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炎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又称荚膜粘液杆菌、肺炎杆菌、佛里兰德(Friedlander)杆菌。该菌存于人类呼吸道,为引起肺炎的病原体。在家畜方面,有人曾自肺炎和败血症的患马、患猪的肺组织及内脏器官中分离到该菌。作者也从6个病猪场患“猪抽气病”的病猪体内和广东、广西、湖南等省、区流行的“牛喘气病”的病牛体内分离到该菌。通过人工复制、疫区病愈牛血清中免疫抗体的测定、流行病学调查、防治经验和药敏试验等都已证实A、B型肺炎克雷伯氏杆菌确实是牛喘气病的主要病原,也很可能就是原发性病原。为了进一步证实此问题,特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乐山市某猪场的猪发生以咳嗽、气喘为主要症状的呼吸道疾病,取病猪新鲜肺组织进行分离培养检出了猪肺炎霉形体(Mycoplasma hyopneunloniae)XY-1株及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idatella bronchisepticai)JYZ3株;利用分离的2株病原菌制成灭活苗,对猪进行免疫,预防效果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3.
1998年 3— 7月 ,井研县某集约化种猪繁殖场 6 0— 90日龄猪发生一种慢性支气管肺炎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临床以咳嗽、喘气为主 ,尤其咳嗽较明显 ,似咽喉或气管内有异物样的连声长咳 ;对抗生素耐药性强 ,病情顽固很难彻底治愈 ;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原分离和鉴别诊断等 ,确诊为猪败血性波氏杆菌病。1 流行情况1998年 3月 ,井研县某集约化种猪繁殖场引进 40头长白母猪以改良猪品种 ,不久部分断奶仔猪和生长肥育猪出现咳嗽、喘气症状 ,经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7月份该场的断奶仔猪和 6 0kg体重以下后备母猪、生…  相似文献   

4.
1979年,我市曾对里岔乡、营房镇和李戈庄镇进行了猪喘气病的调查。其中夏、秋季放牧的里岔、营房两乡、镇,共调查猪63头,感染后圆线虫的47头,占74.44%;有喘气病灶的猪17头,占26.99%。而全年舍饲的李戈庄共调查20头,感染后圆线虫的6头,占30%;有喘气病灶的猪2头,占10%。调查结果表明,夏、秋季放牧的猪,喘气病发病率和后圆线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全年舍饲的猪,且后圆线虫感染率和喘气病发病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探究猪支气管、肺动脉的分支及伴行特点,为诊断和治疗呼吸道、心肺疾病提供形态学基础。通过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铸型技术,对30个猪肺脏进行支气管、肺动脉单独和联合灌注。结果显示,猪支气管树整体呈倒"Y"型,右肺支气管树由右尖叶支气管、心叶支气管、副叶支气管和右隔叶支气管及其分支构成;左肺支气管树由左尖叶支气管和左隔叶支气管及其分支构成。左、右肺动脉分支与支气管各段分支相对应。结果表明,猪支气管分支与肺脏分叶相对应,肺动脉分支与支气管分支紧密伴行,右肺的通气和供血系统强于左肺。  相似文献   

