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化背景下侗族文化传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梦宇 《前沿》2011,(22):128-130
以"鼓楼、大歌、风雨桥"为文化标志的侗族,拥有300万人口,是我国人口数居第十二位的民族。侗族文化是我国原生性保存较好的文化之一,但在现代化的冲击下,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时俱进地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着手,政府、民间、传承人多方面努力,侗族文化将能够得以良好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王凤玲 《求索》2010,(4):72-74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一个社会重要的精神支柱,在塑造国民精神、推进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原地区有"居天下之中"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开发较早和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地区,素有"文明摇篮"之称。而今,在中部崛起的征程中,中原地方把文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大力推动文化建设,提高区域文化软实力。在此,我们提出,加强中原传统文化传承,需要实施符号化、民间化和学术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王哲波 《前沿》2011,(21):158-162
黎族文化在进入21世纪后,越发呈现出文化传承的困局;文章将从黎族自身、国家及"地球村"三个层面来对黎族文化传承之现实意义进行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潘利红 《前沿》2011,(22):155-157
绕家(属瑶族)"呃嘣"大歌,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绕家特有的艺术形式,也是绕家标志性的文化符号。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外来文化的传播,绕家"呃嘣"在传承与教育中面临严峻挑战。面对绕家呃嘣处于边缘化的今天,必须与时俱进,适当变革绕家音乐,并把绕家音乐纳入学校音乐教育体系,通过学校教育和村寨实践有机的结合,将有助于绕家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孙开泰 《北京观察》2011,(11):43-45
近些年,许多重点大学都开办了国学院、国学班,一些报纸也出现了很多国学专版,甚至于有些学前班的孩子也能将《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倒背如流。眼见着传统文化的持续升温,许多人都说"国学热"到来了。  相似文献   

6.
张炜 《前沿》2011,(10):187-190
"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人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爱国、民主、进步、科学"成为不朽的精神。90年后再谈五四精神,不仅要认识五四精神的历史意义,更要结合新的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传承五四精神,赋予五四精神新的内涵和精髓。"忠诚,勤勉,奉献,创新""建设、理性、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做到进一步发扬"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加强思想引领,夯实基础建设,创新工作载体,坚持服务全体,进一步促进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慈溪以董黯汲水孝母而名,史上曾有"三孝乡"美称。全市区域面积1154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15个镇,103万户籍人口,其中老年人18.73万,占18.09%,是个典型的老龄化城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超过80周岁。  相似文献   

8.
张国庆 《前沿》2014,(23):92-94
当今,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流失极其严重。大多数蒙古族学生不知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甚至有些中小学的蒙古族学生连"成吉思汗"是谁都不知道。蒙古族历史文化严重流失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发展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冲击,蒙古民族教育制度不完善,国家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和传承的相关法律的缺失。因此,研究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法律保护问题极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邓晨阳 《两岸关系》2012,(4):48-49,3
2012年3月22日至27日,由河南省配合有关部门举办了豫台产业合作交流恳谈会、壬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重要活动。期间,河南省台办邀请两岸记者们以"探寻中原文化、传承华夏文明"为主题的联合采访活动。上述活动,是河南省2012年开局之年举办的重要对台交流活动,在海峡两岸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贵安新区位于贵阳市和安顺市之间,在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被确定为西部地区重点城市新区建设之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势必使得这一区域的民族文化产生急剧变迁。贵安新区的民族文化传承能与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旅游相结合,引进校园及社区,发挥政府主导及村民参与的作用,遵循"内涵性"、"科学性"及"差异性"三大原则,以提升贵安新区的城市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1.
长征文化是长征伟大实践的产物,承载着党和红军用鲜血和生命铸造的英雄典范和业绩,凝聚着党和红军的理想信念、聪明才智和精神风貌。长征文化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发展,不断得到普及和丰富。长征文化的传承,是中国共产党把握自身历史的过程,是长征革命传统与时代任务不断结合的过程,是长征历史内涵不断深化和拓展的过程,也是长征文化逐步走向繁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3月31日上午,"2012中华母亲节推动大会暨中国·太谷孟母文化园主题活动"开幕式在山西省晋中市隆重举行。农工党中央和有关部委领导,农工党各省、市级组织的相关领导,中华母亲节促进会的专家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学者,山西省和晋中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以及新闻媒体记者共200余人参加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出席大会并宣布活动开幕,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王宁生、汪纪戎出席活动,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山西省委会主委周然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3.
张涛 《北京观察》2011,(12):22-24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现存于旧城的城市中轴线被称为北京这座古都的"脊梁"和"龙脉"。这条中轴线左右对称,高低起伏,既体现了"居正不偏"的传统儒家思想,也体现了以皇权为中心的庄重与威严,是一条不断传承和发展的城市文脉,对于展现北京优秀的历史文化、对于研究古代建都史和建筑史、对于促进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云南独龙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文杰  肖渊实 《前沿》2011,(6):129-132
"少少数民族"也被称为"人口较少少数民族",是指人口总数在10万人以下,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对不发达的少数民族。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矛盾分析、实地调查、访谈、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云南少少数民族——独龙族体育产生、传承、发展的动因与优势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社会独龙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王强 《求索》2010,(5):228-231
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内在本质、发展趋势和消亡途径,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劳资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劳资两利"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创新理论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典范。这一政策超越了劳资矛盾与冲突的"扩大论",提出了"调节论";超越了劳资关系存在与发展的"对抗论",提出了"合作论";超越了劳资问题根本解决的"暴力革命论",提出了"和平改造论"。  相似文献   

16.
大学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羽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5):126-129
本文通过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大学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的核心关系的论述,强调了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阐述了研究和建设大学文化,必须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必须继承民族文化的传统,必须投身民族文化的实践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2月10日下午,省政协和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在郑州举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座谈会。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顾问罗豪才,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会长陈云林,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杨崇汇、李炳才、马健,省政协主席、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顾问叶冬松,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18.
历史,是城市之根;文化,是城市之魂。也正因为如此,每一座城市的振兴与发展,也都见证着其历史文化的一脉传承。从1997年武汉市江岸区人大代表李家示首次提出保护汉口老租界建筑建议,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对筹建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作出"整旧如旧,保持原貌,防止建设性破坏"的重要批示,武汉市江岸区人大常委会用了17年的时间为传承历史文化而呐喊。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新的挑战,全民文化保护意识不强,文化和生态环境恶化,文化资源严重流失,文化传承人寥寥无几,原因在于生存环境的变迁、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学校教育的不足。只有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体的作用,协调好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关系,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和现代技术的最新成果,才能把握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脉搏,引领其传承的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王雷 《传承》2012,(13):78-79
受传统二分思维的影响,科学与人文“二元文化的对立”一向被视为学界极其重要的问题之一。事实上,从世界的普遍联系与辨证发展理论看,这一文化现象在一定意义上只能被看作文化传承与流变过程的一道风景。文化是人的“定在”与“此在”的统一,是人类社会形态统一性与多样性在生活哲学层面上的复写、摄影、反映,它体现着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遗传与变异或可作为文化传承与流变的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