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提出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成为对世界发展形势全面、全新的论断。如何理解百年大变局的深刻内涵,是国内学者近两年的研究重点之一。以马克思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世界交往思想为指导,对百年大变局的世界交往本质,经济交往变革、政治交往变革、文化交往变革等内容,以及由冲突向合作的演化路径进行探析,发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望成为未来国际秩序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王贺  田海舰 《理论导刊》2020,(8):113-120
马克思关于交往的重要论述,为确立唯物史观奠定了思想基础,揭开了资本主义所谓自由、民主、平等的虚伪面纱,剖析了资本主义罪恶的根源,蕴含着对无产阶级深厚的伦理关怀以及对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价值追求。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交往、政治交往、文化交往中的主体异化、虚假意识、抽象道德以及强制性交往作出了深刻批判,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指明了正确道路,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和鲜明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重构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开创了一种以"对话沟通"与"和而不同"为旨趣的对话政治样态,其具体表征有:一是与资本主义对话,使意识形态层面的紧张对峙让位于文化交往和政治对话界面的价值求同;二是与现实对话,使社会主义结构论让位于社会主义功能论;三是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对话,确立改革开放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性政治目标;四是与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对话,开创中国经济、政治交往与祖国统一大业等层面的多元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世界发展的应然性命题,为跨界文化交往提供了新场域。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赢得主动权和话语权,才能更好地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5.
教育者主体之间以思想政治教育文本为媒介,通过平等对话、相互理解而达成共识的精神交往。当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种交往方式的缺失,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蕴是交往式教育,交往式教育的特质是精神交流。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提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作为主体在平等的互动交往之中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在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中进行思想、情感和德性的精神交流。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产力与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各民族间相互孤立与封闭的状态被相互依存所取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种客观趋势。"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时代场域,中国道路通过对外开放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扩大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积极回应世界历史进程;吸取资本主义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利用资本形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中国道路的伟大创新;把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与立足点,是中国道路始终秉持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产力与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各民族间相互孤立与封闭的状态被相互依存所取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种客观趋势。"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时代场域,中国道路通过对外开放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扩大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积极回应世界历史进程;吸取资本主义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利用资本形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中国道路的伟大创新;把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与立足点,是中国道路始终秉持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8.
徐笑良 《学理论》2014,(6):280-281
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和要求。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强调交往需要主体间平等交流,实现理解。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给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带来很多启示。以其理论为指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交往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转变交往态度,实现双方地位的平等,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形式更加多样。  相似文献   

9.
褚凤英 《理论探讨》2008,3(1):122-124
从交往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二者在活动过程中以共同的活动客体为联结纽带,结成"主体-客体-主体"的主体际关系.由此,交往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主体际关系生成的内在根源,交往范畴是我们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赖春彩 《学理论》2012,(18):199-200
礼貌是语言表达中最常用的方式,也是成功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条准则。在不同民族文化交往中,巨大的文化差异会导致礼貌用语在使用中存在很大的差异。从中西方来讲,通过了解英汉礼貌用语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将英国语言学家Leech归纳的礼貌原则与顾曰国先生分析的汉文化的礼貌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试图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去分析英汉礼貌用语在称呼、隐私语、赞美感谢等各方面的语用差异,以便在实际交往中更好的应对这种差异,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会的名称 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简称中国政研会,英文全称是Chinese Socie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Work,英文缩写为CSIPW;在对外交往中称中国文化建设协会,英文全称是Chinese Association forCulture Construction,英文缩写为CACC。  相似文献   

12.
雷田田 《学理论》2013,(14):361-362
交往、沟通是人类集体活动的基础,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可以说没有交往和沟通,人类早就灭绝了。人们只有在交往、沟通中才能学习和生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只能依靠交往和沟通去把握。从交往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结合入手,让人们更多从交往的视角去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交往的理念为指导,注重主体间的对话与交流,通过谈话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提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品质和道德水平,共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之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哲学界对交往的关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野。从交往的观点看,既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把思想政治教育仅仅认定为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而并没有将人对客体物的对象性实践活动和人与人主体之间的交往实践活动做明确的区分。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发生在主体与主体之间交往实践活动。交往之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并非仅仅是达成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而是具有本体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钟章文 《学理论》2015,(3):37-38
哈贝马斯是当代西方最主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交往行为理论中包含了许多重要概念,如主体间性、交往合理、有效性等,这些思想对于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胡军 《行政论坛》2003,(2):49-51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基本规范之一。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加强道德修 养的基本原则;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中的精髓,对于加强以诚 信为中心的行政伦理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交往理性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更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生活世界殖民化”的现代性困境,哈贝马斯力图建构起交往理性以对抗工具理性从而达到弥合理性、拯救生活世界的目的。他认为,交往理性内在于交往主体之间的语言结构中,是交往主体相互同意、普遍赞同并且自觉遵守的语言规范,即所谓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的三个有效声称。由于工具理性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扩张与宰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存有控制式和劝导式话语替代对话式话语以及话语内容不符合三个有效声称的诟病。基于交往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应作出及时的更新:在话语方式上要实现从控制式和劝导式话语向对话式话语的转变;在话语内容上要更加贴近生活世界;在话语之中要融注更加积极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马恩关于全球化思想最初起源于他的世界历史和世界市场思想。这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有较为集中的体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分工和交往的扩大是世界历史出现的根源,也是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的一个因素。最后,真正的全球化是共产主义的出现。马克思的关于对"世界历史"理论思想的研究,对于当今探索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融合了当今时代全球普遍交往的基本特点和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归依特质,具有十分丰富而深厚的共同体意蕴,是我们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保持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达致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重要话语资源和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9.
交往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和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互联网技术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即网络交往.网络交往已经迅速成为高校大学生实现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此,高校应该从多方面入手,促进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健康发展,使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秀敏 《学理论》2013,(4):44-46
交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对交往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毛泽东将马克思的"世界性交往"理论与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这些思想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