6.
猪肺炎支原体是引起猪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其感染后常导致继发感染而使病情加重,该病给世界各地的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表明,猪肺炎支原体在入侵后对呼吸道的黏附是其致病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本文就猪肺炎支原体的黏附特性作一阐述,主要包括黏附相关的P97、P102和P110等黏附因子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将6头80日龄伪狂犬病病毒(PRV) g B、g E抗体均为阴性的生长育肥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感染组,每组3头。感染组试验猪通过颈部肌肉接种Fujian-LY株2m L,对照组猪经相同途径接种等体积的DMEM,每日观察记录试验猪的发病及死亡情况,试验期为7 d。结果显示,感染组育肥猪临床症状表现明显,在感染1 d后体温均开始升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表现咳嗽、喘气、流鼻涕等典型的呼吸道症状,至试验结束未出现死亡。病理剖检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育肥猪除脑部病变明显外,心、肝、脾、肺、肾等主要器官组织均未出现明显的肉眼可见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PRV Fujian-LY株已对感染育肥猪的多个主要器官组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病理损伤:脑实质中小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包围的"血管套"现象;肝索紊乱、肝细胞坏死;免疫器官中淋巴细胞减少等。同时采用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这些组织进行检测均呈PRV阳性。g B、g E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猪在感染后第7天PRV g B、g E抗体均开始转阳。上述结果表明,PRV Fujian-LY株对生长育肥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在发病猪体内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8.
猪喘气病在我区流行广泛,发病率很高,致使种猪不宜作种用,肥猪不长膘,且常易引起继发感染而造成死亡,严重影响集体养猪事业的发展。对于猪喘气病的病原,现已确认为 猪肺炎支原体,而作为防治用的疫苗尚在试验研究之中。治疗上以往有应用土霉素盐酸盐、卡那霉素,以及穿心莲等中草药制剂的报道。但因药源有困难,药费高,或药效不确实,有的药物有副作用而影响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内布拉斯加株猪肺炎枝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实验接种29头仔猪。试验猪是用子宫切除术取出的未喂初乳的仔猪。顺次连续扑杀,以测定病变的发展过程。用2头仔猪作为对照。接种后第6天有1头试验猪出现显微病变,其余试验猪均在接种第10天以后查出有显微病变。肉眼病变于接种后第14天出现,除1头例外,肉眼病变一直维持到42天。从接种后第10天开始至第42天,除1头例外,均从接种猪肺中再分离到猪肺炎枝原体。免疫萤光反应不太敏感,但还是能在接种后第14天到第42天的大部分试验猪的细支气管上皮显示出免疫萤光。 电子显微镜所作的观察表明,枝原体存在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上皮细胞原生质膜和纤毛附近,局限在上皮细胞表面,并不在上皮细胞里面。  相似文献   

10.
我场是饲养地方品种“监利猪”的专业场,1973年爆发猪喘气病,当时,共有生产母猪后备猪110头,其中有明显症状的37头,占34%,1974年发病仔猪280多头,死亡仔猪142头,扑杀病仔猪87头。从1975年开始,采取坚决扑杀病猪、严格隔离消毒等综合防制措施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982年底经我省无喘气病猪场鉴定小组第三次正式鉴定通过,确认为湖北省第一个无喘气病猪场。  相似文献   

11.
1961年起在云南边境个别县份马匹中发生一种以喘气为主要症状的疫病。由于病性未定,暂称“马喘气病”。 今年四月,中央农林部负责同志听取“关于云南马喘气病情况”的汇报后,非常重视,立即派员来我省指导工作,并深入疫病重点流行区进行调查。 通过调查和科学实验,对“马喘气病”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初步确定云南“马喘气病”是马传染性支气管肺炎。  相似文献   

12.
在10例架子猪尸体的肺的浆膜下和肺实质内分点注射普鲁士蓝氯仿溶液,观察了猪肺各叶的集合淋巴管和所注入的局部淋巴结。结果是:左肺的集合淋巴管在尖叶、心叶和膈叶的前部注入气管支气管左淋巴结;多数猪膈叶前部还注入气管支气管中淋巴结;膈叶后部注入腹腔淋巴结。右肺的集合淋巴管在尖叶、心叶、多数猪膈叶的前部注入气管支气管前淋巴结;个别猪尖叶、多数猪心叶、膈叶前部注入气管支气管右淋巴结;多数猪膈叶前部和副叶注入气管支气管中淋巴结,膈叶后部注入腹腔淋巴结。发现2例猪有肺韧带淋巴结,接受膈叶后部淋巴,还观察到膈叶前部和多数猪副叶的集合淋巴管注入气管支气管左淋巴结。  相似文献   

13.
猪气喘病,据报道(华南农科所,1959)从1953年开始即引起广州地区的兽医工作者的重视。最初,他们诊断为小猪地方流行性支气管肺炎;后经深入研究,认为其特性与英国学者Betts等报道的猪病毒性肺炎的特征,大致相同。随着养猪事业的大发展,猪数急增,调动频繁,集体饲养多,猪与猪接触机会也多,再则猪的几种烈性传染病和猪瘟等已基本上获得控制;这种慢性呼吸道病才显得格外突出,流行也较广泛。经全国各地研究,全国猪气喘  相似文献   

