特务机构的机构,权力很大。刘道于公元1510年被处死。公元1509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将情报工作交由国务大臣托马斯·克伦威尔管理。克伦威尔除进行海外情报活动外,还开展国内的反间谍活动。公元1511年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入侵马六甲并切断中国同南洋各国的交往和贸易。随后,他们买通广东镇守太监,派翻译霍者亚三朝见明朝皇帝朱厚照并取得宠信。霍者亚三是葡萄牙间谍,在中国大肆搜集情报。朱厚照…  相似文献   

5.
《国家安全通讯》2000,(4):59-59
公元24年我国东汉初,刘秀称帝后,与更始帝刘玄爆发洛阳之战。刘秀大将冯异写信给刘玄军将领李轶,陈说形势利害,将其策反。李轶按兵不动,为刘秀军胜利提供了条件。但刘秀不信任李轶,故意将李轶准备充当内应的信件泄露给刘玄的另一大将朱约,使李轶被杀。其后刘秀军攻打洛阳,刘秀的部将派间谍秘密收买了朱纪的利将,使其打开城门放刘秀军入城,攻下洛阳。刘秀于是定都洛阳,建立东汉政权。公元208年我国三国时期,曹操挥师南下,进攻东吴。战前,曹操错误地估计了东吴将领周瑜的政治态度,派周瑜的故交蒋干前去策反,未能成功。周瑜却…  相似文献   

6.
晓芳 《今日广西》2014,(10):26-26
海盗一词,充满杀气,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男子,似其实,在清朝中期的时候,有一位女海盗曾令清军闻风丧胆。鸦片战争爆发后,被清朝政府招安的这名女强人还曾作为林则徐的“参谋”抵抗英军.  相似文献   

7.
公元1382年我国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津成立军事特务机构锦衣卫。锦衣卫的前身是公元1367年成立的拱卫司,公元1370年改为亲军都尉府,由皇帝直接指挥。其职责是“盗贼好充,街涂勾恤,密缉而时省之”,具有秘密侦察的权力。改名锦衣卫后,添设了专门的法庭和监狱,侦察范围也从朝廷内外扩大到民间阴私。公元1399年我国明朝时期,燕王朱像府护卫倪谅将朱橡谋反的消息向建文帝告发。建文帝密令北平都指挥张信逮捕来津,但张信却将这一计划向朱像和盘托出。于是朱像连夜起兵,与建文帝展开了一场争夺帝位的战争。在几年的战争中,朱探在军事上…  相似文献   

8.
《永乐大典》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其珍贵世人共知,不赘述。这部大书有两部抄本,即明成祖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抄录完毕的原本,世称“正本”或“永乐抄本”;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至明穆宗隆庆元年(公元1562—1567年)的重录本,世称“副本”或“嘉靖抄本”。副本据正本抄录完毕后,收藏在皇史宬,到清明康熙年间才被重新发现,并已有  相似文献   

9.
自今年6月份开始,美国联邦调查局高级测谎专家开始利用测谎器在全国核武器工作人员中搜查间谍。这种检测或许连一个间谍也抓不到,但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人因为说不清的测谎结果而被无端怀疑,正常生活被打乱,甚至因此而葬送自己的前程。测谎器自发明以来,美国将其广泛运用到间谍情报工作之中,似乎被看作是保卫芙国国家安全、防止外国间谍渗透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过去5年,为查出吸毒者和间谍,仅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就有至少4万人接受了测谎检查。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为搜寻个别的间谍或吸毒者而对成千上万的情报人员进行测谎是令…  相似文献   

10.
康熙姓爱新觉罗名玄烨(1654—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有作为的封建皇帝。他在位61年(1661—1722年),击败了噶尔丹,平定了西藏,统一了台湾。康熙是满清于1644年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康熙二年(1663年),清军在茅麓山战斗取胜后,遍及全国大规模的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基本结束,继明而立的清朝开始走向和平与休养生息的时期。但是,社会稳定远未巩固。特别是南明隆武集团被灭,明将郑  相似文献   

11.
V卜1 956年7月,U一2间课乍机首次越界飞行搜集情报。图为U一2侦察飞年拍摄的开罗阿尔马沙空军基地照片。肺沦尧啦彬扮入、,阅1.64牛,美自研制出SR一7了“黑鸟”侦察飞机机上配有功能强慕大的电子侦察统,为冷战时期国的情报工作挥了重要作用。系_美鹭发瞥 V以色列研制的“海尔梅斯”无人才币家赤几间谍档案(十六)——情报战中的高空“间谍”@韩高  相似文献   

12.
夏瑚,字荫善,湖南人,清朝末年任丽江知府彭继志的红笔师爷。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夏瑚被委以“阿敦子(今德钦)弹压委员兼办理怒江事宜”的身份处理“白哈罗教案”,事毕,巡视了怒江,对这一地区各民族的生产及生活情况作了初步调查,返回阿敦子后即提出...  相似文献   

