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众所周知,"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树起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丰碑。然而,在西柏坡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又分为中央工委和中共中央两个阶段。其中,关于毛泽东等从陕北到达西柏坡的时间和路线清楚明了,而关于中央工委进驻的时间和路  相似文献   

2.
黄志宏 《党史博采》2005,(12):46-51
(续上) 五、护送警卫党中央毛主席进京 1949年3月23日是党中央毛主席从西柏坡山沟出发进京的日子.周总理曾说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相似文献   

3.
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举世瞩目、令人向往的革命圣地,而西柏坡这个小山村,则是毛主席和党中央在革命胜利前夕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对于西柏坡,周恩来总理曾这样说过:“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西柏坡这个原本不知名的小山村,正是由此而名扬天下.  相似文献   

4.
李灵巧 《党史文汇》2007,(8):F0004-F0004
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相似文献   

5.
冷溶 《党的文献》2012,(5):23-26
西柏坡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从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同志抵达西柏坡,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抵达西柏坡,到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党中央在这里工作了将近两年时问。  相似文献   

6.
西柏坡是党中央和毛主席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中国命运定于此村,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时期,面对进京“赶考”的历史考验,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从制度层面到法治层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推动和保障了当前工作,并为依法建设新中国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23日,是党中央、毛主席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63周年纪念日。1949年春天,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从此,中国共产党踏上了建设新中国的新征程。60多年来,西柏坡精神、赶考精神一直鼓舞着石家庄人民,  相似文献   

8.
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拍坡纪念馆始建于1955年,占地面积391000平方米,绿地面积达到85%,是国务  相似文献   

9.
正西柏坡,是"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70年前,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三大战役,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规划新中国蓝图。抚今追昔,清晰看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贯穿于党在西柏坡的革命实践,蕴藏于西柏坡精神之中。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履行新使命,应对新环境,完成新任务,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的嘱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梁守谦 《新湘评论》2010,(16):41-41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毛主席决定离开西柏坡进驻北平。这一天,天气晴朗,风力不大,温度正常,是出行的好日子。上午,毛主席和周副主席的住处特别安静。毛主席在睡觉,住在这个院子里的另外几位首长和家属,以及随行人员和机要科的同志们早晨就出发了。  相似文献   

11.
梁守谦 《学习导报》2010,(16):41-41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毛主席决定离开西柏坡进驻北平。这一天,天气晴朗,风力不大,温度正常,是出行的好日子。上午,毛主席和周副主席的住处特别安静。毛主席在睡觉,住在这个院子里的另外几位首长和家属,以及随行人员和机要科的同志们早晨就出发了。  相似文献   

12.
1949年3月25日这一天,是我们中央警卫团跟随毛主席、党中央进北平的日子,是我们从最后一个农村根据地——河北平山西柏坡进入大城市的日子,也是我们从长期战争环境转入相对和平稳定环境的日子。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为了更好地领导全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曾计划离开延安,迁移到承德,把承德作为中央所在地。 1945年9月,党中央决定,由中央副秘书长李富春同志先行到承德,为党中央迁移承德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同时,把中央警备团分为两个团:中央警备团和先行中央警备团。先行中央警备团的兵力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从中央警备团抽调第二营的第五、六两个连和团的机关的一部分干部近300人,另一是从中央社会部办的培养公安干部的西北公校抽调一个连,这个连100多人,都是干部,还配备了一部电台(台  相似文献   

14.
北平解放后,必须召集第七届第二次会议 1948年5月26日,毛泽东率领中央前委到达河北省平山县的西柏坡,与先期来到这里的中央工委、中央后委会合,西柏坡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和改编了  相似文献   

15.
西柏坡前势如虹 汽车在黑暗的山路上盘桓了几十里,近午夜时分,我们到达了西柏坡迎宾馆。虽然大家到达革命圣地的激动心情在一片静寂的夜色中难以平息,但也须耐心地等待天明。第二天一大早,采访团的全体同志便在淡淡的晨霭中开始了西柏坡的活动。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河北省平山县境内的柏坡岭下。1947年5月,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中央工委先行来到西柏坡。次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机关移驻于此。之后,这个小山村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成了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  相似文献   

16.
1948年12月31日,党中央任命彭真为北平市委书记,叶剑英为第一副书记兼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及市长。毛泽东在西柏坡亲自找叶剑英等谈话,嘱咐他们在接管北平的同时,要认真筹划好党中央移驻北平的工作。在当时全国尚未解放,天上有国民党飞机袭扰、地面上有国民党特务活动的情况下,将党中央领导及其机关从西柏坡迁至北平,确实是一件极为重大和艰巨的事。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平山县因西柏坡而闻名全国。西柏坡是中共中央在取得全国政权以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毛主席在这里指挥了三大战役,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平山县于1931年建立党组织,1932年成立中共平山县委,因其群众基础好,曾被聂荣臻称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抗日战争中,12065位平山青年参加了革命军队,6000名平山藉干部奔赴大江南北。当毛主席离开西柏坡时,把进北平、掌握全国政权比作进京“赶考”,并且语重心长地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我们决不当李自成,不能从北平退回去,退回去就失败了。 领袖言犹在耳,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却发生了十几位乡镇干部竞相买官的事件,而向他们“供货”的便是中共平山县委书记刘秀田。 中共中央组织部曾就此类事件发出通报,斥责刘秀田等人“利令智昏,大肆买官、卖官,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玷污了人民公仆的形象,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我党在西柏坡领导了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粉碎了蒋介石的假和平阴谋,并解救了大批民主人士;纠正了解放区土改工作中"左"的偏差,巩固和扩大了统一战线的阶级基础;组建了中央统战部,精心安排和接待大批民主人士北上,共商建国大计;确立了一系列与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合作的政策。开创性地形成了万水朝东、众星拱北之势,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平山县,因西柏坡而闻名于世.20世纪40年代末,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迎来了人民共和国黎明的曙光.西柏坡,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和新时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一直为全国人民所向往和敬仰.  相似文献   

20.
从更宽广的视野研究和坚持西柏坡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62周年。利用这样的机会进一步研究、学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所思考和探讨的主题是:从更宽广的视野研究和坚持西柏坡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