14.
猪肺线虫病是猪的一种主要线虫疾病,其病原体特别是野猪后圆线虫遍布于全国各地,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易感,尤其对仔猪危害更为严重。以往对猪肺线虫形态的研究仅限于肉眼及光镜观察,尚未见猪肺线虫的体表形态及其对支气管损伤的扫描电镜观察报道,有关受侵肺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研究也不多。为了进一步探讨猪肺线虫的微细结构及其致病机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特进行了本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988年12月,笔者在长春市肉联厂观察了836例屠宰猪的肺脏,采集肺线虫寄生的部位,一部分于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石  相似文献   

15.
20 0 1年 7月 ,安徽省含山县某猪场暴发以喘气为特征的呼吸道传染病 ,发病率达 10 0 % ,致死率 3 3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猪霉形体肺炎。1 发病情况该猪场曾于 2 0 0 1年 5月上旬先后 2次购进育肥猪 12 5头 ,2 0 0 1年 6月上旬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疫苗。 2 0 0 1年7月中旬其中一圈的 10头育肥猪出现咳嗽症状 ,继而整个猪舍的育肥猪全部发病。2 临床症状病猪食欲不振 ,日渐消瘦 ,体温升至 40℃。呼吸增快 ,呈腹式呼吸 ,有的张口呼吸。随着病情逐渐加重 ,出现痉挛性咳嗽 ,口、鼻流黏性和脓性鼻液 ,死亡猪…  相似文献   

16.
猪喘气病是一种流行甚广的猪病,严重地威胁着养猪生产和集体养猪场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在毛主席光辉哲学思想指引下,我所广大职工和技术人员胸怀“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雄心壮志,在有关单位的启发下,在上海第四制药厂、金华制药厂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卡那霉素废液治疗猪喘气病的试验工作。半年多来,我们先后在本所畜牧场、温州市新桥公社山前大队畜牧场、平阳县良种场等单位,与饲养员、赤脚兽医一道试治了303头  相似文献   

17.
猪波氏杆菌病(Bordetellosis)又称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Infectious Atrophic Rhi-nitis of swine),是一种以鼻甲萎缩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喷嚏、擦鼻、鼻血和颜面畸形,少数仔猪还可引起支气管肺炎,气管炎及发育迟滞等综合症。早在1830年德国文Franquc首先载述于《喷嚏性疾病》一书中,尔后陆续见有此病的报导和研  相似文献   

18.
猪喘气病的药物治疗试验肖达,赵秀然,章寿民,李龙瑞(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南昌330045)(江西民星企业集团公司)作者用土霉素(75ppm)拌料,用林可-壮观霉素合剂(20ppm)混饮和林可。壮观霉素预混剂(40ppm)拌料,治疗猪喘气病。用药2...  相似文献   

19.
在一处猪群浓厚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并多年存在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明显症状和病变的猪场,于妊娠母猪分娩前1月左右颈部皮下注射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油质剂灭活菌苗2ml,仔猪通过吃食含有高价抗体的初乳(平均试管凝集K抗体价达101035倍)而获得被动免疫。与未免疫猪相比,被动免疫的猪鼻腔检菌阳性率减少77.7%,感染指数减少83.2%,鼻腔病变发生率减少91.2%,病变分级减轻95%,断奶仔猪成活率、断奶猪日增重和育肥猪屠宰日增重分别提高27.8%、34.4%和13.2%,料/肉比降低1.3。本次检查结果表明,该菌苗对于防制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猪性染性萎缩性鼻炎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初期,我国曾从几个国家引进了几批瘦肉型种猪,在口岸检疫时某些批次猪的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检出率竟高达90%。曾设想通过化药治疗清除感染猪呼吸道内的细菌,并在转运后通过化药来预防阻止感染的传播。为此,1983~1984年,我们在对进口猪及国内猪Bb分离株进行药敏测定的基础上,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对自然和人工感染猪进行治疗试验,对健康猪进行同居感染预防试验,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猪:为了排除自然感染猪自4月龄以后对呼吸道内的Bb有明显自体清除作用(彭发泉等,1990)以及群体感染率和感染浓度明显差异对试验效果评价的影响,但又使试验猪尽量接近进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