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福建红色文化的主要特点黄超凡: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血与火的革  相似文献   

2.
<正>党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主体与核心,深刻改变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成为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光辉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一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中  相似文献   

3.
《党建》2016,(10)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化和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重大理论创新。"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  相似文献   

4.
《新湘评论》2020,(3):4-6
一、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继党的十八大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之后,又将文化自信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他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讲到文化自信。他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革命文化处于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7.
黄强 《求是》2014,(6):39-40
<正>云浮是全国农村改革综合实验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新形势下,如何实现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云浮的办法是,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传统优秀文化在"活"的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人心,真正成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就必须与中国人思想深处最核心的价值观念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7,(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立世、文化兴邦。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奋斗》2016,(8)
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每当面临重要转折关头,人们总是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审视和反思。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揭示其与当代价值观念的内在联系,是习近平总书记文化建设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重要的意义。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展示了深邃的历史视野、浓厚的民族情怀、宽广的世界眼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毛泽东一生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他存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大量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太行精神,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太行人民抗日救亡的历史时期和华北各敌后抗日战场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实践,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太行山位于晋冀交界地区,自古就有"天下之脊""东西之巨防"之称,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早在1万年前,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17,(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基因,孕育着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坚实保障。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新时代背景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出了部署。高校一方面要文化传承,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二者契合,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理论教学体系、实践育人体系、文化育人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合,以促进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认知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文咀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已深深积淀在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意识里,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重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因为它是几千年来被历代中华民族所推崇的美好道德、民族精神和社会风尚的体现,它代表着中华民族整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浩然正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的奉献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情怀等等,这些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引人入胜,风格鲜明、内涵深刻。习近平善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古诗典籍、经典名句,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品读字里行间,已经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6.
赵乐军 《学习月刊》2014,(11):10-1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取传统文化思想道德营养,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决定性指导作用的最基础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质性的价值要求.体现为党和人民共同为之奋斗的价值目标(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之根,也是现代社会无法消弭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的集合,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最优良文化基因,凝结着亿万中华儿女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并被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传承发扬。剖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文化精髓,使它更好地实现现代化转换,是传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亦是助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土壤中,凝聚着中华民族之精神,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化概念和历史文化现象。哈尔滨是革命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红色文化积淀的英雄城市,但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由于顶层设计和政策规划性欠缺、文化建设从业人员匮乏,存在反映哈尔滨红色文化特色的成熟作品较少、文化传播方式粗放、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导致哈尔滨红色文化的知名度不大、影响力也不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让红色文化"活"起来,提升哈尔滨红色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要优化顶层设计,突出城市文化定位中红色因素;要打破市、区、县之间的行政界限,推动形成市区及外围郊区的红色旅游联动发展态势;要用活用好载体,增强哈尔滨红色文化的引导力;要打造原创红色文艺精品,成就红色文化影响力;要加强红色文化建设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郑崇玲  李方祥 《唯实》2001,(10):14-17
邓小平不仅是20世纪公认的世界伟人,同时,他又是扎根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吮吸着东方文明的琼浆玉液成长起来的炎黄子孙.他的人格魅力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陶冶,又是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马克思主义的完美结合,铸就了邓小平人格魁力的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