13.
“上智为问”,是中国古代著名军事理论家孙子的名言。事实上。不仅间谍需要高超的智慧、反间谍人员也需之。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金军利用降金的济南知府刘豫建立了一个“大齐”国,作为与南来抗衡的一支力量_当上了“大齐”皇帝的刘豫,竭尽全力充当全人的“运大”另I诱、网罗了一批卖国投敌的无耻之徒,在淮河沿岸及西京洛阳地区与来军对抗,成为南来北伐抗金、收复失地伪~大障碍。绍兴7年讼元1137年约见来高寒不理抗金名将岳飞“提兵进讨”的请求。产是诏令岳飞驻师江川《今江西九江)_,一以备_江浙地区一旦告急。岳飞可…  相似文献   

14.
信息传真     
《国家安全通讯》2000,(2):63-64
金昌局破获一起“打假”案,各地开展丰富多采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南联盟破获一法国间谍小组,蒙古国前中央情报局长被判刑。  相似文献   

15.
“贵州,古罗施鬼国”。这个古代中国封建中央王朝管辖下的地方国邑,在祖国各民族古代史上,应有不可缺少的一页。(一) “罗施鬼国”始见于汉、晋时期。《读史方舆纪要》说:“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武侯南征。时牂牁帅济火,积粮通道,以迎武侯。[武侯]表封罗殿国王,居普里(今普定)”。又《贵州名胜志》说:“[蜀]汉称罗甸国,唐称罗殿鬼主,宋、元称罗施鬼国。”按,《元史》卷一六三载,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改  相似文献   

16.
前东德重要秘密档案磁带被破译路透社1999年12月12日披露,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情报专家破译了前东德安全部门的两盘重要的秘密磁带,内容涉及1500多名曾在前西德从事间谍活动的间谍的情况。这一消息传出后在德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两盘磁带被称为”F-22”号档案,是“高克局”间谍档案的一部分。这两盘磁带除了披露前东德间谍的情况之外,还提供了1500多家德国机构被盯梢的具体信息,其中包括联邦政府、大公司、政治党派以及其他一些专业机构。德国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与美国政府交涉,希望美国方面能将有关前东德间谍的资料转交给德国…  相似文献   

17.
观察员西方国家代指招募间谍的人。拆封者指间谍情报机构中专司邮政信件秘密检查,从中获取有关情报的人员。非法代表通常指以假证件和伪造的身份做掩护,秘密潜入夕阳定居的间谍。他们在当地站稳脚跟,获得有影响的地位后,再根据其领导机关的指示从事搜集情报、招募间谍和建立间谍网的活动。一旦两国发生战争或中断外交关系,‘炸法代表”便常取代撤走的“合法间谍机构和人员”,经营所有的间谍网,与领导机构继续保持联系。国家安全小词典  相似文献   

18.
古往今来,间谍活动一直是人类活动的组成部分,它被称为世界上的“第二种最古老的职业”。它是统治集团维护其权力,抵御国内外现实的或想象的威胁和敌人的主要手段。无论是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还是歌舞升平的和平岁月,间谍总是戴上面具,以隐秘的活动方式寻找突破口。揭开间谍活动神秘的面纱,才能窥见其真面目。间谍档案(一)──美国间谍情报机构@李新  相似文献   

19.
1998年是国际海洋年,人们从各种角度去叙说海洋、探究海洋和评说海洋纷争的由来及演变…··然而,,很少有人谈及这样一个话题——“海洋间谍”。“海洋间谍”的起源要从潜艇说起。几百年前,亚历山大一世曾下令建造一只用来测量海洋深度的玻璃桶,以便从中获取情报。陆上间谍起源于密探偷听,而“海洋间谍”则是起源于某种探测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据史料记载,在十字军东征时曾有水手依靠一艘水下船只潜入敌军海域。14世纪,人们发明了“水壶帽”——一种供当时水下侦察人员使用的特殊头盔。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发明家达·芬奇绘制出“水下…  相似文献   

20.
缐智 《今日民族》2005,(2):27-29
姓氏的由来保山潞江安抚司使缐氏原姓曩,缐司使的老祖宗曩壁法在元朝是潞江土著民族的一个头目。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军攻下了金齿(今保山),曩壁法即归顺明朝,被封为潞江长官,于永乐元年(1403年)设立长官司,永乐二年明廷发了“参军”大铜印;永乐九年,曩壁法的儿子曩鄂法将一些马和珍贵的特产朝贡后,加封为“安抚司”,发了印信(件),曩壁法的儿子曩鄂法死得较早,便传给了孙子曩旧法;正统元年(1436年),旧法派其弟曩贯朝贡,向明英宗朝贡品中有一颗绿宝石,明英宗问这是什么?曩贯不懂汉语,通师告诉他英宗问你这个绿宝石从哪里来?曩贯即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