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政报》2021,(5):3-4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办法》《陕西省历史文化街区认定办法》等有关规定,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物局组织审核,并报省政府批准,同意安康市旬阳县红军镇等6个镇、渭南市潼关县秦东镇四知村等7个村、安康市汉滨区东关街区等10个街区为我省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现予公布。  相似文献   

2.
《陕西政报》2023,(5):15-16
<正>陕政函〔2022〕157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更好地保护、挖掘和继承我省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物局组织省级相关部门及专家评议、考察、审核,并报省政府核定,同意子长市等3个县(市)、周至县厚畛子镇等5个镇、蓝田县青坪村等9个村、富平县古城正街等2个街区为我省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现予公布。  相似文献   

3.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省人民政府同意将彝良县牛街镇、建水县西庄镇新房村、禄丰县妥安乡琅井村、洱源县牛街乡牛街村列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现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0号《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已经第16次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4年12月29日起施行。部长陈政高2014年10月15日第一条为了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审批,适用本办法。  相似文献   

5.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已经省人民政府审定,现予公布。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各地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保护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6.
正闽政文[2020]83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切实保护好我省历史文化街区,延续城市传统风貌,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24号)和《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9号)有关规定,经研究,认定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4个,现予以公  相似文献   

7.
豫政〔2007〕3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我省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物古迹遍布全省,拥有一大批保存文物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或革命意义的城镇、村庄。为进一步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根据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组织申报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通知》(建规〔2006〕103号)精神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建村〔2003〕199号),经过申报、评选,省政府决定公布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等12个镇为河南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等6个村为河南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名镇(村)所在市、县(…  相似文献   

8.
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自1982年我省昆明、大理被列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按国家的有关要求和部署,1994年,我省又开展了对历史文化名区、名街、名村(镇)的调查、鉴定和报批工作。目前全省共有15个(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其中历史文化名城11座(国家级5座,省级6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4个。这一工作的开展,为促进云南的旅游事业、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川府发(2020)23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保护、挖掘和传承我省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24号)等有关规定,省政府核定住房城乡建设厅确定的我省第三批历史文化街区(共62片),现予公布。  相似文献   

10.
<正>黑政发[2013]19号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54号)的有关规定,参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建村[2003]199号)的标准和程序,经评审,确定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塔子城镇等3个镇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齐齐哈尔市克东县金城乡古城村等3个村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现予公布。齐齐哈尔、大庆市政府要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规定,认真组织  相似文献   

11.
正宁政函[2021]6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为做好我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维护城乡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自治区人民政府核定银川市鼓楼一玉皇阁街区为自治区历史文化街区,现予公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城市特色、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普查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闽政文[2018]209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切实保护好我省历史文化街区,延续城市传统风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24号)和《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9号)有关规定要求,经研究,认定第三批省级历  相似文献   

13.
<正>粤府函〔2023〕69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更好地保护、挖掘和传承我省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对梅州市大埔县百侯镇侯南历史文化街区、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茶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梅州市梅江区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江门市蓬江区长堤历史文化街区、  相似文献   

14.
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经研究,省政府决定授予香格里拉县城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云龙县诺邓村、剑川县沙溪镇、禄丰县炼象关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豫政[2014]2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更好地保护和继承优秀建筑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和中原文化,促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24号)等法律、法规,按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  相似文献   

16.
正黔府函[2020] 79号安顺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等4个项目申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请示》(安府呈[2019] 142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同意将安顺古城、普定十字街、镇宁老粮仓、关岭老县委等4处街区列为贵州省历史文化街区。二、历史文化街区是宝贵的活态历史遗存,  相似文献   

17.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我市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丰厚,人文景观丰富。全市1000多个镇乡中有众多人文资源丰富、个性特色鲜明、历史传统悠久、环境景观优美的古镇街区。为进一步保护、利用、开发这些古镇街区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经研究,同意湖广会馆及东水门街区、磁器口街区为历史文化传统街区;龚滩镇等  相似文献   

18.
各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建设厅、省文化厅《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的请示》,批准会泽县娜姑镇、大姚县石羊镇、禄丰县黑井镇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 历史文化名镇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及革命纪念意义,保护与建设历史文化名镇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相似文献   

19.
<正>鲁政字[2014]205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更好地挖掘和继承我省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省政府确定,济南市历下区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等35个街区为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现予公布。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料手册》2008,(3):117-117
将于7月1日起施行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保护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改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